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甄雪燕 北京中醫藥大學 副教授
早期,古人進屋後一般都席地而坐,講究的人家會在地上鋪上坐墊,久而久之便出現了“筵席”。
因為席地而坐,所以進門後人們會把鞋子脫在門外,以免踩髒席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吐痰就要走到戶外,十分麻煩。為了更方便接盛痰液,唾壺便應運而生了。
唾壺的形狀
唾壺的形狀一般是敞口或盤口,寬緣,短頸,圓腹。這種盤口、細頸的形狀能夠有效防止漱口水濺到外面,同時減少汙穢氣味的擴散,非常實用。
唾壺也是古人身份地位的象徵
不同身份所用唾壺的材質有所不同,從玉製、漆木、青銅、陶瓷、瓦制、水晶,到各類金屬,種類多樣。
古代唾壺也分等級制度
老百姓日常使用以陶瓷為主,帝王和貴族則以金、銀和玉器為主。
雖然是用於盛放汙穢之物,但帝王使用的唾壺也必須是金雕玉砌,華麗而威嚴。如乾隆皇帝使用的唾壺,不僅有蓋子,蓋頂還有金龍裝飾,中間部分還鑲嵌著珠寶,顯示了古代不同身份地位在器物使用上森嚴的等級制度。
孫思邈提倡“常習不唾地”
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一直重視禮儀制度,從禮儀道德的角度來約束人們的行為,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客觀上也促進了環境衛生的發展。
唐代“藥王”孫思邈曾寫過一首名為《保生銘》的詩,其中有一句是“每去鼻中毛,常習不唾地”,提出不能隨地吐痰,維護環境衛生。
宋代周守忠的《養生類纂》中指出:“積水沉之可生病,溝渠通浚,屋宇清潔無穢氣,不生瘟疫病。”古人很早便形成居家環境乾淨衛生、室內不能有汙穢之物的認識,並且認為居處環境的衛生對身體健康有著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