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書,我不止讀了3遍,還讀了3年。不單好看,還能解答你成長過程中的很多困惑。這本書在很多國家更是教科書般的存在,是很多青少年的哲學啟蒙的必讀書目。
大家猜猜看,是哪本?
沒錯,它就是《蘇菲的世界》。
第一次聽到名字時,我以為這是一本瑪麗蘇少女的故事,有同感的沒?
不要被書名矇蔽,當我控制不住好奇心,在圖書館翻開它的時候,才知道差點錯過了寶藏。全書以故事的形式,解答了很多關於人生的問題,介紹了西方的哲學史的發展。
廢話不多說,下面我們跟著主人公蘇菲的腳步,一起尋找有關人生和哲學問題的答案。
這本書告訴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認識自己
故事開頭,中學生蘇菲回家以後,在信箱裡找到了一封寫給她的信。
裡面只問了她一個問題:
你是誰?
這是全書中第一個問題,也是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問題。
我們跟人打交道交朋友之前,會先去了解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
去找一份工作前,會先去了解這些公司的具體情況;
跟朋友出去聚餐、美食打卡,會先在網上看看這家餐廳的評價和招牌菜......
我們習慣於做一件事之前,先提前做足功課瞭解它。
於是我們知道了哪家的火鍋好吃,哪款手機價效比高,哪家公司的發展前景好;卻常常不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
我經常能收到很多同學的留言和私信,都是類似的困惑:「我好迷茫」、「我該怎麼做?」,有同感的同學點個讚唄。
迷茫是年輕的主旋律,可是學校裡好像沒有一門課去教我們真正認識自己。
很大的原因在於:
1.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心智發展的快慢也不同,很難透過班級教學的形式去統一授課和考核評價;
2.這項教育更應該落在瞭解孩子的家庭上,但父母為生計奔波,常常讓這部分教育缺失,而且自身的能力上也並不足夠。
於是這本書,成了我們去認識自己的極佳途徑。
認識自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當我們眼中只有自己的時候,我們的視角會變得狹窄,看不清事情的全貌。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他人是照進我們內心的一面鏡子:
交談時對方的情緒變化,時刻提醒我們哪句話欠考慮了,傷害到了別人;
身邊的人的處事細節,可以啟發我們繞開誤區,知道哪些地方做得不夠;
他人從事的工作、堅持的愛好,讓我們明白人生還有無限的可能性...
我們的智慧,正是在對生活的反思中產生的。
而對缺乏反思、自省力缺失的人,常常很難取得進步。
前一家公司,我招過一男一女兩名實習生。那個男生很有想法,讓我一度很看好他。 有一天他問我問題,解答過後他又主動跟我聊了賬號的幾點建議。 我想聽聽他的思路,於是問他:“這裡判斷的依據是什麼,有資料支撐它嗎?”因為沒有得到預期的認可和表揚吧,他有點懵,也有點不高興。 快到下班時間,我路過他的工位,順便問他:“上午交給你的內容,排版稽核完了沒有?” “還沒有,老闆。還有十分鐘左右,稍等。”
我有點生氣,因為我下班了還有別的事情要忙。
後面又有幾次,我因為工作交接的事情批評過他。他一直沒有意識到,我希望他可以改掉學生心態,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把需要跟別人協作的事情,優先完成。
後來他離職了,也跟我吐露,覺得自己這段時間沒有什麼進步。
可是很多時候,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工作失誤、流程不合理,卻總想證明他是正確的。
在找合理藉口的同時,卻失去了更為寶貴的反思進步的機會。
認識自己,可以透過以下三步來進行:
1. 認識並接受自身的不完美。適度降低的期待,可以提升每一天的幸福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是我們進步的原動力。 2. 透過每一天的覆盤,找到自己擅長和薄弱的部分。讓我們有目標地去提高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 3. 定期找時間獨處,放空自己。把世界關在門外,避免跟外界各種各樣價值觀的碰撞。 在本書的結尾,蘇菲跟艾伯特在經歷了漫長的討論和思考後,發現了關於自己和所在世界的巨大秘密。
當你認識了自己,接下來你就要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才不會迷失自己。我一直認為,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成長方式。
大量閱讀、持續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小說,都可以多讀。不是要讓你能在朋友圈發一些文藝矯情的句子,而是當你廣泛閱讀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的談吐和氣質會自然而然讓人感到舒服。只知道刷八卦追星看言情打遊戲,這些會腐蝕你,讓你變得庸俗,讓你跟人聊天時,不知道講什麼,只會點頭和傻笑。如果你不擅長找書,但想讀好書,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小眼睛,我把這幾年積攢下來的優質私人書單分享給你,這些書是幫助我從一個普通實習生,到兩家公司創始人的核心之一,希望你拿到書後,認真去看。
結尾有一點傷感,但此處不再劇透,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書裡尋找答案。
也許,你的人生答案也在裡面。
第二件事:人生步履不停,逐漸接近真相
給大家講一個我奶奶的故事。
熟悉我的同學可能知道,我在之前介紹過,她是給我帶來很多改變和智慧的人。
可以說,沒有我奶奶,也就沒有今天的我。
小時候有段時間,父母外出去廣州打工,一年才回來一次。
於是我們吃住都在奶奶家裡,不只有我姐和我弟,還有大伯家的兩個孩子。
每天放學回來,奶奶都煮好了晚飯。她怕我們放學回來只記得玩,於是一回到家就開飯。
那時候條件艱苦,一週才能吃一兩次肉和雞蛋。每一次飯菜上桌,大家都一擁而上去搶,也常常因此而大打出手。
後來奶奶給我們每個人都分配好了飯菜,可是吃得快的還是會去搶別人碗裡的菜吃。
有一天她拿出飲料瓶做成的小花盆,讓我們每個人拿來種蒜苗。收穫的時候誰種的長得最高,就可以享用更多的勞動果實,還會有一個雞蛋的額外獎勵。
如果有人搶了別人碗裡的吃的,他的蒜苗就會賠給被搶的人,也不能領到新的大蒜了。
後來我們都變得老實了,每天都期待著蒜苗長大。
蒜苗長了一茬又一茬,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收穫了耐心,也明白了付出和等待的意義。
雖然餐桌上還是很少肉,但奶奶卻讓我們都擁有了生活的期待感和尊嚴感。
老師教我們在書本上學習知識,奶奶卻在每一件小事中教會我們生活。
這本書看到一半,我合上書本思考:
很多人說年輕時要多讀書多經歷,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可是好像沒有人告訴我們這樣做是為什麼。
竇文濤說過:
“5歲的時候過一年,覺得好長,因為那是你整個生命的五分之一;50歲的時候過一年,覺得好短,因為那是整個生命的五十分之一。”
我們的人生,缺的不是思考,而是經歷。
人生步履不停。一場場考試,戀愛和失戀,相聚和別離,讓我們學會了如何和這個世界相處。
多去經歷吧,因為經歷本身,就是答案。
第三件事:任何年齡,都要有好奇心
小時候,我和班上的同學們都很喜歡看《十萬個為什麼》。當我們逐漸長大,心裡的疑問卻越來越少,不再愛問為什麼了。
蝌蚪變成青蛙,太陽準時升起,我們已經不再對此感到吃驚。
似乎所有的問題都被看穿,我們對這個熟悉的世界開始感到厭倦。
書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描述:
這個世界就像魔術師從他帽子里拉出來的一隻白兔。這是一場幾十億年的戲法,所有的生物都出生在這隻兔子的細毛頂端。 開始我們都對這場難以置信的戲法感到驚奇,可是當我們年齡漸長,也就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安穩地待了下來。 那裡非常地舒適,大部分人因此不願再冒險爬回脆弱的兔毛頂端。可是那些充滿好奇心的科學家、哲學家們,卻踏上了這一危險的旅程。 他們對著下面喊:“各位先生女士,我們正漂浮在太空中呢!” 但是沒有人理會他們,卻說:“哇,真是一群搗蛋鬼!” 然後繼續他們的談話:“請你把蛋糕遞過來好嗎?雞蛋現在賣多少錢?”
生活中的瑣事和常識,就像是地心引力一樣,拉著我們往兔子的毛髮深處爬。
很多人或許覺得,沒有好奇心有什麼關係,我現在不是活得也挺好的嗎?但是我們人生的關鍵節點,那些重要時刻的決定,都是在好奇心之下推動完成的。
因為害怕被這個社會淘汰,我們拼了命地考上一個好大學,仔細地查詢各個專業的利弊;
畢業了去找工作,我們也做足了功課:簡歷怎麼寫、面試的每個環節...
正是「被動」的好奇心,讓我們抓住了這些機會。
可是找到一個還不錯的工作以後,我們就像在炎炎夏日裡躲進了一間舒適的空調房。那裡可以提供給我們必需的安全感,也帶來了身體的愉悅和快感。
於是我們不再像開始那麼努力,工作進入了平臺期;陷入了職場危機後,再去找下一份工作...
而幫助我們打破這個迴圈的,正是一顆永不停止的好奇心。
愛因斯坦說:“我沒有特別的才能,只有強烈的好奇心。永遠保持好奇心的人,才會永遠進步。”
我們「主動」的好奇心,是我們保持進步最持久的動力。
我們不再給生活中的事物,貼上無聊的標籤;開始以有趣的心態,對待這個世界;生活不再兩點一線,處處都值得探索...
當我們抬頭看到天邊飄過的雲朵,像是狗狗在追棉花糖,生活真的可愛了起來。
介紹完了這本書,回答一個小夥伴的問題:讀書讀不進去,什麼時候寫一期關於讀書方法的乾貨?
今天提前分享一個方法給大家,幫助大家告別「淺層閱讀」。
那就是在閱讀一本書之前,我們先要明確閱讀的目的。
一本好書,都有很高的資訊密度。通篇消化很難,我們很容易讀不下去讀了就忘。
讀之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為什麼要讀這本書?怎麼讀?讀多久?
試著回答這三個問題,我們就可以選擇適合的閱讀方式,安排讀書的具體時間。明確目的去閱讀,就像在懸疑推理劇中尋找兇手,讓我們沉浸其中,真正做到深層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