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小米有什麼東西一出現就是巔峰,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就是充電寶,想當年小米充電寶一上市就秒殺了市場上幾乎所有的品牌,憑藉極致的價效比瞬間就改變了整個行業的格局。而其實還有一個產品也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小米米家電磁爐,並且小米電磁爐相較於其他牌子起步更晚,2017年才上市,至今足足四年了都沒什麼變化,只進行了小改款,但是提到電磁爐大家想到的依然是它。
而四年間它也沒讓人失望過,盡職盡責地完成了一日三餐的主力,不得不說質量槓槓滴!直到今年它才迎來了它的第一次大升級——米家超薄電磁爐。最近正好剛換了房子,煤氣還沒通,也就入手一個看看它是否還能帶給我們一些驚喜。
米家超薄電磁爐正如其名,最大的變化就是更薄了,而且不是薄一點點,而是由原來70毫米變成了23毫米,曾經科技感的米家電磁爐對比之下瞬間變成小可愛,反觀米家超薄電磁爐卻襯托得科技感滿滿。
這次米家超薄電磁爐整體採用長方形的造型,火力區域與前款差別不大,並且仍然採用黑晶面板。個人覺得面板技術方面已經非常成熟了,透過這幾年的使用也的確印證了它的說法,防滑耐磨容易清理,即使用了這麼多年,老電磁爐簡單清理一下依然能光潔如新。
操控區則從側面移到了正面,OLED螢幕尺寸也有所提升,旋鈕旁邊也增加NFC感應區域和定時與切換按鈕。帶來的最大的優勢就是火力調節更加直觀,在使用右下角的防滑旋鈕調整火力時,不用彎腰就可以看到模式切換。當然,更薄更直觀的代價是電磁爐的面積有些許增大,但是加上它超薄的厚度反而看起來更加美觀。
火力方面可以提供煎炸、炒菜、糖粥、蒸煮、火鍋五個常用檔位,也可以使用手動擋,可以做到99檔火力微調,最高2100W最低100W。調節旋鈕的阻尼適中還可以根據旋轉的快慢切換調整檔位的速度,手感還是不錯的。
NFC的加入相信主要是因為現在大部分人每天幾乎都只會做幾道菜來回迴圈和切換,很少人願意嘗試新的菜品,懶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在於不會做,我們用手機觸碰了它的NFC以後就可以看到選單,看好想做的菜品裡面就會有詳細的材料名單和製作過程。
當然,單純的圖文說明這麼簡單的操作肯定不是小米的調性,透過選單可以直接啟動電磁爐,點選開始以後顯示屏會提示每個步驟所需要做的事情,根據上面的小螢幕就能知道應該做什麼,加之會自動控制火力和時間,大大降低了做菜的難度,再也不怕味道不正宗或者火力控制不好了,不用學習廚藝就能做出可口的飯菜。
第一次下廚比不了飯店的大廚師,但是最少避免了常見的新手因為火候和時間控制不好,導致的糊鍋問題,能做出這樣的油燜大蝦相信是很多沒下過廚房的小夥伴初次體驗的能做到最好結果了吧,而這一切其實都是電磁爐的功勞。
另外這次同時還入手了知吾煮的方形涮烤鍋,同為小米生態鏈的產品,兩者感覺還是超級搭的,放上去毫無違和感。這種涮烤一體鍋也是最近剛剛興起的物件,正如其名,它內建了2個鍋體,一個是比較深的涮鍋,一個是比較淺的烤盤,兩者可以分開使用,不用時也可以摞到一起,節省空間。
鍋體拿在手裡沉甸甸的,手感很好,鍋壁達到了2.8mm,透過一塊鋼板壓鑄製成,能讓導熱更加均勻,烤盤的兩邊提供了一對可拆卸的矽膠把手,可以防滑又能防燙傷,清洗的時候也可以拆下來,涮鍋則是內建了一體的防燙把手。方鍋尺寸達到了377*282mm,烤盤尺寸是340*282,足夠3~5口之家使用了。
上層的烤盤我們平時可以沒事烤個肉啥的,現在在外面隨隨便便吃一頓也要大幾百,這回直接自己在家做也很方便了,90度的鍋壁讓出了更多的烤制空間,整個烤盤面積很足,四五個人一起烤也沒問題。最重要的是材料也更放心,選最好的肉也花不了幾個錢,吃兩頓鍋和電磁爐的費用就都省出來了,平時給孩子烤個牛排啥的也能用。
下層的涮鍋我用得就更多了,這到了秋天大東北已經接近10度左右了,加之一場秋雨一場涼,回家熱熱乎乎地吃點涮鍋火鍋別提多舒服了,回家插上電燒上水隨便弄點菜就是一鍋,既方便又實惠,收納也方便,一個小飯桌就能解決。加上防過熱、防乾燒保護等等措施,也能讓馬大哈們避免危險。
另外兩個鍋裡面都有不粘塗層,在涮烤的時候不會粘鍋,在清洗的時候就更方便了,只需要用抹布一擦就可以,對於我們這種懶人來說還是非常好用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鋼絲球一類的硬質物體去刮擦,以免破壞塗層。
這樣的一個組合可以說不僅僅提升了廚房的顏值,重要的是實用性非常強,超高顏值,小巧且便於收納,無論是家裡作為燃氣的補充熱源還是租房子作為主要的烹飪裝置都很合適,總共不超千元價效比也是滿滿,還能給不會做飯的年輕人詳細的烹飪輔導,家中常備一套還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