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新iPhone發售的日子,我的機器也在首發到手了。
本文主要測試關於iPhone 13系列的特性變化,以及在配件選擇方面有什麼值得注意的。
尤其是13 Pro系列峰值功率來到了26W左右,且出現了設計上的失誤,導致MagSafe Duo以及諸多第三方磁吸移動電源出現了不相容的情況...
先來聊兩句機器,今年的遠峰藍可能是最火的一個顏色。本來我也是打算買銀色的,但架不住這個很別緻的藍色。
優雅中帶著改高階,沉穩裡還有一點調皮。
相比去年的海藍色,遠峰藍要淡了很多。
這次13 Pro和Pro Max沒有了效能差距,終於可以讓我圓夢一次買到小尺寸的Pro了。從Xs系列開始,我就一直是Max版本,對這個重量深惡痛絕,拿時間久了腱鞘炎都要犯了...
下面我們開始進入正題~
有線充電功率
今年13 Pro系列,峰值功率來到了26W左右,當然依然是PD協議。
但注意我說的是峰值功率,也就是充電功率的上限,去年12 Pro上限在23W左右。在快速回電階段,大部分時間還是20W左右。
充電器的選擇上,如果你追求完美,那麼就買30W。20W充電器,依然是iPhone 13全系列最優選,畢竟價格會便宜一些。相關的20W/30W全程充電曲線差異還在測試,過幾天的配件指南里會放出。
手機殼
這次我提前買了四個殼子,分工明確,各有所長。兼顧MagSafe的官方透明/皮殼,防摔的決色,還有非常輕薄的PITAKA凱夫拉。但是PITAKA的殼子我下成Pro Max了,下午拆的時候才發現,留著下次再曬吧。
防摔殼
以往每年的新iPhone,我都會提前買一個OtterBox。但是美國人做的保護殼,都屬於相對厚重的,畢竟美國人手大,不太Care這個。而且OB系列裡的炫彩幾何,顏色也越來越單調,所以我就只在官網下了一個Aneu,但是缺貨要等到下個月了。
決色 SHIELD防摔小彩殼
這次防摔殼我只選了決色的SHIELD,顏色選的極光系列。
決色應該是近兩年勢頭很猛的配件廠商,除了蘋果,還適配了小米、華為等機型,這在防摔殼品牌裡是不多見的。
SHIELD是決色產品線裡的主打系列,在兼顧防摔的同時又不會過於厚重。而且這個極光系列的顏色也很好看,在不同光線下會有著漸變效果。
其實殼類產品,已經過了單純功能性的時代,消費者更多的訴求是要兼顧美觀和個性。極光配色我選得還可以,真機到手後也和遠峰藍非常搭。
多結構一體化設計,邊框是合金吸能框架、四角做了防撞氣囊。氣囊凸起程度不高,比UAG那種直男式邊角好看多了。
透明背板,也更能體現遠峰藍的質感。
雖然是多結構內在,但整體厚度控制的不錯,戴上之後並不會感覺笨重。側面的靜音按鍵開孔很大,方便撥動,這點比蘋果官方殼做的要好。
今年13 Pro系列的攝像頭做的很大,SHIELD在這個區域做了單獨的保護處理。殼框高出攝像頭0.6mm,跌落時候不會直接對攝像頭造成正面碰撞。
正面邊框略高出螢幕,在落地的時候可以有效緩衝衝擊力。
蘋果 皮殼
今年皮殼新配色裡,最喜歡的就是這個金褐色了。和去年的花菱草同屬黃色系,但顏色不會那麼鮮亮。
攝像頭位置也做了保護圈處理,畢竟阿果的攝像頭也越來越大了。
和花菱草對比一下,目測內襯、植絨、按鍵處理都沒有什麼變化,當然也支援MagSafe。
所以皮殼一個月必脫皮的特性,想必也被繼承下來了。
皮殼的按鍵,因為加了矽膠襯墊所以按起來非常舒服,這點完全可以吊打透明殼和矽膠殼。
至於我為什麼不買矽膠了呢,夏天出手汗粘手,冬天冰手且粘毛。矽膠的唯一優勢,我覺得就是色彩更加的鮮明。
蘋果 透明殼
這是目前市面上,工藝最好的透明殼。嚴謹的話可以加一個限定,支援MagSafe的、最好的透明殼,因為畢竟還有PowerSupport嘛。
當然賣399元的透明殼,屬實不便宜,工藝自然要做到頂尖。今年要注意一下,13和13Pro的殼子不再通用,千萬別買錯了。
這個殼子並不是純硬殼,而是TPU+PC,和PowerSupport做法是不同的。簡單說就是彈性橡膠邊框+塑膠背板。
蘋果工藝的優勢,是近乎完美的把這兩種材料融合在了一起,所以我說這是最好的透明殼。
底部依然不封邊,畢竟要考慮到塑膠殼的拆裝問題,封邊的話就太難拆了。這張圖拍完才發現,原來遠峰藍的邊框這麼好看。
蘋果這個透明殼的缺點,就是逢摔必裂。下圖是我12 Pro Max用的殼子,可以看到底部邊角都有裂痕,所以這殼子我每年都要買三四個。
發黃的話,可能這兩代工藝處理比剛適配XR時候優化了,發黃問題減緩很多。
下圖大的是我用了三個月的吧,右邊是新的,幾乎沒什麼發黃的現象。
MagSafe 磁吸充電的選擇變化
功率
先來說功率,MagSafe沒有任何變化,13 Pro上依然是充電器端18W左右。
排除掉損耗,機內15W符合蘋果標定。但是充電器的選擇上,協議握手依然拉胯,經常會觸發不了最大功率,詳細的等配件指南再聊。
MagSafe Duo,搭配Apple Watch一起充電,也還是21W-22W的樣子,和12系列保持了一致。
13 Pro不相容MagSafe Duo
但是,可能是13 Pro的設計師和MagSafe Duo設計師有仇,攝像頭居然會卡住充電底座。
增大的攝像頭,會直接卡在MagSafe Duo的邊緣,造成翹起。
戴官方皮殼的話,攝像頭保護圈就會卡在這裡,翹起更高。如果是一些第三方更凸起的保護圈,那麼翹起的角度會更高。
難以置信,這是蘋果能做出來的事情...我發現這個問題後,滿臉都是黑人問號。
還好充電功能不影響,實測功率也沒什麼問題。
戴殼充電也正常。
但是,翹起的角度導致了手機和底座不能平整的貼合,會出現吸附不牢、定位不準的問題。
以往我每天睡覺前,直接把手機放在這個底座上就行,整個過程完全可以盲操。但換了13 Pro,就經常要對下位置,非常不方便。13 Pro Max尺寸更大,應該沒這個困擾。
過大的攝像頭造成卡位,直接導致一大批第三方磁吸移動電源不能完美貼合,比如Anker。
所以13 Pro選擇第三方此類產品時候,一定要問清楚是否針對13 Pro做了最佳化,不然就會像Anker這樣高出攝像頭。
側面看一下,凸起的角度還是蠻多的,因為Anker這個本身也比較大。充電正常,但磁吸能力下降,對於主打磁吸的移動電源會是致命缺陷。
蘋果自己的MagSafe電池沒有問題,畢竟才推出沒多久,當時應該就是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磁吸卡包也沒有問題。
第三方貝爾金的雙項MagSafe充電器也沒問題,畢竟貝爾金和蘋果關係很近,他們家的磁吸電源也可以完美適配13 Pro。
之前沒聊過這個,簡單說一下。這應該是目前市面上,雙項MagSafe立式充電器裡最優的選擇。
Apple Watch和iPhone可以一起充電,造型也十分極簡,很有蘋果的風格。桌面和床頭都適用,立起的角度剛好,來訊息了直接掃一眼,Face ID就會自動解鎖,很方便。
你也可以選擇橫置,MagSafe的磁力非常足。
平時看個影片什麼的,支援橫置也更舒服。
貼膜
每年新iPhone釋出,我都會提前買1-2張膜來臨時用用。
因為第一批首發的貼膜產品,存在開模誤差、工藝問題的機率很大。我一般每年都會找朋友買一張hoda,中文名叫好貼。
hoda的渠道很多,大家自行查詢就行。今年額外買了張邦克仕,其實摩米士、邦克仕之類的貼膜,基本沒什麼差別,隨便用用就好,價效比再高一些可以買閃魔。動輒上百的貼膜,實在是沒有什麼大的必要。
hoda好像從去年加了一個溼紙巾,前幾年都是隻給一個擦拭布。
今年首發的膜還可以,模具尺寸很準。
放兩張細節圖看一下,13系列的揚聲器開孔變化,所以膜自然也把開槽做到了頂端。
邊緣也基本完美,今年的品控要比去年好一些。這幾年我用下來,摩米士邦克仕之類的基本是一個貨色,閃魔會再便宜一些,但疏油層稍差。
相比之下,hoda算是價格、塗層、品控相對較好的選擇。對了,這個膜是0.33的,大家日常用這個厚度就行。再薄或者0.1那些,太不實用,非常不經造,隨便鑰匙碰一下就能碎掉。
總結
快速上手,從早上拿到機器就在測試相關的配件變化。可能資料不是非常豐富,後續詳細的測試我也會在一年一度的iPhone 配件指南里放出。
提煉一下選購配件要點變化:
1:13 Pro 和12 Pro系列,殼膜均不通用,13 Pro和13的保護殼也不通用。
2:13 Pro系列,PD有線充電功率,峰值提升至26W左右。但這是峰值,在快速回電結算,大部分時間還是20W左右。
充電器的選擇看個人,追求完美極致就選30W,反之20W即可。
3:13 Pro的攝像頭會卡MagSafe Duo雙項充電器,第三方磁吸移動電源,除貝爾金外絕大部分都會卡,Pro Max沒問題。
4:13 Pro,與蘋果MagSafe電池、磁吸卡包、貝爾金MagSafe充電器相容性沒有問題。
5:MagSafe、MagSafe Duo,13 Pro上功率保持一樣,沒有任何變化。
更多詳細測試,這幾天會放出「iPhone 13系列配件選購指南」。
OK,基本就是這樣了。
拜了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