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顯陵位於湖北省鍾祥市城東北7.5公里的純德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朱祐杬和母親章聖皇太后的合葬墓。朱祐杬本為興獻王,朱厚熜入繼大統後,追尊其父為睿宗獻皇帝,將今湖北鍾祥原來的王墳擴建為顯陵。明顯陵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嘉靖四十五年(1566)建成。陵區建築掩映于山環水抱之中,相互映襯,佈局巧奪天工,如同“天設地造”,是建築藝術與自然美學相結合的完美傑作。
2000年,明顯陵、清東陵和清西陵率先作為明清皇家陵寢(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3年,明孝陵和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充套件專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盛京三陵(永陵、福陵和昭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充套件專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朱祐杬(1476—1519):明憲宗第四子,明世宗之父,明孝宗異母弟,生母邵宸妃,妻為蔣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受封興王。弘治七年1494九月十八日,就藩湖廣安陸州(今鍾祥市)。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七日薨,享年四十四歲。諡號獻王。葬於鍾祥市東北的葬於鍾祥市東北的松林山(嘉靖十年敕封為純德山)。
《明史》記載,朱祐杬“嗜詩書,絕珍玩,不畜女樂,非節日不設公宴”,是個比較好學和不甚奢侈的親王。興獻王中年辭世,其一生恪守祖訓,報效朝廷,
朱祐杬的祖父是英宗皇帝朱祁鎮,他的父親是憲宗皇帝朱見深,他的哥哥是孝宗皇帝朱祐樘,他的兒子是嘉靖皇帝。顯陵的主人其實沒有做過一天皇帝,下葬時只能按藩王的陵墓等級修建。誰知三年之後,他的兒子朱厚熜即帝位後,自立統嗣體系,不顧朝臣反對,發動“大禮儀”,追尊生父朱祐杬為皇帝,並以帝陵規制升級改建了原有的藩王陵墓。此後,嘉靖皇帝便將其父追尊為恭睿獻皇帝,並將王墓改為帝陵,開始了大規模的改建擴建工程,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建成,歷時47年。明顯陵是明嘉靖初期重大歷史事件“大禮儀”的產物,規劃佈局和建築手法獨特,在明代帝陵規制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朱厚熜即帝位後,自立統嗣體系,不顧朝臣反對,追尊生父朱祐杬為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十月推尊朱祐杬為“興獻帝”。朱祐杬被追尊為皇帝后,原有興獻王墳也相應按帝陵規制升級改建。嘉靖二年(1523)四月,興獻王墳原覆黑瓦換為黃琉璃瓦,並修築神路橋等。嘉靖三年(1524)三月,王墳正式更名為顯陵。擴建工程直到嘉靖三十八年(1559)九月才最後完竣。嘉靖四十五年(1566)九月,又遣工部左侍郎張守直重修祾恩殿,顯陵的建造才告一段落。
明顯陵的建築格局,從整體看,宛如一個巨大的“寶瓶”, 陵區周圍建有高牆,與陵宮區圍牆相對,分別稱為外羅城和內羅城。整個陵園雙城封建,外羅城長3600餘米,牆高6米,牆體厚1.8米,紅牆黃瓦、金碧輝煌,蜿蜒起伏于山嵐疊嶂之中,雄偉壯觀,是我國曆代帝王陵墓中遺存最為完整的城牆孤品。明顯陵由30餘處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組成,依山間臺地漸次佈列有純德山碑、敕諭碑、外明塘、下馬碑、新紅門、舊紅門、御碑樓、望柱、石像生、欞星門、九曲御河、內明塘、祾恩門、陵寢門、雙柱門、方城、明樓、前後寶城等,其佈局構思巧奪天工,殿宇樓臺龍飛鳳舞,工藝浮雕精美絕倫,一陵雙冢舉世罕見,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中的瑰寶。
多年前的一天,當我們驅車來到明顯陵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陵區大門即為新紅門,面向新紅門左手邊的水塘就是外明塘。新紅門門口一道石碑叫“下馬碑”,上刻“官員人等在此下馬”八個大字,據說是嘉靖年間宰相嚴嵩手寫。
新紅門為外羅城的門戶,是顯陵陵區入口的標誌,進入新紅門我們看到新紅門偏離了中軸線。走過一段青石和卵石鋪就的彎曲路,前面是一座漢白玉建造的石橋橋,過了這第一座石橋就來到了舊紅門(正紅門),舊紅門紅牆黃瓦,歇山頂式,面闊18米,進深7.8米,有券門三洞。舊紅門是顯陵為王墓時的門戶。回頭望去,新舊兩重紅門並不在一條中軸線上。進入舊紅門正中不遠處跨過第二道石橋,就見眼前矗立著高大的睿功聖德碑亭,平面佈局為方形,面闊進深均為18.3米,佔地334平方米,漢白玉臺基,下設石須彌座,上為重簷歇山頂,四邊各開有券門,正中立龍首龜蚨“御製睿功聖德碑”。碑文為嘉靖皇帝手書,內容是為其父歌功頌德。碑首為四條交錯的蛟龍,碑座是一個昂首遠眺的海龜似的神獸,叫贔屓,傳說贔屓是龍九個兒子中的一個,天生喜文善水長壽,尤喜負重。
看完睿功聖德碑亭,向北走不遠處就是第三道石橋,此橋與神道相連,神道兩邊有兩根高大的漢白玉望柱,通高12米,下為方形須彌座,柱身為六稜形,二層束腰雲盤託著圓柱形有云龍紋浮雕望柱頭。據說,東邊石望柱的叫“望君出”,西邊的叫“望君歸”,以太陽昇起落下為序,反映了百姓對“聖明天子”的渴望。石柱後面的石雕叫石像生,它是皇權儀衛的縮影。第一對是獅子,接下來分別是獬豸、駱駝、臥象、蹲麒麟、立麒麟、立馬、臥馬;武將二對、文臣一對、勳臣一對,全用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造型生動,栩栩如生,排列有序。
石像生盡頭就是欞星門,由六柱三門四壁,是磚、石、琉璃件構成的仿木建築。面闊24.43米,中門高,兩側門略矮。每根石柱上雕獨角獸一隻,方柱前後夾有抱鼓石,影壁牆下設須彌座,上蓋黃色琉璃瓦,明間及次間額枋上,均飾雲頭及火焰寶珠,故亦稱“火焰牌坊”。據《永樂大典》載:“聖殿之有欞星門,蓋尊聖門如天門也”,因此,欞星門就是天門,它寓意帝王的靈魂過了此門便上了天堂。當然,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穿過欞星門,跨過第四道石橋,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彎曲的神道,如一條蜿蜒前行的巨龍,中間鋪築的石板叫“龍脊”,兩側以鵝卵石填充,謂之“龍鱗”,外邊再以牙子石收束,稱為“龍鱗道”,整條神道便稱之為“龍鱗神道”。該神道一反左右對稱和通直的原則,作彎曲龍行狀,是為龍形神道,顯陵區別其他明代諸陵的奇特之處。
跨過御河上的第五座石橋,面前的水塘就是“內明塘”。 內明塘位於祾恩門前的廣場中心,建於嘉靖六年(1527),內明塘為圓形,直徑33米,水深約4米,磚石結構,青石壓面,塘沿四周以青條石壓面,周圍內以鵝卵石鋪墁。這裡修建內明塘,不僅有降低地下玄宮水位的功能,同時還含有“龍珠”的喻意,如果說彎曲的神道是一條旱龍,那麼九曲御河就是一條水龍,兩條龍於此交匯,便構成了雙龍戲珠的格局,那正符合了風水理念“陰陽和諧”的要求。九曲御河,以其形式明確結合風水意向的“彎曲有形”,被當地稱為“九曲河”,是顯陵陵區的主要排水設施。內明塘兩邊各設有碑亭一座,分別為“純德山祭告文”碑亭和“瑞文碑”亭。
繞過內明塘,就來到了祾恩門,是內羅城的正門。這裡已是殘垣斷壁,大門兩側各有一堵牆,叫影壁,上部為瓦簷,簷下是琉璃仿木構件,下部為須彌座,影壁正面為瓊花圖案,背面為雙龍圖案,喻意藏龍護生。進入祾恩門就是祾恩殿,是舉行祭祀活動的主要祭祀場所。雖大殿毀於戰火,僅存石基,仍可見證當年大殿宏偉壯觀的氣勢。大殿兩側各有配殿五間,但都僅存石基座。隆恩殿臺基前的雲龍丹陛石、散水蟠首及迴廊欄杆上的雕刻,工藝精湛,美輪美奐。
祾恩殿後面的門叫陵寢門,這裡就僅供帝、後、妃進入了。陵寢門後為二柱門,現僅存石柱,石柱上雕有獬豸,守衛著陵寢。二柱門後面是石五供。石五供是專供帝、後、妃祭祀謁陵的供臺,由一個香爐,兩個燭臺,兩個花瓶組成,均由青白石雕琢而成,非常精美。
繞過石五供,就是方城和明樓, 明樓是陵園中最高大的城樓式建築,上掛“顯陵”兩個大字,是整個陵寢的標誌性建築。明樓面闊、進深均為17米,重簷歇山頂,石須彌座基礎,四道券門,樓內儲存石碑一通,碑身字型“大明恭睿獻皇帝之陵”為明世宗嘉靖皇帝親筆書寫。
方城後左右連線著前後寶城,寶城是座巨大的墓冢。前寶城是橢圓形,而後寶城為正圓形,下面的地宮中停放有嘉靖帝父母的棺槨。前寶城呈橢圓形,東西寬112米,南北長125米。寶城內為寶頂,寶頂下為正德十五年(1519)所建玄宮。寶城與方城之間建有月牙城,內有琉璃影壁一座。前後寶城由瑤臺相連。瑤臺為長方形,面闊11.5米,進深40.5米。顯陵最具有特色,也是中外陵墓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觀就是一陵兩冢,一座陵園內有兩座墓冢。嘉靖十七年(1538)十二月,嘉靖皇帝的母親章聖皇太后在北京病故,為了給母親尋找吉壤,嘉靖帝於次年二月南巡承天府(即鍾祥市),在拜謁了其父的陵墓後,他認為這是一片難得的風水寶地,便決定將其母親的靈柩由京城送至鍾祥顯陵與父親合葬。但後經檢查發現,停放父親棺槨的地宮已經進水,且較小。於是嘉靖便命工部在其父原有的墓冢後面重新修建一座新地宮以供放其父母的靈柩。這樣就形成了由最初的單冢藩王墳經嘉靖帝在位幾十年的不斷擴建,變成一座規模宏大的前後雙冢帝王陵。
陵園內各建築物的基礎,大部分採用須彌座式的石雕臺基,上刻簡練精美的紋飾。門券石多以漢白玉刻龍紋貼面。祾恩殿前的雲龍丹陛、散水蟠首及迴廊欄杆等構件的雕刻技法尤為精湛,是明代石刻藝術的典型作品。顯陵之奇特主要源於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雙冢舉世無雙的孤例而彌足珍貴。顯陵寢建築中金瓶形的外羅城、九曲迴環的御河、龍鱗神道、瓊花雙龍琉璃影壁和內外明塘等都是明陵中僅見的孤例,尤其是“一陵兩冢”的陵寢結構為歷代帝王陵墓中絕無僅有。由瑤臺相連而成啞鈴狀的兩座隱密的地下玄宮神密莫測,一直為世人稱奇。
明顯陵佈局巧奪天工,工藝浮雕精美絕倫,建築掩映于山環水抱之中,相互映襯,如同“天設地造”。明顯陵原始建築和環境風貌儲存完好,建築規模宏大,陵寢結構獨特,文化內涵豐厚,堪稱中國帝陵的璀璨明珠。明顯陵以一條彎曲的九曲河,將純德山流下的水,巧妙地從陵區排除。九曲河上按地勢高低設有聚水洩洪的堤壩,分割槽段保留了明淨的水面,淨化了陵區的環境。沿著方城城牆拾階而上,走向明樓,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站在陵園的最高點——明樓。放眼望去,整座陵寢氣勢恢宏,紅牆黃瓦,殘垣斷壁,龍形神道蜿蜒于山巒起伏中,融入山水林間,美不勝收。
孫克勤撰文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