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的某天早上,我起床後睡眼惺忪地走去客廳看比我們早起的兒子在幹啥,就發現他在抓桌上一灘淡藍綠色的液體……
抓液體……液體?我揉了揉眼睛,只見他真的抓起了一坨液體放進了旁邊的量杯裡,那看著像顏料一樣的一灘液體居然是黏糊糊的一團……
兒子看到我,立刻興奮地喊:媽媽,快看!我能把液體抓起來!你再看這個!
說著,就用一根小棍去攪量杯裡的粘稠液體,攪兩下突然就舉起棍子往杯子裡戳,而杯子裡液體居然好像瞬間凝固了,根本就戳不進去!
老母親少見多怪,立馬覺得很神奇,問兒子:這啥玩意兒?
兒子自然很得意,彷彿這玩意兒是他發明的一般,跟我說這是“非牛頓流體”。
什麼是“非牛頓流體”?老母親繼續不恥下問:“牛頓”是科學家的那個牛頓嗎?
得到兒子的肯定後,我又疑惑地看了看杯子裡的液體,搶過兒子手裡的棍子玩了兩下:還真的挺神奇。
兒子還繼續給我科普了一把,說我們人體的淋巴液什麼的也是這種“非牛頓流體”,還津津樂道告訴我自己是怎麼調配這個“非牛頓流體”的。
就這樣,那天兒子把那非牛頓流體整整玩了一天,反覆調配,反覆摔打,反覆拿捏。
這學期開始“雙減”之後,我明顯感受到了輕鬆,兒子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像這樣玩耍。
每週五天工作日,學校有了2小時課後延時服務,兒子平時幾乎都能在學校做完作業了。最多會留幾道不會做的題,或是一篇課文背誦這類口頭作業帶回家,幾乎不再費媽。週末的空閒時間也同樣多了不少。
這樣一來,多出來的空閒時間孩子們該做什麼好呢?——你以為可以給他弄點課外作業提提優?那是不可能的。自然,放任他們看電視玩電子遊戲也不行。
所以,如何有意義地讓孩子打發時間,就是如今我們要面對的課題了。結合我家經驗咱們來聊聊這個課題。
一、課外興趣班
課外興趣班當然好,但我家孩子在雙減之前已經有報幾門課了,多數是週末上的。所以平時的休閒時間還是因為雙減而多出來了。自然不可能為了填補這些空閒時間而再去多報課程,一來精力顧不過來,二來錢包不夠。
尤其是樂器類的興趣班,儘管週末也許只上一節課,但平時也得練起來,正好雙減之前可能還沒時間練,現在一天拿出半小時來練習就比原來要輕鬆好多。當然這也比較考研家長和孩子,一個得願意練一個得願意陪。
還沒有報什麼興趣班的孩子,倒是可以考慮報上一兩門,學點技藝還是不錯的,但就是需要牢記:貴在堅持。
二、帶孩子戶外活動
這一點非常好,吃過飯帶孩子去附近公園散散步,健身器械上隨意練幾下,或是帶上羽毛球去空場地打幾圈,再或者帶上繩子幫助孩子練練跳繩(當然運動要在飯後留出至少半小時以上),都是非常好的飯後休閒方式。這樣,既能促進親子關係,又對全家健康都有好處,尤其能讓孩子眼睛得到放鬆,身體得到鍛鍊,還不花錢,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這一點需要天公作美,天氣不好就不方便出門了。
三、在家閱讀
在家可以讓孩子自己閱讀,或是親子閱讀。
閱讀自然很好,對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都益處多多。但唯一的問題是,對孩子的視力可沒什麼好處,尤其是孩子已經在學校緊張用眼一天之後。所以,跟戶外活動結合著進行會比較好。
四、跟同學玩
我們小時候,經常會去同學家串門,那會兒街上沒有那麼多危險因素,孩子們經常是湊在一起到處闖的。現在的孩子們沒有那麼自由,但同一小區的孩子們還是可以一起在小區花園裡玩玩,或是今天在這家玩,明天在那家玩。比起在家看電視,孩子們之間多玩玩還是不錯的。
五、在家玩耍
在家玩耍內容實際上可以很豐富的,既包括孩子自己玩,也包括父母和孩子玩。
父母和孩子玩,可以打打牌、下下棋,比如五子棋、象棋之類的,人多還能湊滿4人打爭上游、八十分之類的。這些打牌下棋,也是挺費腦、挺好玩的。上次在抖音上還看到一種拼字撲克牌,感覺也挺好玩的樣子。
讓孩子自己玩,做父母的當然更喜歡。就像開頭我寫的兒子玩的“非牛頓流體”,其實就是他讓我買的“科學實驗套裝”。
這樣的玩具,孩子能自己玩很久,唯一可能產生的壞處是家裡會變得一片狼藉……
再加上之前我家買了顯微鏡,孩子玩科學實驗玩得不亦樂乎。家裡有什麼水果黴變了,孩子就會弄一點拿到顯微鏡下觀察,全家都會跟著輪流去看一眼,還是很有意思的。
PENTAFLEX 顯微鏡學生2000倍 兒童科學實驗 水產養殖畜牧檢測儀器 血液精觀察 兒童禮物 標配:含50片標本+配件包
¥549
購買
顯微鏡這樣的沒辦法一次性玩很長時間,但想到什麼就去觀察一會兒,也是能給平常生活增添不少樂趣的。
除此之外,還有拼圖、積木等等,比如我之前跟兒子一起拼搭的櫻花積木。這類東西對於上小學的孩子來講可以獨立玩耍了,儘管也不可能一直買了玩,但偶爾買些玩玩還是不錯的。當然拼圖、積木也還是有些費眼的,買多了更是費錢。
以上方式更是可以隨意搭配,穿插實行,準保不無聊。
總而言之,雙減之後,我感覺孩子們的課餘生活確實可以變得更豐富了。目前來看,我還是挺滿意的。你們呢?是變輕鬆了,還是變得更麻煩了呢?不妨來留言聊聊雙減以來家裡的變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