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項羽兵敗烏江之時,亭長曾建議他渡江逃亡。亭長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亦足王也。”可是項羽沒有接受這個建議,他拔劍自刎了,死的時候才30歲。
一位神勇的少年將軍,曾經統兵數十萬,征戰沙場,推翻了強秦,結局卻被人分了屍。項羽的悲劇,激起了多數人的同情,歷史上的文人都稱讚他自刎烏江,有氣節。
但是,唐代的杜牧,卻跑到項羽自刎的“烏江亭”題了一首詩,指出他的“逆商”太低。一遇挫折就自殺,不算是真正的男子漢。
時間過了213年,宋代的王安石路過“烏江亭”,看到了杜牧的詩以後,立即提筆寫了一首,與杜牧隔空“槓”上了。王安石認為,項羽自刎是必然的事。
那麼,項羽自刎於烏江岸邊,究竟是愚蠢,是氣質,還是不得已而為之?杜牧和王安石,他們哪一個說得對呢?
一、杜牧《題烏江亭》的精神價值
《題烏江亭》——唐·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這首詩的意思非常淺白,主要是說勝敗乃兵家常事,誰能夠算定一件事將來呢?何況大丈夫能屈能伸,包羞忍恥,才是真正的本事。
就像那個亭長所說的一樣,項羽在江東的老家,還有那麼多的青年才俊。因此杜牧認為:項羽完全可以留住一條命,等待機會捲土重來。那麼,杜牧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
因為杜牧是一個典型的儒家文人,而儒家的經典《孝經》裡面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由此可以看出,不到萬不得已,聖人也絕不提倡大家盲目地去犧牲。
《論語·泰伯》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意思是說,當國家出現了重大混亂,皇帝不像皇帝,大臣不像大臣,你就應該藏起來儲存實力。等到天下恢復了秩序,你再出來當官。
儒家的聖人和學者,從愛惜人才的角度出發,希望那些有才華的人可以能屈能伸,留得有用之軀,為國家服務。
當文官尚且是這樣,也就更不要說當武將的了。正所謂:“趨吉避凶者,真君子也。”這樣的觀念,在民間的說法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不過,“明哲保身”的思想,並不總是能夠被人接受。漢代的李陵被匈奴俘虜,就是因為明哲保身,沒有選擇馬上自刎,結果漢武帝就殺了他的全家。
杜牧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38歲了,剛剛經歷了黨爭,被朝中李黨領袖李德裕排擠打壓,外放到池州當官。對於自己的前途,杜牧也曾經有過短暫的迷惘。
他也嘗試去接受禪宗佛學,但是最後仍然堅定了儒家的思想。他堅持認為,只要具備百折不撓的精神,能夠“包羞忍恥”,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宋朝的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批評杜牧,說他“好異而畔於理”。就是說他經常故意發出一些不同的聲音,但是他講的這些東西,又是有悖常理的。
因為杜牧在批評項羽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到項羽渡江時,只剩了八千人。士兵全部被打光了,他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捲土重來,王安石顯然也持同樣的看法。
二、《烏江亭》與王安石的“結局”
公元1054年,三十三歲的王安石在路過“烏江亭”的時候,看到了杜牧的詩以後,他寫下了一首詩反駁前者。
《烏江亭》——北宋·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王安石的這首詩,是從他對這一歷史事件的認識上來寫的。他認為,當時項羽手下的將士的狀態是“百戰疲勞”,並且早已經喪失了鬥志。
中原的地盤也已經不屬於他們了,從大的局勢上來說,項羽幾乎沒有翻盤的機會。即使江東有很多的青年才俊,但是這些青年才俊,又怎麼會聽他的號令呢?
所以項羽自刎,真的不是因為他太愚蠢、“逆商”太低了,而是因為他的確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再也沒有機會翻盤了。
從王安石、杜牧二人的詩來看,兩者可以說“‘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因為他們兩人詩中想要表達的東西,完全就不一樣。
杜牧的《題烏江亭》,只是在借題發揮,藉著項羽自刎這件事,表達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杜牧認為,好男兒就應該能屈能伸,百折不回。
而王安石的《烏江亭》,則是在就事論事,他在分析這個歷史事件的成因。最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不是項羽想死 ,而是他不得不死。
從杜牧、王安石和胡仔三人的思維方式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唐、宋詩人的差異在哪裡。唐代的詩人偏向於浪漫主義與精神勵志,喜歡積極向上的主題。
而宋代的詩人,正是如王安石、胡仔一樣,偏重於“說理”。但是,“詩”這種東西,如果“太講理”了,也就顯得沒意思了。
另外,王安石寫這首詩的時候才三十三歲,他的時代還沒有完全開啟。但是,我們已經可以從這首詩中看出,他後期變法失敗時,怎麼會突然一下就洩了氣。
在《烏江亭》裡面,王安石談到了項羽必須自盡的兩個大的前提:其一是,“百戰疲勞壯士哀”;其二是,“中原一敗勢難回”。
前者是說:因久戰疲憊,士氣消磨光了。後者是說:大勢已去,逆風很難翻盤。後來,他二次罷相時,基本上都重現了以上的兩大前提。
當時王安石愛子早喪,變法又久不能成,士氣被消磨殆盡了。同時,兩宮的皇太后又一起告他有異心。最後,連宋神宗本人對他的態度也動搖了,這就是大勢已去了。
於是,王安石選辭職回家,不再堅持變法。後來,王安石隱居金陵,蘇軾前去拜訪他,他就寫詩說:“無人語與劉玄備,問舍求田意最高。”
從前期激烈的政治改革家、“拗相公”,陡然就變成了一個追求田舍的庸俗人,豈不是等於“自刎烏江”?
結語
言為心聲。當一個人在評價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帶入他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這兩首詩,基本上反映了杜牧、王安石的心聲。同時,也側面展示了唐宋詩人在詩歌上,不同的精神價值追求。
杜牧的明哲保身思想,是有道理的。不過,一個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應該儲存實力,什麼樣的情況下,應該選擇犧牲呢?當中的尺度,很難把握。
忍辱負重,成功翻盤的,有越王勾踐、明朝朱元璋。最終翻盤不成,反而翻了車的也有,比如漢朝李陵。總之,活著的也許更有用,不過死了的,基本上都成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