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評選出一位三國時期軍事能力最強的將領,大家可能觀點不同,畢竟大家勢力各異、兵力不同。可是,要選出一位三國時期成就最高的詩文全才,那麼答案只有一個——曹操之子曹植。
謝靈運稱讚曹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李白認為“曹植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駕”。曹植能獲得後世文人如此高的評價,與他的王侯身份無關,而是他在詩文上的造詣使人折服。
曹植才華橫溢,個性也是灑脫不羈,深受曹操的喜愛,但他也遭到了哥哥曹丕的猜忌。曹丕稱帝后,便有意除掉曹植、以絕後患,卻被他們的母親阻止。
於是,曹丕命曹植在時限內作詩,不然便殺掉他。其中一首以兄弟為題,但不許提及“兄弟”,於是曹植便寫下了“七步詩”,曹丕於心不忍,便放過曹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這樣七步詩之外,還有一首。另一首詩則是以兩牛打架為題,但不許出現“牛”字,曹植本是脫口而出,結果卻流傳千古,成為經典之作。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故事。
年少才情蓋世,遭到哥哥猜忌
曹植是曹操與卞夫人的第三個兒子,其餘三人分別是曹丕、曹彰、曹熊。在曹操的兒子中,曹植與曹衝無疑是最聰慧的兩人,但曹衝12歲就因病去世,一生愛惜人才的曹操更加地重視和喜愛曹植。
曹植十幾歲時,他就已經閱讀學習了十幾萬字的詩、論及辭賦,十分擅長寫文章。曹操有次拿過曹植的文章看了又看,文章不但條理清晰,而且辭藻優美。
曹操不太相信是十幾歲的曹植所寫,就問他:“這是你請別人代寫的嗎?”曹植恭敬地回答:“出口便是論文,下筆便是文章,只要您當面測試我就知道文章真偽,我又怎敢請人代寫?”
經過驗證的確如此,曹操便信服了,對曹植的才華讚賞有加。同時,曹植性格直爽單純,沒有官宦子弟那種盛氣凌人的樣子,對衣食住行也沒有過高的要求。
每次曹操詢問他一些問題時,曹植不假思索便能回答,曹操因此越來越欣賞他。征討孫權時,曹操令曹植留守鄴城,並以自己年輕時的經歷告誡他,要多鍛鍊自己的政治才能。
頗有要曹植繼承大業的意思,而這也讓另一位王位競爭者曹丕頗為擔心!其實,從這是開始,曹植與曹丕之間就有了“儲位之爭”,但是曹植對此表現得心不在焉。
他的心裡好像只有文學和酒,對權力沒什麼興趣,曹操也逐漸察覺到曹植不是最佳的繼承人,特別是曹植後來的幾次過錯,使得曹操更加堅定了傳位給曹丕的想法。
一次酒後,曹植大醉,竟然違背曹操規定,“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曹操十分惱怒,懲罰了曹植。還有一次,曹仁被關羽圍困時,曹植接受曹操命令前去支援。
結果曹植喝得伶仃大醉、動彈不得,此後曹操便收回命令,不再重用曹植。儘管在曹操心中,曹丕已經坐穩了繼承人的身份,但是曹植的名聲還是很不錯的,曹操手下仍有許多人對他親近,讓曹丕愈發猜忌自己的弟弟。
曹丕殺害兄弟,母親為曹植求情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去世,曹丕繼承了王位,並將曹操去世的訊息告知了自己的兄弟們。曹彰得知訊息,也不打招呼就帶著軍隊趕往洛陽,曹丕聽說後很驚慌,擔心曹彰不服,要來攻打自己。
好在賈逵挺身而出,先行出城去迎接曹彰,並詢問他的來意。賈逵先是表明了曹丕是繼承王位、是眾望所歸,之後,便跟隨曹彰來到曹丕處。
在得知了曹彰只是為了奔喪和上交兵馬大權後,兄弟兩人抱頭痛哭。送走了曹彰後,曹丕心頭大患便只剩下弟弟曹植和曹熊了,只因他們兄弟幾人都是卞氏所生,對曹丕的威脅自然是最大的。
正在曹丕找不到好的理由時,華歆前來上奏,“臨淄侯曹植、蕭懷侯曹熊都沒有來奔喪,理當問罪。曹丕當即派出兩個使者去找曹植和曹熊,派往曹熊處的使者彙報說,曹熊因為害怕曹丕怪罪、自殺了。
派往曹植處的使者卻說,曹植與門客正在喝酒,說話傲慢無禮,不但誣陷曹丕王位來得不道義,還把使者打了一頓。曹丕十分惱怒,派許褚把曹植和那兩個門客綁到了跟前。
他先是下令殺了門客,正在想怎麼處置曹植的時候,侍從傳來訊息,說是母親卞氏叫曹丕相見。卞氏見到曹丕後,哭著求他放過曹植,說他只是“嗜酒疏狂”,曹丕不敢違背母親,便一口答應了下來。
七步成詩,出口成章
曹丕回到曹植面前,看著自己的弟弟連連嘆息,如今“不殺也不是,殺也不是。”一旁的華歆低聲給曹丕出了個主意:“以才試之,若不能,即殺之。”
曹丕大喜,於是找來了曹植並對著他說,“我和你雖然是兄弟,但是名義上仍是君臣,你怎麼能如此無禮?父親之前常常誇獎你文章寫得好,我現在就令你在七步之內寫一首詩,寫成就可免去一死。”
曹植這時也是醒酒了,說話也恭敬了起來,“請您出題。”曹丕想了想,正巧看到宮殿裡一幅畫,上面畫著兩頭牛,在土牆周圍相鬥,一牛墜井而死。
他就讓曹植以此為題,但是不許有“牛”字。曹植於是開始踱步,剛滿七步。就吟出:“兩肉齊道行,頭上帶凹骨。相遇塊山下,相起相搪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氣不洩畢。”
曹丕十分驚訝,同時也對自己弟弟的才華有了敬佩之意,於是又讓他再做一首詩,要在七步以內“應聲作詩”。曹植詢問什麼題目,曹丕未曾多想,便說,“以你我兄弟為題,但是不允許出現兄弟二字。”
曹植脫口便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中一個版本)曹丕聽後,想到與曹植的兄弟之情,不禁潸然淚下,於是便放走了他。
此後,曹植便遠離了政治鬥爭,專心於文學創作和玩樂休閒,而曹丕也自立為帝,將魏國治理得井井有條。
總的來說,曹丕本想要藉著七步成詩為難曹植,卻沒想到曹植文思敏捷,寫出了無“牛”字但描寫“二牛相爭”的詩。
只是,這一首詩相比於“煮豆燃豆萁”卻稍有遜色,前者雖然有名卻不為大眾所知,後者卻流傳千古、人盡皆知。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