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裡面梁山108好漢的形象深入許多人的心中,但是有一點兒卻讓大家都覺得難以理解,厲害的梁山好漢為什麼在招安之後進攻方臘的過程當中一下子就損失過半呢?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去進攻方臘,光直接戰死的就有59人,還有相繼病死的11人,108人到這裡丟了70人,直接損失一大半,而方臘那邊書中寫道僅有8名叫得出名的大將,為何梁山好漢到了方臘這裡戰鬥力就這麼差勁了呢?
實際上,在歸順之前,梁山好漢比方臘還要厲害,三番五次地打得朝廷的軍隊找不著東西南北,為何現在梁山好漢就這麼退化了呢?這可能跟梁山歸順朝廷有很大的原因,歸順朝廷出征異地,直接導致梁山的各種優勢丟失,戰鬥力下降了一個層次。
在《水滸傳》裡面梁山108好漢的形象深入許多人的心中,但是有一點兒卻讓大家都覺得難以理解,厲害的梁山好漢為什麼在招安之後進攻方臘的過程當中一下子就損失過半呢?下面我們就從天時地利人和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吧!
第1個優勢,曾經梁山打朝廷的軍隊可以依靠地利。
比如利用熟知水性的阮氏兄弟在朝廷的軍船下面打洞,阮氏兄弟的家就是梁山的,因此他們怎麼玩都不會輸。還有張橫張順,他們也都久居水泊,因此在這裡利用地形對朝廷發起襲擊實在是太容易了。
而出了梁山之後,這種地利的優勢就不在了。
到方臘那邊去,張順在進行情報刺探的時候甚至因為在對水上的情況不熟悉而被殺死:
“張順從半城上跳下水池裡去,待要趁水沒時,城上踏弩、硬弓、苦竹箭、鵝卵石,一起都射打下來。”
而且梁山大軍在進軍的途中反而一再受到方臘軍的地形優勢攻擊,方臘利用山水的阻隔,步步為營,阻擋宋江的進攻,導致宋江軍隊的大量傷亡。
第2個優勢,宋江跟朝廷打仗的時候,都是固守自己的巢穴,合兵一處,力量集中。
而到了征討方臘的時候,因為方臘佔領的地域非常廣闊,加上方臘軍隊的運動作戰,以前宋江與吳用兩個人主持一支軍隊的方法被打破了。
在116回《盧俊義分兵歙州,道宋公明大戰烏龍嶺》當中,宋江與盧俊義分兵,一方面梁山的軍事實力本來就不是很充分,朝廷幾乎沒有給他們什麼實質上的人員補助;另一方面盧俊義、朱武的組合畢竟還是要比宋江、吳用的組合差一些,這一分兵,先是宋江這裡死了解珍、解寶,扈三娘和王矮虎等人,接著盧俊義那邊又死了史進、石秀等人,可見他們分開之後對各自的戰鬥力有多大的損害。
第3個優勢,梁山的許多將領都曾經幹過打家劫舍的事情,非常善於固守和設伏。
然而歸順朝廷之後,在哪裡打已經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了,他們只能夠根據情況隨時改變自己的佈置,甚至有時候需要長途奔襲,這對於一夥曾經的山大王來說,真的是不容易。
不善於長途奔襲作戰的梁山水泊軍隊強行到處跑跟人家去打仗,奔襲的時候又不能把吳用、朱武帶在身邊,所以只能靠這些大老粗自己的隨機應變來應對方臘各種可能的埋伏與陰謀詭計——這時候的梁山好漢就像沒了爪牙的老虎,沒了翅膀的老鷹,雖然看起來還氣勢洶洶的,實際上卻只能任由別人斬殺了!
喪失了這些關鍵性優勢之後,梁山的戰鬥力下降一個層次是必然的。另一方面,這幾個關鍵性優勢方臘都佔盡了。
他們就在自己的地盤上跟宋江打,佔了地利的優勢;他們只需要集中力量固守自己的巢穴,佔了集中兵力的優勢;他們就在自己的地盤上設伏,佔了以我之長攻敵之短的優勢。
而且,實際上方臘的基礎比梁山好得多,方臘是真正建國稱帝的割據政權,而梁山水泊不過是一群佔山為王的土匪而已,方臘有自己的人民、有自己的領土、有自己的戰略縱深,而梁山什麼都沒有。
因此,即使是宋江還在梁山,靠打家劫舍供給糧食,靠拉投名狀招募兵員的宋江也不一定能夠打得過方臘!因為方臘和宋江根本就是不是一個力量層次的割據政權!
結語:梁山好漢都是犯了事才逃到水泊梁山上去的一群匪寇,基本上都是些暴脾氣,逞個人英雄主義的,單打獨鬥的話108位好漢可能都是佼佼者。若論群體作戰,集體配合,肯定是沒有像方臘那樣厲害 ,畢竟方臘有自己的戰略方針,方臘手裡的8位將領都是久經沙場的正規軍將領,這就是我覺得方臘使得梁山好漢損失慘重的原因吧?這僅是小編個人的想法而已!
你對梁山好漢討伐方臘的過程當中一下子就損失過半,有什麼看法嗎?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