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裡,而父母偏偏要做這件最難的事。
在和孩子的日常相處中,父母是否有這樣的時刻:
苦口婆心說了特別多,但根本不起作用;
孩子特別固執,每次溝通都變成“自說自話”;
說不過三句話,孩子就跑進房間......
次數多了,父母也會形成這樣的想法:“我那孩子,天生就不如別的孩子懂事。不知道講了多少道理,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但你想過為什麼和孩子的“交流”總是失敗嗎?
01
第一,不會溝通,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什麼是真正的溝通”。
在溝通法則中,有一個“55387定律”:
人際溝通55%取決於態度、肢體語言;38%由語氣、語調決定的;只有7%來自我們說話的內容。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更多注重內容上的溝通,帶著“我要你聽我的”的想法交流,而忽略了那93%的情緒層面的溝通,這樣就出現了“無效溝通”。
如果只顧自己的感受,這其實是在堵住孩子的耳朵或讓他們閉嘴,最後就會演變成“說教”。
人和人的溝通是有訴求的,大到一句話、小到一個眼神,背後傳遞的資訊往往是:我需要“被看見”、“被理解”、“被懂得”、“被關心”……
第二,父母總是帶著情緒說話。
可能來自社會和本身生活的壓力,父母的情緒也在日積月累中積攢著,加上父母過於心急,想要快速解決孩子的問題,這樣就導致了一件小事也可能成為爆發爭吵的導火索。
比如,孩子提什麼要求,當父母不想滿足時,可能父母隨意的一句“拒絕”,或者情緒不悅,都會讓孩子覺得很“受傷”。
因為孩子的感受力特別強,父母的情緒變化、一言一行,他都能敏銳地捕捉到。這樣的環境下,孩子身心都覺得有壓力,再也不想溝通了。
02
為什麼情緒“上頭”時,很難溝通?
在綜藝《再見愛人》裡,王秋雨因遞手機的事情上升到朱雅瓊撒謊,並在隨後的溝通中因太生氣而多次要求她“閉嘴”。
雙方大傷和氣但絲毫沒有解決問題,生活裡這樣的“無效溝通”並不少見。
在人的大腦裡,有一塊區域叫做前額葉皮質,這塊皮質層主要負責專注,計劃,衝動和情緒控制,換位思考,判斷和洞察力。
神經科學家認為,成長中的孩子前額葉皮層還在發育中,但神經元卻比成人更多,孩子們充滿創意,同時也很浮躁、情緒化、容易犯錯,做事也比較衝動魯莽。
當成人生氣、有壓力時,大腦前額葉活躍度也會下降,變得不活躍,無法繼續進行思考和控制情緒,看上去就像是智商急速下降一樣。
所以在情緒“上頭”時,父母沒辦法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
在和孩子、伴侶溝通時,你有過這些表現嗎?
1.過度發散
當在和孩子溝通時,可能從一件小事情上升到其他事情,小到一雙襪子隨手亂扔,大到人生未來,這樣過度發散的溝通方式,只會讓溝通變得更加困難。
2.批評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會用批評性的語言代替正常溝通。
比如爭吵時,常常用“這都是你的錯”、“這件事,我早就提醒過你”、“你這孩子,怎麼每次都這樣”溝通。
3.質疑(不信任)
很多父母總質疑孩子做不好這件事,想幫孩子解決問題,當孩子沒完成時,總是更加不信任孩子。
發生矛盾和吵架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現上面的3種“無效溝通”。
明白總是無效溝通的原因後,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有效溝通。
從理論角度,溝通具有三個核心要素:人與人之間、溝通刺激和溝通回應。
有效溝通就是在溝透過程中,圍繞溝通目的彼此雙方都既“說得清楚”又“聽得明白”。
03
那怎麼和孩子溝通才是對的?
書籍《非暴力溝通》的作者這樣說過:語言是窗戶,否則是牆。
書中指出:
非暴力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
當你和孩子的交流出現問題時,試著停下來,覺察到你和孩子之間存在的問題,再使用“觀察、感受、表達、詢問”的方式,找到你和孩子最佳的溝通方式。
其實,溝通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對方聽得懂、聽得進、達成共識,並順利地解決目前的問題,而非產生對抗和不舒服的情緒。
在溝通中,父母需要不斷練習,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和溝通是否存在問題,然後更好地調整自己,儘量做到平和、尊重、平等地溝通。
記住這3點:
1.學會用愛的語言溝通
2.多去肯定接納孩子
3.情緒無法控制時,先自己“冷靜”一下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決定孩子和世界的關係;孩子和世界的關係,決定他們和自己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