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記載: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懂得“一日四季”的道理,就可以把握一天中身體的自然節律。
晨起如春清腸排毒
寅時(3時至5時)對應肺經,宜宣清降濁。凌晨3時相當於一天的立春,寅時醒後,無須勉強再睡,否則可能越睡越乏。5時,人體筋脈氣血湧動,有人會渾身痠痛,起床活動有助緩解。
卯時(5時至7時)對應大腸經,宜清腸排毒。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新鮮氣血輸布全身後,促使大腸進入活躍狀態,以便吸收完食物剩餘養分,排出一天代謝積攢的渣滓。此時起床,可幫助大腸進行充分活動。
辰時(7時至9時)對應胃經,宜早餐進補。辰時胃甦醒過來,早餐一定要營養均衡全面,堅決避免早餐馬虎、中餐對付、晚餐大吃大喝等行為。節假日時有人會睡至晌午,在此龍騰之象的時辰仍未起床,如同沒有經歷春天的萌動。無春就無夏,無動便無生,人體缺少陽氣支援,故容易出現渾身痠懶無力等不適症狀。
午間如夏小憩養心
巳時(9時至11時)對應脾經,宜消化吸收。此時脾經當令,運化吸收的能力最佳,若還沒進餐,則氣血乏源,損脾傷胃,易患中氣下陷諸疾。
午時(11時至13時)對應心經,宜小憩養心。正午小睡片刻頗益於保養心神,推動血液迴圈,還能起到補火生土、有助消化的作用。午睡不宜超1小時,否則易奪覺,引起夜間失眠。
未時(13時至15時)對應小腸經,宜分清泌濁。未時小腸經當班,小腸主分清泌濁,使水液歸膀胱,糟粕入大腸,精華輸進脾,並對營養進行調整和吸收。故午餐在13時前吃完,有助於營養充分吸收。
暮時如秋固本培元
申時(15時至17時)對應膀胱經,宜利水清瘀。這段時間記憶力和判斷力皆佳,是工作、學習的第二黃金時段,故古人云“朝授業,夕習復”。申時體溫較高,陰虛者尤為突出,此時可多運動、喝下午茶,促進體內津液迴圈。
酉時(17時至19時)對應腎經,宜固本培元。太陽落山,預示即將進入一天中的秋冬之交,對應收穫糧食並貯藏入庫的季節。所以傍晚是人體貯藏一日所納精華,調養腎臟、固本培元的佳期。
戌時(19時至21時)對應心包經,宜安逸保心。戌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是氣血流注心包經的時段。由於心腦血管病和心理疾病皆屬心包經管轄,所以相關疾病患者可借心包經正旺之時,按摩相關經穴以調養。此時宜休閒娛樂,漫步聊天,愉悅身心,避免劇烈運動。
夜晚如冬沉潛膽氣
亥時(21時至23時)對應三焦經,宜調和百脈。此刻宜清靜無為,返觀內視,凝心安神,忌大喜大悲,儘量避免發怒或與人爭吵。亥時在古代亦被稱為“人定”之時,亥時入眠,百脈皆得滋養,可大補元氣,提升免疫力。
子時(23時至1時)對應膽經,宜沉潛膽氣。古人把子時之初的23時界定為新一天的開始,對應冬至,陰氣至極而陽始生。此刻亟需深睡,以養護初生的陽氣。子時膽經當令,在子時前入眠,有利於膽汁代謝順暢,推陳出新。
丑時(1時至3時)對應肝經,宜熟睡保肝。丑時進入熟睡狀態,可讓肝主藏血、醞釀新血等功能充分發揮。如未入睡,肝此時段還在耗能支撐人體活動,就難以完成新陳代謝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