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變北宋滅亡以後,趙構逃到江南建立起了南宋。經過和金朝的多年戰鬥,到紹興和議以後,南宋的疆域基本固定下來,在讓出了河東、河北、陝西、淮北等地以後,勉強保住了半壁江山。
此時的南宋其實已經接受了北方淪陷的現實,不過為了顯示自己並沒有忘記光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南宋還是把臨安稱為“行在”,而不是京師,意思是皇帝只是暫時駐蹕在此,總有一天還是要返回東京汴梁的。南宋皇陵為什麼蕩然無存,不為人知
為了顯示自己的決心,南宋前期在臨安一直沒有大興土木修建皇城,只是在原來臨安府衙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擴建,而且主要宮殿都繼續用當初汴梁皇城內的名字,以示不忘本。有趣的是,因為新皇城規模太小,宮殿數量有限,沒有原來那麼多,所以在使用時,只好一殿多用﹐做什麼事掛什麼牌子。像平時處理政務的文德殿﹐舉行大典時就掛上大慶殿的牌子,設宴時掛上紫宸殿的牌子,殿試掛集英殿的牌匾,祭祀時又改為明堂殿。
而在身後事上,南宋皇室也是同樣如此。
根據《會稽志》卷六《陵寢》記載,公元1131年,哲宗廢后孟氏病重將死時留下遺誥,希望自己死後不下葬,就近選擇一個地方暫時存放,等戰事平息再送回河南鞏義的皇陵下葬。
殮以常服,不得用金玉寶貝,權宜就近擇地攢殯,候軍事寧息,歸葬園陵,所制梓宮,取周吾身,勿拘舊制,以為他日遷奉之便。
朝臣們也紛紛上奏,認為不修建規模宏大的皇陵下葬,改為修建暫時存放棺木的“攢宮”,存放孟皇后和以後死去的皇室成員棺木,有朝一日克復中原以後再歸葬。
帝后陵寢,今存伊洛,不日復中原即歸附矣,亦以攢宮為名,僉以為當。
趙構同意了這個建議,並最終選定在紹興附近修建攢宮,此後南宋皇室也照樣處理。
攢宮既然只是暫時存放棺木之所,和此前歷朝歷代的皇陵相比自然要遜色很多,不僅沒有神道石刻,墓室深度也大多隻有五六尺,最深不過十幾尺,陵上建築也大為簡化。皇帝、皇后尚且如此,那些妃子的棺木,處理方式就更為簡單,大多直接寄放在臨安 紹興的寺廟裡。
應該說,南宋皇室在復興中原這件事上,面子上的功夫做得還是很到位的。可惜在殺了岳飛以後,南宋再也沒了光復北方的實力,因此不修皇城和皇陵,最後也只是成了一個面子功夫。而後期幾個皇帝也忘了攢宮的初衷,在下葬時陪葬豐厚,這也給自己帶來了禍患。
南宋滅亡以後,陵園開始還有人守護,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但是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楊璉真迦出任江南釋教總攝以後,聽說南宋陵園內墓葬豐厚,於是在上任次年就糾集當地僧人和暴徒趕到紹興,大肆挖掘南宋皇帝的陵墓。
楊璉真迦首先挖開了寧宗、理宗、度宗、楊後等陵墓,所獲豐厚。而理宗的屍體因為用水銀防腐,更是被倒吊在樹上三天三夜以瀝取水銀,頭顱也被楊璉真迦砍下製成酒器,可謂悲慘至極。此後嚐到甜頭的楊璉真迦又挖開了徽宗、高宗、孝宗、光宗等人的陵墓,整個陵園基本被破壞殆盡。
楊璉真迦把陵園掠奪乾淨以後,還將高宗等人的屍骨收集在一起,混上牛馬骨頭一起燒成灰,修塔鎮壓。只有守陵官羅銑找到機會搶救下一些遺骸。另外據說紹興人唐珏曾經帶人在夜間偷偷潛入園中,將南宋諸帝屍骨換出,另外找地方埋好,才得以保全,不過這一說法是否屬實,已經難以考證。
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下令修復南宋皇陵。不過因為陵園原本規模就不大,破壞又比較徹底,加上明朝初建時財力有限,所以修復後的南宋皇陵也比較簡單,除了將帝王遺骸按照宋朝遺留的《攢宮圖》歸葬原處外,只修建了圍牆、孝宗和理宗陵上的享殿、碑亭等部分建築物,其他的都未修復。
此後戰亂時期這裡又多次遭到破壞,等到了解放的時候,南宋皇陵已經只剩下了一些被多次盜掘的墓穴、孝理兩陵的享殿和部分殘破的墓冢、墓碑、祭桌,所以後來雖然採取了一些保護措施,但是所留過於有限,自然也就不大為人所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