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算算,曾留下無數經典時刻的趙麗蓉老奶奶,離開我們已經21年了。
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90年代,雖然她只上過8次春晚,卻是當之無愧的“小品女王”。
我們記憶中的她,始終是“樂呵呵”的形象,但事實上她走過的一生,卻充滿了苦難色彩。
可她卻將悲痛化為力量,選擇把美好的一面留給這個世界,正如她自己所言:
只有吃過黃連的人才知道什麼是甜,只有在悲苦中生活過的人才能夠創造並演好喜劇。
一
1928年3月11日,趙麗蓉出生在天津市的一個普通家庭,她上面還有五個姐姐兩個哥哥,因為是家裡最小的,父母還給她取了個小名:老愛
父親趙秉忠的工作是在劇場給演員們剃頭,因為近距離接觸,在他們姊妹幾個很小的時候,就先後被送入了戲班子學戲。
也因此,作為小品演員身份被家喻戶曉之前,趙麗蓉也曾是一位出色的評劇演員。
而她的表演首秀,甚至早在她還是一個襁褓裡的娃娃的時候,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因為演出需要一個嬰兒出鏡,大家便把不到一歲的她抱了上去。
本來還害怕場面大會嚇著她,沒想到上臺以後,她絲毫不哭鬧,還伸著小手朝著觀眾笑,彷彿天生註定是吃這碗飯的人。
而這次成功“刷臉”得益於當時的主演之一“芙蓉花”,“芙蓉花”是東三省有名的角兒,後來在趙秉忠成為了她的御用容妝師之後,母親孟雲德就經常抱著老愛去劇場後臺看丈夫給芙蓉花化妝。
第一次見老愛,芙蓉花就喜歡的不得了,直言“這孩子長得真水靈,長大了學戲吧,將來也許能成大器。”
還給老愛取了個藝名:麗榮,希望她的演繹事業絢麗,光榮。
正是在芙蓉花的牽線下,老愛得到了不少上臺表演的機會,後來在12歲那年,順利拜了馬金貴為師,並正式改名為“趙麗蓉”。
事實證明芙蓉花眼光獨到,趙麗蓉的天賦和才華,註定了她就是吃這碗飯的人。
三年後,十五歲的趙麗蓉已經在“慶豐戲院”以主演的身份登臺,十七歲那年,她成為了主角,並加入了門頭溝“青年劇社”。
可以說,在那樣一個戲曲還被稱為“下九流”的年代,能熬成角,她一時風光無限,前途似錦。
隨後她的表演之路一直是順暢的,直到1953年,25歲的趙麗蓉成為了中國評劇院的演員,踏上了另一個臺階,並認識了之後的經典搭檔:新鳳霞。
對於熱愛評劇的人而言,趙麗蓉塑造了不少深入人心的經典角色,比如《劉巧兒》中的李大嬸,《花為媒》中的阮媽,還有非常經典的《小二黑結婚》中的三仙姑。
這個角色連毛主席都十分印象深刻,在大會堂接見藝術家的時候,直問新鳳霞:三仙姑怎麼沒來哩。
但在接這個角色之前,趙麗蓉曾有過猶豫,因為三仙姑是個:四十歲還塗脂抹粉,整天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反派角色,她害怕會因此影響到自己的形象,最後還是在哥哥趙連喜的勸說下,她才接下這個角色,並記住了哥哥說的那句:
“一人千面才算是好演員,才能叫真本事”。
然而縱使在評劇中的精彩表現,讓她早已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的“藝術家”,但那時候比起事業的成功,她的生活其實並不好過。
二
在進入中國評劇院之後,因為新鳳霞的介紹,讓趙麗蓉認識了戲劇工作者盛強。
生逢一個貧苦的動亂年代,父母拉扯大幾個孩子並不容易,那時沒有機會讓她們接受教育,所以趙麗蓉其實是個大字不識幾個的“文盲”。
而盛強卻是與他截然相反,他出生書香門第,有淵博的學識,還是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大學生。
一下子,趙麗蓉的視線被完全吸引,而她雖然學識不夠,卻走一顆特別“好學”的心,於是一有時間,盛強就教她認字讀書。
一來二去,二人墜入愛河,但那時因為家境差異,身邊很多人並不看好他們,覺得盛強並沒有託付真心。
1954年,兩人毅然決然步入婚姻的殿堂,也用行動向他們證明了二人之間是彼此相同的心意。
婚後不久,趙麗蓉生下了大兒子。
1957年,趙麗蓉又懷上了他們的第二個孩子,然而這一次,也成為了厄運的開端。
那一年,盛強被送到了天津茶澱農場改造,這一次分別,一直到他死都沒有再見到他們的第二個孩子。
三年後,盛強在農場突發疾病離世,也有人說,他是被活活餓死的。
當噩耗傳來,趙麗蓉一度難以接受,許多年後,大兒子盛福春回憶母親聽到父親死訊時的場景:
“我媽媽從幼兒園接到我之後,一邊走路一邊跟我講,你爸爸沒了,聽完之後,我抱著我媽媽就大哭,我媽媽哭得死去活來。”
那幾年的時間,是趙麗蓉最艱難的幾年,一邊要獨自拉扯幾個孩子成長,另一邊又需要調整自己的狀態,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觀眾。
可那時她的演出越是成功,她越是努力逗得觀眾哈哈大笑,她的心就越痛。
她很堅強,也爆發出了作為母親最堅韌的力量,但那時一個家庭,不能一直沒有男人。
於是,在身邊人不斷勸說下,她做出了那個十分大膽的決定:嫁給了盛強的三弟盛弘。
而這段婚姻,也給趙麗蓉招來了無數閒話,1964到1980年,趙麗蓉的演繹生涯一片空白,那幾年因為改嫁,被旁人指指點點,也只有她自己能體味其中酸楚。
結婚以後,趙麗蓉先是生下了第三個孩子盛謙,隨後在1970年再次懷孕,當時她特別希望能有一個女兒。
結果也如她所願,42歲的趙麗蓉,終於迎來了她的第一個女兒,她十分開心,並給孩子取名“盛佳歡”,只是沒多久,她便發現了不對勁。
三天後,趙麗蓉發現女兒不睜眼睛,渾身不動,就知道吃,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她是個腦癱兒。
醫生直接告訴趙麗蓉:孩子太小,先天性疾病纏身,活不了多久。
趙麗蓉再次體會到了心如刀割的感覺,但她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帶著孩子四處求醫。
最開始的時候,有丈夫盛弘陪在身邊,怎麼都還有個依靠,只是沒多久,盛弘也被“下放”了,於是四個孩子的成長,一下子全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她的苦,無法言說。
三
1979年,趙麗蓉和丈夫在北京郊區農村買了個小四合院,從此趙麗蓉過上了給女兒找醫生,找藥並照顧三個孩子和丈夫的生活。
雖然日子過的艱苦,但只要家人還在身邊,一切總是值得的,只是即便她已然使出了渾身解數,命運依然沒有眷顧她。
女兒七歲那年,最終還是沒能扛下去,更讓她心痛的是,七年後,丈夫盛弘也因心臟病突發撒手人寰。
中年喪女,白髮人送黑髮人,老年喪夫,生活徹底沒有了依靠,可以說她的前半生,早已在這些苦難的折磨中,看透了人生的悲涼。
但她依然不能倒下,因為她還有三個孩子需要照顧,外加上為了給女兒治病,家裡早已欠下了太多外債,留給她悲傷的時間不多,她必須馬上去工作,去賺錢。
為了養活孩子,她選擇出演電視劇和電影,也因此留下了諸多經典角色。
比如《西遊記》裡車遲王后以及《紅樓夢》裡惟妙惟肖的劉姥姥,因為多年評劇表演的經驗加持,讓她轉型演起戲來信手拈來。
隨後在1991年,憑藉電影《過年》中的母親一角,讓他一舉拿下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那一年她63歲,成為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1位國際影后。
這是她事業重新邁入巔峰的證明,也是因為熒幕上的表演,讓她的實力被更多人注意到,於是在1988年,編劇石林在創作央視春晚小品劇本時,直接點名:一定要請趙麗蓉老師來演。
那個小品就是《英雄母親的一天》,其中趙麗蓉老師的那句“司馬缸砸缸”到如今依然歷歷在目。
也正是春晚這個大舞臺,終於讓這個說著一口唐山話,還十分幽默可愛的老太太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然而成名後的日子,對趙麗蓉而言,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她依然只是將生活的苦往自己肚子裡咽,將自己最好的一面,留在舞臺上。
之後的趙麗蓉,成為春晚了常客,後來與鞏漢林的黃金搭檔,造就了直到如今難以跨越的高峰,也徹底爆發了她可怕的實力,可以說,作為“小品女王”,她實至名歸!
四
然而,沒人知道,長久苦難的打擊,早已在她的身體上留下了太多隱患。
1995年,在小品《如此包裝》最後,趙麗蓉因為膝蓋沒有支撐直接跪在了地上,很多人還以為是提前故意設定好的動作。
實際上那時的她,就已經是在強忍著身體的疼痛在表演,而那一摔,其實是因為她實在忍不住了,在之後了兩分鐘,她念臺詞的聲音顯然有了顫抖,不過為了不讓觀眾失望,不想讓她們看出來罷了。
演出結束後,趙麗蓉被直接送去了醫院,醫生勸她,應該停下來,好好休息,但她根本做不到,如今能讓她苦苦支撐的正是演繹事業的使命,也只有站在舞臺上的時候,她才能短暫的遺忘,她這苦難的一生。
她用樂觀的姿態面對觀眾,從來不僅僅是為了逗觀眾笑,更是讓自己的內心,可以有短暫的輕鬆一刻。
1999年,是趙麗蓉老師最後一次登上春晚的舞臺,其實早在彩排的時候,鞏漢林就已經發現她有了咳血的現象。
後來春晚前十幾天,家人一起帶著趙麗蓉去醫院做檢查,查出了肺癌晚期,為了讓她能安心完成表演,不讓她留下遺憾,商量過後家人決定先將這個訊息隱瞞下來。
最後小品《老將出馬》收穫了完美的呈現,那句洗腦神曲:“點頭yes,搖頭no,來是come去是go,要打招呼喊哈嘍,哈嘍哈嘍哈哈嘍!”到如今依然看一次笑一次。
而那首《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我心永恆》是趙麗蓉先用漢語標下,然後對著磁帶一遍又一遍糾正讀音後留下的絕唱……
那時,三個兒子已經知道母親的身體已然無力迴天,看著電視機裡依然樂觀表演的她,忍不住抱頭痛哭。
如果她沒有離開,又能繼續留下多少經典?只是結局,總是來的如此猝不及防。
2000年7月17日,長期受病痛折磨的趙麗蓉老師,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在她生命倒計時的最後幾個月裡,她依然用盡全力留下了她“樂觀”的那一面。
春晚過後的幾個月,趙麗蓉就已經明白自己的身體是怎麼回事,縱使家人還想隱瞞,其實也不過自欺欺人罷了。
那天,她對著幾個孩子說,把相簿拿過來我翻一翻,選一張好點的照片,將來真的有那一天了你們可以拿來用。
孩子們掩面哭泣,趙麗蓉還反過來安慰他們,自己都活了七十多歲了,該看到的該經歷的都有了,人都會有那麼一天。
而隨著癌細胞擴散,越來後面的她越是活得痛苦,她每天必須服用大量止痛藥才能勉強控制疼痛,也因為進食困難,原本140多斤的體重,到後來變成了不到70斤。
家人將一切看在眼裡,卻是無能為力,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後,趙麗蓉的最後幾天,她拒絕進食,選擇親自給自己縫了一身壽服,並準備了一雙義大利皮鞋和白襪子。
臨終前,她還仿照自己曾經演過的電影《孝子賢孫伺候著》,親自導演了自己葬禮的序幕。
最後她特別囑託家人:“我就是一個老百姓,要平凡地來,平凡地走。”
趙麗蓉走時,三個兒子和兩個孫子都陪在身邊,葬禮過後,家人給她刻了一塊白色的墓碑。
大兒子說:“母親生前好乾淨,特別喜歡穿白色的衣服,所以我們為母親立了一座白色的墓碑。”
她是乾乾淨淨的來的,就得體體面面的走!
最後,細數趙麗蓉老師為我們留下的記憶之所以如此深刻,正是因為,儘管她識字不多,卻能花幾個月的時間練習“貨真價實”幾個字,只為舞臺上的那幾秒鐘。
她的那份真摯,嚴謹以及親切的姿態,是如今再多流量也趕不上的。
懷念,銘記!
感謝閱讀,圖片來自網路。
撰文/深海里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