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毛主席誕辰紀念日,很多網友都在網上表達了對他老人家的緬懷之情。
深入瞭解毛主席的事蹟後,你會發自心底地欽佩他。
他年輕時帶著幾百學生赤手空拳俘虜三千軍士;
他壯年時帶著紅軍,上演四渡赤水的軍事神蹟;
他步入老年後,面對兒子毛岸英的犧牲,輕輕地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獻出了那麼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可以說,毛主席生來就具有詩人的浪漫氣質和革命者的樂觀主義精神,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懷念他。
在過去幾十年裡,有很多演員在影視劇中扮演過毛澤東,在眾多主席扮演者中,最出色的兩位演員無疑是古月和唐國強。
其中古月一生演了84次毛澤東,而唐國強扮演主席的次數迄今已有50多次,從出演次數到演技水平再到影響力,兩位演員都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
與此同時,關於兩人飾演毛澤東主席誰更勝一籌的問題,也引發了不少熱議。
那麼古月、唐國強兩人的表演,到底又有怎樣的差別呢?
一、古月的表演
1978年,改革開放後,國內也開始著手拍攝抗戰影視劇,而選擇毛主席的扮演者就成了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當時的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元帥親自出馬把關,拿著放大鏡對著演員照片反覆斟酌,最後從二三十位候選者中選擇了一名演員來出演毛澤東,他就是古月。
古月原名胡詩學,1937年出生的他經歷過真實的抗戰、解放戰爭,而他又是烈士的遺孤,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只有一個姐姐陪伴。
1949年解放時,南下的解放軍把他從桂林孤兒院救了出來,從此部隊成了他的家,他一路成長為了昆明軍區政治部宣傳部文化科的科長。
他經歷過的顛沛流離是真實且殘酷的,也滋養了他後來的表演,這是許多演員窮其一生無法獲得的財富。
在被葉劍英選中之後,他欣喜若狂,還把自己的姓氏拆開,用“古月”當做藝名。
雖然有相貌上相似的優勢,但古月並不滿足於此,他給自己立了一條表演標準:形似要追求極致,神似要儘量靠攏。
為此古月下了不少苦功夫。
在外形容貌上,最開始古月的天庭不夠飽滿,在化妝師的建議下,他拔掉了自己額前的一縷頭髮,愣是達到了和毛主席一樣的髮際線效果。
在生活細節上,他私下苦學主席抽菸的姿勢,一個揮手的姿勢他都練了上百遍,從不吃紅燒肉的他在成為特型演員之後也開始吃主席最愛的紅燒肉。
他反覆模仿主席本人的音容笑貌,多次表演給見過主席本人的人看,稍有不像的地方就加以改正。以至於後來毛主席的女兒李訥見了穿著戲服的他,都直說“太像了”,甚至在離開時突然回頭抱著他失聲痛哭。
1981年,古月在電影《西安事變》中首次出演毛澤東獲得了巨大成功,之後20多年裡,他一直都是毛主席熒幕現象的最佳扮演者。
在具體表演方面,古月的表演風格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親切。
他的長相圓潤,和毛主席的”潤之”兩字暗暗契合,而他在電影裡總是說著一口濃重的湖南口音,給人一種春風化雨的感覺。
在古月的眾多表演中,經典名場面也俯拾皆是。
1989年的《開國大典》裡,古月飾演的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新中國成立了”,他形神兼備做到了紀錄片級別的還原,也拿到了當年的百花獎最佳男主角。
1990年代的《大決戰》三部曲,50多歲的古月無論從年齡還是表演狀態都達到了巔峰,在影片裡他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領袖氣質,用導演丁蔭楠的話說,在攝像機前,古月彷彿就是真正的偉人。如今30年過去了,《大決戰》依然是中國戰爭片無法逾越的高峰。
皮哥當年看這部影片只記住了大場面大格局,前段時間重溫的時候才被古月充滿親和力的表演給震撼住了,影片裡他和其他領袖面對祖國大好山河談笑風生,沒有一點架子,那種親切感撲面而來。
這部電影在天津拍攝時,有大批觀眾圍攏過來,可見他的扮相是受到了老百姓認可的。
古月有個願望,他想演100次毛主席,可惜在2005年,他因心肌梗塞不幸去世,享年68歲,出演主席的次數也永遠地定格在了84次。
從演員角度來說,古月彷彿就是“天選之子”,他童年的經歷,他天生的樣貌,彷彿就是為扮演毛主席準備的,他也把一生的演藝事業奉獻於此,做到了從一而終。
二、唐國強的表演
1982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在四川某地拍攝電影《四渡赤水》,古月飾演處於重要轉折時期的毛澤東,這也是他第一次擔任主演,結髮妻子桂萍也在片中飾演了一名女游擊隊長。
時年30歲的唐國強也參演了影片,飾演“瑞金團”政委盧青松,這個角色和女游擊隊長之間還有著深厚情誼,後來在戰場上犧牲了。
當時唐國強在扮演角色時,雙頰貼上了絡腮鬍,模樣上黝黑、滄桑了不少,和之前《小花》裡的趙永生形象反差很大。
沒人想到,14年後,在電影《長征》劇組裡,唐國強來了次更大的突破,飾演青年時期的毛澤東。
唐國強對《長征》導演翟俊傑立下軍令狀:只要你敢用我,我就能演好。
但外界對這位“奶油小生”還是充滿了疑慮。
一方面,唐國強對觀眾而言太過熟悉,“奶油小生”形象鮮明;另一方面,唐國強的長相和主席並沒有明顯相似之處。
好在唐國強還是用出色的演技,得到了全國觀眾的認可。
從電影《長征》開始,在20多年裡他連續50多次出演毛主席,成為古月之後最成功的主席扮演者。
對比古月注重“親切”特質的表演風格,唐國強的表演也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霸氣。
在唐國強開始出演主席的90年代,毛主席已經逝世20載,他已經上升為一種精神象徵,唐國強也順應時代的變化,沒有一味追求形似,而是抓住了主席的神韻,進行了很多藝術的加工。
一方面他開始了剝離生活化的表演,一方面卻牢牢抓住主席的領袖氣質,將之詮釋到了極致。
在外形上,他雖然也梳了主席的大背頭,但外形的線條更加硬朗。
在臺詞上,他不再模仿毛主席的湖南腔,而是換作了字正腔圓的普通話,更利於傳播。
而從表演來看,他也把自己通過歷史帝王角色積攢的獨特氣質用在了演繹毛主席身上,表演風格明顯區別於古月的生活化表演,格局上,有一種睥睨天下的霸氣。
在電視劇《長征》裡,他擔任導演,他是這麼和攝影說的:“你不要顧忌我像不像毛主席,你先考慮把整個畫面流動起來。一集戲裡面能有五處讓人感到外形挺像就夠了。”
在《開國領袖毛澤東》中拍攝主席看地圖時,唐國強覺得影視劇是流動的藝術,要求劇組把地圖放在地面上,主席可以是蹲著、跪著甚至是拿著放大鏡撅起屁股看地圖,在這個場景下,整個畫面就活起來了。
在《建國大業》中,重慶談判戲份裡,毛主席和蔣介石從樓梯下來,唐國強表演的時候畢恭畢敬地向蔣介石伸出手,這個細節是史料中沒有的,但是他覺得表現了主席的能屈能伸。
後來在毛主席和李濟深談話時,李坦白自己殺過共產黨人,蔡和森就是他殺的。在表演這個細節時,唐國強愣了一下,咳嗽了一下,喉骨做了一個吞嚥動作,然後才不急不緩地說:“我們向前看吧。”他的這些“頓挫”就是正常的藝術化處理,既表現了毛主席痛失摯友的難過,又展現了他的寬大胸懷。
還有閱兵的時候,毛主席從車裡探出頭來,唐國強和導演編劇商量後,在表演時愣了一下,表現出當時毛主席也沒想到有這麼多群眾圍攏過來,之後他才順理成章地說:“希望大家幫忙開啟共和國的大門。”
透過演員經歷、表演方法的對比,我們就能看出古月和唐國強的不同。
古月把毛主席演成了一個真實的人,他可以是真摯的戰友,是慈愛的父親,是幽默的老人,和億萬人民群眾沒有太大區別,古月用照相機般復刻的表演,還原了毛主席親切隨和的一面。
唐國強把毛主席演成了觀眾心裡期待的樣子,他是偉人,是旗幟,是億萬人民愛戴的領袖,唐國強用藝術化的表演精準還原了毛主席遠超常人的英雄氣節。
一個柔,一個剛,一個注重真實還原,一個強調藝術加工,兩人可謂“一體兩面”,從兩個角度詮釋出了毛主席的風采。
如今,古月已經駕鶴西去讓人惋惜,而年過七旬的唐國強表示自己還會繼續演,今後我們還能看到他更多的表演。
而新一批主席扮演者也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中,有英氣十足的谷智鑫,有形神兼備的侯京健,有拿過影帝的劉燁,也有人氣爆棚的李易峰。
時代在前進,相信在這些演員的努力下,毛主席的熒幕形象會愈加富有色彩。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