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裡有一些球隊,你通常只會在“休假期又一次糟糕的運作”中感受他們的存在感。他們很少能打進季後賽,不是有分量交易的參與者,甚至從他們那裡出走的球星都不夠大牌。他們既不能創造成績,也不能充當強隊培養球星的預備隊,他們就是在聯盟裡存在著,用一種“事實躺平”的態度混過春夏秋冬,年復一年,看不到盡頭。
黃蜂就是這樣的球隊,你還記得他們上一次贏得系列賽是什麼時候嗎?
如果你要編輯出一條大新聞,那麼有關黃蜂最熱點的話題,恐怕得往喬老闆的市場運作去靠。這的確是挺尷尬的定位,畢竟森林狼和國王再苦逼,好歹還能在人們舉反例的時候被拉出來批判一番,而黃蜂甚至無法擔當坦克的角色。他們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還不算太弱,你通常不會在“五大坦克”或者“八大棄療”的話題中討論黃蜂,比爛都輪不到他們。
這大概是另一種的惡性迴圈。黃蜂沒有步行者的運營水平,也就駕馭不了“苟在中產”的運營方式——場內場外,苟在中產都最累——黃蜂是聯盟裡有名的,喜歡給“還行但沒那麼好”級別球員大合同的球隊,稍不留神自然是又一個垃圾合同誕生。再配合爛不到底的戰績導致順位高又不夠高,以及一般般的樂透區選秀眼光,黃蜂能混出頭就奇怪了。
然而,黃蜂這兩年轉運了。
2019年夏天,黃蜂沒能留下肯巴·沃克,而是給了羅奇爾一份3年5800萬的合同。以當時的眼光看,黃蜂無疑做了冒險的決定,羅奇爾有兩個問題決定了不適合在他身上投入太多:
他是個高度依賴持球投的後衛,沒有足夠的侵略性資料加成,而他證明自己持球投水平的時間又不夠久,投射稍有下滑,進攻就要崩;
他固然很少失誤,但創造力也明顯不足,不適合當主控,定位尷尬。
結果,羅奇爾非常爭氣的在原有投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20-21賽季,羅奇爾已經是聯盟裡持球投T1檔的後衛了,跳投產量和有效命中率直逼歐文。同時,黃蜂在1號位上打球的又是拉梅洛·鮑爾,羅奇爾的定位問題也解決了大半。跟兩年前截然相反,黃蜂現在給他的這份更貴的4年9700萬的續約合同,看起來也沒多大問題了。
再看看沃克現在的境況......
從這個轉運開始,黃蜂接二連三的迎來捷報:
他們挖掘出了格拉漢姆,用他換來了一個首輪籤;
他們在預期順位第8的情況下抽到了探花籤,之後拉美洛·鮑爾又證明了,黃蜂這枚探花籤的價值等於狀元;
他們用11號籤拿到了布克奈特,而布克奈特的行情一度好到被放在前7順位討論。之後他們用從尼克斯拿到的19號籤選了凱·瓊斯,而這就是黃蜂在選秀大會前中意的人選。
我們好像沒感覺黃蜂做了什麼扭轉乾坤的決定,除了兩次從凱爾特人冒險簽下球員並證明成功之外,黃蜂這兩年在市場上的表現依然缺少亮點,但他們就是悄無聲息的攢了一套面向未來的陣容胚子,包括建隊核心級別的年輕人,以及圍繞在他身邊的,時間線合適的後場搭檔和鋒線。這雖然不意味著黃蜂終於翻身了,但在這支球隊過往的很多年裡,極少見看到他們有現在這樣明確的方向,和可能不錯的上限。
雖然我們並不認為黃蜂已經從“邊緣人”領域完全抽身,但確實有兩件事讓球隊的發展清晰起來。
第一件讓球隊清晰起來的事情是,三球給黃蜂的未來提供了基礎。
沒有這次成功的選秀,不管別的情況發生什麼變化,黃蜂就還是黃蜂。三球不是東契奇,他沒有東契奇的力量底子玩轉近中距離,他也不是特雷·楊,楊的小手一抖絲滑無比,也是最會操控防守者情緒的演技派高手。如果對比的是那兩位,那麼三球新秀賽季的開發能力還是會遜色半檔,三人新秀賽季的回合佔有率與真實命中率對比如下:
東契奇,30.5%,54.5%
特雷·楊,28.4%,53.9%
拉美洛·鮑爾,26.1%,53.9%
但即便東契奇已經是最好的直塞球破夾擊的高後衛,楊已經是最好的擋拆2打2中拿捏拋投or喂餅的小後衛,三球也依然可以被稱為最具奇思妙想的傳球手。他在運球中的單手直塞能力可排聯盟前三,可以根據場上形勢隨時改變出球還是自己攻,他能遊刃有餘的切換上籃、對側底角、找掩護人、找支援射手的位置,我也懷疑他是全聯盟最會給底線偷空切球員喂球的擋拆手之一。
三球覆蓋全場的指揮能力,配合立刻兌現的投籃威脅,讓他成為了下一個潛在的“持球大核心”。這是否暗示了東契奇和楊給球隊帶來的飛躍式成長,有機會在黃蜂身上重現?
我們恐怕不能斷定三球會沿著東契奇和楊的成長曲線快速成熟,後兩者消化球權能力之驚人,放在聯盟歷史上也不多見,而鮑爾看起來更可能處於一個自主進攻和帶動隊友平衡的位置。
我們更不能高估黃蜂的配置基礎,獨行俠雖然沒能完成原始天賦積累,卻有一套即戰力不錯的班底,而老鷹那一套補強組合拳也頗為不易,黃蜂不見得能複製。
但如果標準只是在東部打季後賽,那麼黃蜂在未來2年內,的確有可能去爭一爭,而這個成果之於黃蜂就很不容易。
讓黃蜂變清晰的第二件事情是,他們多前鋒的小球風格。
這麼講似乎很諷刺,因為黃蜂打小球到底是出於方向考慮,還是被逼無奈,本就怎麼說都可。
黃蜂這些年最頭疼的事情大概就是沒有好中鋒,P.J.華盛頓+布里奇斯雙塔固然提升了空間,加快了輪轉速度,但內線高度全無,全靠拼侵略性和輪轉速度去防守的結果,必然是遇到重錘被爆成渣。黃蜂與步行者的附加賽,籃下被打穿的慘狀還歷歷在目,轉過頭步行者籃下就被奇才捅傳,然後奇才籃下又被76人碾成粉,你可以想象一下黃蜂的內線防守所處的食物鏈位置。
結果,黃蜂今年休假期的補強令人非常意外,他們只是從活塞領了普拉姆利回來,而不是更高級別的中鋒。普拉姆利的水平大約是一個合格的替補中鋒,這跟黃蜂以前的澤勒有點相似,普拉姆利比澤勒強一點,但打專職首發中鋒在整個聯盟就處於下游,何況黃蜂還沒有夠水準的替補中鋒。黃蜂很快會發現,他們中鋒位置上的木板依然不夠長,多前鋒小球打法仍然是球隊需要依仗的內容。
但黃蜂並非不知道自己中鋒位置不夠強,他們在普拉姆利之外另有想法。黃蜂之前手裡就有麥克丹尼爾斯、凱里、理查德斯這些年輕內線,今年又選到了凱·瓊斯和TJ索爾,頗有點養蠱味道——囤了一堆即戰力水平不夠的內線,看看誰能打出來。
會不會誰都打不出來?
很有可能......
並且,從黃蜂把未來選秀權提前變現來選凱·瓊斯的行為看,他們認為更可能兌現的天賦,還是需要順位支援,其他人恐怕是有當沒有養著拼臉的。
從瓊斯的夏季聯賽的表現,以及大學的資料看,黃蜂這位被寄以厚望的內線,恐怕也很難立刻幫上忙——我已經能想象出瓊斯一場比賽3次整活而不入的畫面了。
但瓊斯有很多潛力是黃蜂看中的,這包括:
他看起來很像是小球時代需要的那種機動性防守者,體型與運動能力結合出色;
他能空接,衝搶前板,有一些持球突破和處理球能力。
他也有開發射程的潛力,大學期間有一些三分投射,投籃姿勢尚可。
如果瓊斯能打出來,那麼他的確是黃蜂小球陣容需要的人才儲備,在4號位上提供活力、射程、機動護筐,甚至在一些時段頂上5號位,去換防破擋拆、處理4打3和策應。
但這不會立刻發生,黃蜂幾乎不可能指望瓊斯在新秀賽季做出貢獻,他的對抗水平在4號位上都不見得夠用,投射能力也只是“有可能練到合格水平”而不是“已經合格的水平”。他的一點持球能力到底是優點還是成為整活的起點,這都不好進,光是想一想我都氣抖冷。瓊斯要練的東西很多,他是個好胚子,但不是即戰力。
黃蜂很快就會發現,他們內線的問題遠沒有解決,普拉姆利之外,養蠱的幾位大機率誰上都夠嗆,而瓊斯恐怕還得先在發展聯盟揮汗如雨,P.J.華盛頓+布里奇斯雙塔依然會是黃蜂的小球內線解法。
所以,黃蜂真的變好了嗎?
注意,我說的是“清晰”,而不是“好 ”——黃蜂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他們的方向就是圍繞鮑爾身邊搭配一堆能防守、能衝鋒、能投籃的2~4號位體型的球員,這既能把鮑爾的想象力變成得分,也能配合著鮑爾的身高和不錯的防守判斷力,發展出具有侵略性的小球風格,這個方向是能看到的。
不只是凱·瓊斯符合這個方向,黃蜂的鋒線儲備也符合這個要求。黃蜂手裡已經有4個合格輪換以上級別的前鋒——海沃德、布里奇斯、P.J.華盛頓、烏佈雷,這4個人擺出來加一個鮑爾,就是不錯的換防與空間兼顧小球組合。當然,這需要一些前提條件:
布里奇斯和PJ華盛頓的三分穩中有升。兩人分別投出了每36分鐘4.4次和4.5次三分出手,配40%和38.6%三分命中率的表現。這是及格的鋒線投射水平,但若想讓對手懼怕,還需再有進步;
烏佈雷的投射表現更接近19-20賽季,而不是20-21賽季。
黃蜂當然希望科迪·馬丁和依旺杜加入他們的小球鋒線池,但需要他們投射有大幅進步才行,跟這倆比,雷子算百步穿楊。
另外,沒有留蒙克和格拉漢姆,也一定程度的反映出黃蜂的籃球觀。他們不會喜歡蒙克的防守,格拉漢姆如果只拿低廉的薪水,會成為銜接段很好的火力補充,但格拉漢姆打出了身價,黃蜂把他換成了資產儲備。
除了新補充的老將伊斯梅爾·史密斯和羅奇爾,黃蜂就沒有後場身高的球員了,而羅奇爾在全力防守時並不差,史密斯也是搶斷高手。除了純中鋒,黃蜂幾乎個個可以靠體型或者運動能力盜球,他們的理念是什麼,恐怕也不需要再強調了。
所以我說,黃蜂的方向很清晰,他們在拉梅洛·鮑爾周圍佈置了一套高機動性、強侵略性、也有一定投射能力的小球陣容,這個方向很現代化。方向清晰當然不代表一定能成功,也不難想象,黃蜂在新賽季很可能又一次成為籃板渣渣球隊,且由於過渡的侵略性導致籃下漏人被打穿。但黃蜂還是值得朝小球方向努力試一試,在這個聯盟裡,湊出一套好用的小球陣容並不容易,弄個傳統大中鋒,走回更穩健的老路卻並不難,真的想得到,總能找個能湊合用的。
最後說一說布克奈特。
布克奈特的赤腳身高只有1.92米,雖然有不錯的臂展,但整體來說還是比較明顯的得分後衛體型。他的對抗也不夠,目前的對位彈性恐怕有限,他會比蒙克和格拉漢姆的防守上限高,跟鮑爾搭檔後場沒問題,但鮑爾和羅奇爾佔據了兩個先發位置,再加一個布克奈特就不合適了。黃蜂也不能有三個超級第六人,這也決定了蒙克和格拉漢姆必須走人。
理論上,布克奈特在黃蜂現有人員配置下,既不能算作鋒線群一員,也不能跟他們後場兩個主攻手長期一塊使用。
那麼,布克奈特之於黃蜂的意義是什麼呢?
長遠的時間線上,不能只有鮑爾一個開發者,黃蜂隊內年輕人以拼圖球員居多,鮑爾之外的兩個主要開發者,海沃德的年齡趕不上球隊的未來,羅奇爾的上限基本到頭。布克奈特是個潛在的超級得分手,他有良好的高難度開發進攻能力,突破和持球投兼具,擁有非常漂亮的切入終結手段。這種有無球兼備的純得分手,跟鮑爾這樣統攬全域性的指揮官,基本可以覆蓋黃蜂的進攻發起。
後場配了兩杆槍,身邊再圍繞一票前鋒,養一個多面手小球內線,恩......
黃蜂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他們的內線整體依然偏弱,他們的小球打法還需要更可靠的防守核心,他們要擔憂布克奈特的傷病隱患,海沃德的出勤,等等。
更重要的是,黃蜂要證明這兩年的翻身跡象並不全部來自運氣,管理層要為球隊把好方向而不是添亂。他們不太可能從自由市場上獲得頂級的天賦,事實上,他們的薪資狀況在2023年前都拒絕了這種可能——這或許是好事,能夠避免黃蜂在未完成天賦積累之前,又在自由市場上給一些“還行又不夠好”的球員溢價合同——這也意味著黃蜂近期的提升,要看自己的年輕人成長如何了。
不管怎樣,黃蜂走在了一條比較清晰的道路上,有建隊核心,以及圍繞在他周圍的團隊框架,這比過去那些年上限就不高,下限又低不到沒節操的尷尬局面好得多了。在“又添了一份溢價合同”和“又為爭冠組貢獻一員前鋒”之外,黃蜂也終於有了吸引輿論目光的理由,珍惜這不易的局面,以此為起點,做出些成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