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演員在蘇州古典園林留園表演吳地古裝歌舞。 王建康攝(人民圖片)
從一扇不起眼的窄門進去,穿過一個庭院,便是光線暗淡的長長曲廊,這是探訪蘇州留園的“序幕”。
“序幕”逐漸被扯開,掩映在綠樹叢中的假山池沼收進了視域,頓覺明亮、空曠起來。遊客時而臨水越澗,時而登山入亭,時而入室穿堂,領略這“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圖景。
園林是縮小了的大自然,是放大了的盆景,是設計者和匠師們勤勞與智慧的凝聚。賞園林景觀,如品佳茗,大口狂飲只是為了解渴,淺酌慢飲才能品出茶之情味。評彈、古箏、吳曲的樂音,從一些廳堂裡不斷傳出,盈滿每位遊人心裡。
葉聖陶先生的《蘇州園林》一文,很好地概括出了蘇州園林的特色,深入淺出,很是耐人尋味。“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身處留園,假山池沼、亭臺軒榭、花草樹木,其因地制宜、別出心裁的精巧佈局,讓人們時刻都沉浸在詩情畫意中。
“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的園林,多以空靈為主,它在有限的空間內,構築成了變化萬千的景觀。這是設計者和匠師們在空間處理上追求大小、開合、高低、繁簡、明暗的對比。陳從周先生曾精闢地指出:“造園如綴文,千變萬化,不究全文氣勢立意,而僅務辭彙疊砌者,能有佳構乎?文貴乎氣,氣有陽剛陰柔之分,行文如此,造園又何獨不然。”這裡的“氣”,便是“意境”。中國的水墨畫講意幽深遠,園林也的確如此。
蘇州園林講究精緻小巧,廳堂等建築多以曲廊相連,廊牆上開設漏窗,這是“園中眼,境中情”。留園裡有30餘個不同樣式的漏窗。這樣的漏窗虛虛實實,似斷非斷,影影綽綽。透過漏窗,竹樹搖曳,亭閣隱現,片山有致,寸石生情。
俞樾在《留園記》裡寫道:“泉石之勝留以待君之登臨也,花木之美留以待君之攀玩也,亭臺之幽深留以待君之遊息也,其所留多矣……”單是一處留園,其所留就多矣,何況蘇州還有那麼多處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