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這是古代先民傳唱的牧歌。後人像給無題詩加詩題一樣,取了前面兩個字“滄浪”,名為《滄浪歌》。短短兩句,有反覆,有對仗,具有了詩歌的元素。更為可喜的是,後人還從這兩句看似平淡的歌詞中悟出了一些人生哲理。
這歌詞具體何人何時所創無據可考,最早的記載是《楚辭·漁夫》,說是一位漁夫唱給屈原聽的,後人理解是漁翁對屈原的勸慰,有面對現實隨波逐流的用意。後來在《孟子·離婁》中也引用過,說是孔子聽一個孩子當童謠唱了出來,便用以告誡弟子:“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意為水清只是清水,水濁也只是濁水,是用來洗帽纓還是洗臭腳,讓弟子自己決定。
迴歸本源,這兩句先民歌謠,興許就和今天的民間俗語諺語一樣,都是勞動者發自內心的歌唱吧。除了用歌謠的方式,唱出清水濁水的不同用法外,別無他意?在其初始的意義裡,清水濁水同樣有用?就像缺水地方的百姓用水一樣,洗臉水可以用來洗腳可以飲牛可以澆花一樣?
但這兩句歌詞,妙就妙在其看似無意卻又飽含深意之處。
從情感上看,清水洗纓,濁水洗腳,就有喜歡清水而貶低濁水之意。滄浪之水清新明亮,就用來濯洗帽纓,讓自己也清新體面;而當滄浪之水渾濁的時候,就用來除去腳上的汙垢和臭氣。清者“頂在頭上”,濁者就“踩在腳下”。
是讓人頂在頭上還是踩在腳下?或許如後人所言“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吧?
再或許,漁夫唱給屈原的這首《滄浪歌》還有韜光養晦,隱於濁浪之後的勸慰?
水至清則無魚,至濁則無影?
清水攪渾了就是濁水,濁水沉澱後便是清水?清水濁水,此一時彼一時也。
這首歌詞,卻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