在河北省興隆縣,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300多年前,清朝的康熙、雍正等皇帝五位皇帝離世時,將遺體埋葬在了興隆縣附近,並命名為清東陵。從此以後,興隆縣成為了有龍脈的地方。興隆縣的居民為了儲存龍脈,紛紛約定不在此處挖深坑,以免不小心將龍脈破壞。
數年後,興隆縣的雙林村,出現了一口十分神奇的井,它被當地人稱為“太極八卦井”。這口井是一口枯井,常年沒有水源,但是它的深處卻有許多冰塊。尤其在夏天,天氣越熱,井裡的溫度越低,十分神奇。
據雙林村的村民透露,這口井不僅有冰,底下還有涼風向上嗖嗖地吹。一到夏天,這口井便成了全村最涼快的地方,村民們紛紛將它當作冰箱使用。早上放進去的礦泉水,到中午便凍得結結實實的。沒空調也可以吹到涼風,沒冰箱也可以喝到冰鎮啤酒,這口井成為了村裡的寶貝。
這口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冬暖夏涼的情況呢?為什麼氣溫越高井底越涼呢?
1986年,一位名叫於忠庭的中年男子搬到了雙林村居住。1987年,他在雙林村蓋了一棟房屋。然而,由於地處深山,水源十分短缺。於家人想要用水,需要到山的西邊將近十里外的地方挑水。看著家人用水如此不便,於忠庭決定在家門口挖一口井。由於於忠庭是從外地來的,並不瞭解雙林村不能挖井的規矩,他便按照以前祖輩流傳下來的土辦法尋找水源。
於忠庭先觀察了家附近的土地,大致確定了需要打井的區域。他在需要打井的地方撒一把黃豆,用碗扣住,等待半天再將碗開啟,觀察豆子的狀態。如果黃豆發脹了,說明下面的土地有水源,是最適合打井的地方。於忠庭使用了這種方法,最終確定了在房子的西側打井。
但是令於忠庭沒想到的是,祖先的這種方法失效了。
“我挖的井可多了,得有十幾個井。”
於忠庭以前挖過許多井,都是用這種方法,屢屢見效。他以前給鄰居家打的井也都成功出水了,可偏偏就他自己打的這個井一滴水都沒有,這讓他十分疑惑。於忠庭找了根繩子,把自己吊下井,想看看井裡的情況。
順著繩子一路向下,於忠庭發現井壁四周的石頭都十分有規則,甚至與人工打磨出來的造型十分相似。當時正處於夏季,越往下落,於忠庭卻越覺得寒冷,甚至在井底還看見一些石頭上有薄薄的一層冰塊。於忠庭越看越覺得神奇,但由於太冷了,也沒有什麼發現,他便順著繩子回到了地面。
回到地面後,於忠庭和家裡人說了井底的奇遇,於家人怎麼也不相信。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是真的,於忠庭將一個筐子裡裝上幾瓶啤酒,一些蔬菜和肉,用繩子慢慢將裝滿東西的筐子放到井底。
第二天早上,於家人將繩子拉上來時,發現蔬菜的表面結了一層薄冰,肉被凍得結結實實,啤酒直接凍裂了。發現這個冰箱有奇效,於家人便把它當作成天然冰箱來使用。
平時的一些生鮮果品,他們放在離地面較高的位置,而一些肉類則被他們直接放到井底。於忠庭家做小吃生意,平時停電了,正好可以把食材放進井裡保鮮,而於忠庭家有一個怪井的訊息很快便在村子裡傳開。
對於這件事,村民們各抒己見。有人認為是山神顯靈了,需要祭拜山神,有的人覺得於忠庭的家附近可能有墓穴,而他挖井的時候沒注意,挖到了墓穴的機關。還有的人認為是古代的達官貴族為了儲存屍體,在土地深處埋了許多冰塊。正巧遇上於忠庭挖井,被他發現了。然而更多的傳言,還是認為於忠庭破壞了“龍脈”。
聽著村民們的話,於家人心裡越來越覺得不安。他們十分擔心於忠庭破壞了“龍脈”會遭到報應,便請來了風水大師前來觀察。風水大師表示,雙林村西鄰龍窩村,南靠九龍潭。這兩個地方將雙林村團團籠罩,導致雙林村成為了“龍脈”的核心,而於忠庭挖的井,正好將“龍脈”洩露出去,這才會出現冬暖夏涼的奇異現象。
在風水大師的建議下,於家人在這口井上修建了一
四角亭,用來為這口井遮風擋雨。同時,為了防止“龍脈”繼續向外洩露,於家人將井口修成了太極八卦陣的模樣,用來鎮壓井內的“龍脈”,這口井因此也得名為“太極八卦井”。
可是世界上真的存在“龍脈”嗎?這位風水大師所說的的確實嗎?
二)
2003年8月,中國地質大學的張忠簡教授偶然間得知了雙林村這口井的訊息。聽聞這口井的神奇之處,張忠簡教授第一時間告訴了他的好友,河北省地礦局的高階工程師崔石林。
聽見好友的描述,崔石林一開始一點也不相信。他表示自己從事地質工作這麼多年,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當張教授將蒐集的資料拿給崔石林看時,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兩人當即決定組建一個考察隊,去雙林村當地實地考察一番。
到達雙林村後,考察隊向村口的村民表達了來意,很快便在村民的帶領下來到了“太極八卦井”。張教授和崔工剛靠近井口,便感受到一股涼意。
“我們也感到很奇怪,為什麼夏天冒涼氣呢?”
崔石林拿出攜帶的工具對這口井開始測量,井的深度達到8.2米。張教授用一根繩子,將智慧測溫儀緩緩吊進井內,每下降一定高度,便進行一次讀數。根據張教授記錄的數字可以看出,井口與井底的溫度差達到了三十多度,這讓他們十分驚訝。
炎炎酷暑,井內的溫度卻低至零下。雖然普通的水井都會有冬暖夏涼的情況,但是內外溫度差異達到如此大的地步,讓他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經過與於家人的交談,張教授得知曾經有風水大師前來檢視“龍脈”。對於這種說法,他覺得毫無科學依據。崔石林又詢問了別家村民,發現只有於忠庭一家是這樣的情況,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只有於忠庭家的水井是這種情況呢?
張教授和崔石林沿著雙林村周圍轉了轉,他們發現雙林村的周圍有許多高山,其中有一座山的山頂十分特別,山頂的石坑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凹槽,而擁有這種凹槽的山峰在資料中絕大多數都是冰山。這時,崔石林提出了一個觀念,很久很久以前,雙林村附近會不會有冰山。由於地殼運動,這些冰山逐漸被埋藏在地底,形成了天然冰庫?
“冰川都是滑動,滑動他都有擦痕,有那個冰川歷史啊冰川現象啊,這地方都沒有。”
起初,崔石林的想法得到了張教授的認同。然而當他們二人對雙林村一帶仔細考察之後發現,雙林村的種種跡象表明這裡根本沒有存在冰山的可能,這一猜想被推翻。
雙林村的一位村民,聽見了兩位專家的討論,便在一旁提出了他的建議。既然沒有天然冰庫,那會不會是古時候古人為了降溫在地底埋藏了大量的冰塊呢?崔石林否認了村民的這種說法,如果古人在地底埋上了大量的冰塊,那一定會修建相對應的隔熱層對這些冰塊進行保護,然而雙林村周圍並沒有這樣的隔熱層,所以這種猜想也並不成立。
為了弄清井底究竟有什麼,崔石林決定下井進行測量。
“我們用這個儀器測的呢,就是能探測下面幾十米含水。”
崔石林透過儀器測量,發現這座井並非一口枯井,在離井底更深的地方有水源,但是無法確定是水還是冰。崔石林又對這口井周邊150米的多個位置再次進行了勘測,發現這些位置距離地面五十至一百五十米的地方都含有大量水源。
聽說枯井裡有水,村民們都一臉不可思議,他們十分好奇,既然有水,為什麼挖不出來呢?正在這時,於忠庭的兒子於廣義回來了。聽聞考察隊的來意,於廣義將他們帶到了自己家中的一間房屋。
於廣義表示,自己家的這間屋子,和太極八卦井一樣,冬暖夏涼,並且外面越熱屋內越冷。張教授用儀器測量了室內的溫度,發現儀器上的溫度從屋外的三十多度降至十幾度,屋內的溼度也在逐步上升。然而整個村子,卻只有老於家一家出現這樣的情況。崔石林初步判斷,這種現象和太極八卦井應該是同樣的原理。
但這究竟是什麼原理呢?地下勘測出來的水又來自何方呢?這些水又是怎麼變成冰塊的呢?
三)
張教授在這時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觀念,會不會井底的土壤裡含有某種礦物質,這種礦物質與水相融會使水結成冰塊?崔石林仔細地觀察了太極八卦井周圍的土壤,這些土壤培育出的植被與隔壁山的植被並無兩樣。為了不放過任何一種可能性,考察隊還是派隊員下井進入井底採集了一些井底的土壤帶回去進行化驗。
幾天後,張教授收到了實驗室傳來的訊息,這部分土壤與普通土壤並無差別。這讓張教授和崔石林的調查陷入了僵局。他們決定先回去查查相關資料,再對這種情況進行分析。
在崔石林連續幾日持之以恆的查閱資料下,終於讓他查閱到了一些書本中記載的有關夏日結冰的情況。書中記載道,曾經有一座山也出現過夏日結冰的現象,十分巧合的是,這座山正位於太極八卦井的北面。
帶著這一重大發現,崔石林立馬聯絡了好友張教授。兩人立即前往興隆縣,進行二次考察。而這次考察的物件,卻換成了書中記載的伏靈山,也就是現在所稱的霧靈山。
張教授透過測量發現,霧靈山的海拔高達兩千多米。而與當地居民的詢問中得知,霧靈山一帶經常下雨,但是卻很少發生山體滑坡或者泥石流一類的災害。這讓張教授十分疑惑,這些水去哪裡了呢?這些水會不會是太極八卦井地下的水呢?
帶著這份疑惑,張教授和崔石林來到了河北省興隆縣氣象局。在這裡,他們得到了一個最接近真相的答案。氣象局的研究員表示,霧靈山經常下雨是受到了來自海洋的暖溼風團的影響,當它向北移動時,由於霧靈山的海拔太高將其阻擋,便將全部降水量都降在了霧靈山。而太極八卦井正處於霧靈山強降雨的中心點,但是太極八卦井所在的燕山山脈海拔卻僅僅只有八百多米,這些水源便全部流到了太極八卦井所在的燕山山脈。
而太極八卦井井底的水源,恰巧證明了這一點。而於忠庭家的井沒有水源,僅僅是因為他家並沒有將井打到有水的蓄水層。枯井的疑惑解除了,可是為什麼井底會結冰呢?
“這個是地質羅盤,這個測這個山的這個岩層的走向、傾向以及傾角。”
張教授透過地質羅盤,測量出霧靈山南面的頁岩傾角高達85°,十分陡峭,而順著頁岩的走向可以看出,下面正好是於忠庭家的太極八卦井。而霧靈山西面的火山岩和南面的頁岩一起,將雨水全部都送到了太極八卦井的下方,導致太極八卦井底部形成了一個蓄水層。
而興隆縣屬於大陸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就很低,冷空氣順著岩石逐漸向山體內進發,這些水源便被凍成了溫度極低的冰塊。而夏天氣溫上升,冰塊逐漸開始融化,散發出大量的冷氣,逐漸向四周蔓延。
於忠庭打的這個井,正好處於冰凍層的上方,便是擴散冷氣最佳的位置,這也解釋了這口井出現的神奇的現象。夏天溫度高,冰塊吸收周圍的熱量逐漸融化向外散發出冷氣,而到了冬天,興隆縣的溫度可以低至零下二十度左右,水凍結成冰釋放熱量,導致井底的溫度升高。
這種冬暖夏涼的情況在全國都不怎麼出現,甚至可以說是罕見。因為想要造成這種現象,必須要有三個缺一不可的條件。一是要求高降雨量,且水流可以順著岩石流至大山深處。二是溫度需要極低,三則是需要地面與蓄水層之間有一層“恆溫層”。
由於地殼的不斷運動,導致霧靈山與燕山山脈一帶的碎礦石極多,而這些碎礦石在山脈中隨著運動逐漸形成了一個“恆溫層”。正是這個“恆溫層”,將外界的氣溫與內部隔絕開,使得山內部的冰塊在夏天也不會融化得過於迅速。
揭開了雙林村“太極八卦井”的謎團,張教授和崔石林十分興奮,他們一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