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海軍仍然給人一種正在高速擴軍的印象,但實際上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到現在中國海軍的主力艦建造工作稍有放緩,就是說沒有再下水很多新艦而已有的建造工程仍高速推進。
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海軍要將部分資源投入到低等級勤務艦的建造上。
也就是056型護衛艦,該級艦儘管因為排水量小,船電裝置、武器配置都不是針對艦隊海戰的需求設計因此並不怎麼引人注目,但實際上056型是解放軍非常重要的一型裝備,用於填補大量低烈度作戰任務的需求。
比如說護航、掃雷、偵察監視等任務,那樣的作戰任務佔到了一支海軍作戰任務的80%以上,隔壁美國倒沒這個需求,因為他們可以將這些任務交給僕從國海軍執行,但中國嘛,我們沒有什麼海上的盟友就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目前中國海軍也迎來了一輪技術更新期,簡單地說,就是過去定型的052D,055(A)型驅逐艦其實按照計劃已經差不多造夠了數量,接下來新造的戰艦將不再是現有技術狀態的這批“老艦”。
當然不是說052D和055(A)就落後了,當然不落後,事實上和美國海軍現役的類似定位的阿利·伯克III與提康德羅加相比說是代差優勢也不誇張。
但相比起我們自己現在掌握的技術來說,有提升的空間了,052D這一平臺本身可能已經接近發展潛力的上限,中國海軍是否會推出一型排水量比052D更大,介於052D與055之間的新艦呢?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055上應用的大多也是現有成熟技術,遠遠沒有達到中國海軍能夠發展的大型防空艦的最高水平,055的改型必然會在未來幾年推出,屆時出現的055B?是否會裝備上很多次世代新技術?
現在中國海軍面臨的作戰壓力其實也不能說特別大,只能說以後挑戰艱鉅了,特別是針對未來中國海軍要走向遠海來說欠缺很多。
但在舊有的作戰目標上已經綽綽有餘,無論是在南海機動防禦協助南海島礁基地群應對美軍的海上攻勢,還說是組成“反干涉艦隊”在臺灣以東洋麵上對抗美軍第七艦隊都基本足夠了。
現役這點軍艦可能還差點,但算上還在船塢躺著的那些絕對綽綽有餘。
所以現在的中國海軍處於一輪技術更新期,簡單地說就是接下來下水的軍艦,特別是在艦隊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大型驅護艦即將推出新型號,種種跡象表明:在這輪技術更新期後,新一輪“密集造艦期”即將到來。
而要談到接下來的造艦問題,比如說新艦是以現有的哪一型戰艦作為基礎?建造數量?這樣的問題在討論之前要先了解過去一段時間中國海軍的發展歷程,以及當年決定了現在這批現役軍艦的發展歷程。
20世紀90年代開始到千禧年之後的一段時間,中國海軍的發展主要受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本國造船業以及附帶軍工產業在這一段時間發展迅速。
但那段時間海軍軍費非常有限,所以實際上很多新技術還沒有來得及投入應用就已經過時了。
而另一方面,那段時間中國海軍面對的威脅、需要履行的作戰任務與戰略環境也變化迅速,這一點再結合前面所提到的“軍費緊張”,結果就是造艦數量少,傾向於購買已經成熟的外國產品。
比如說1996年後從俄羅斯購買的4艘現代級驅逐艦;當時少數本國建造的軍艦也因為技術高度發展所以許多技術其實並不成熟,結果就是平臺可靠性較差,且裝備發展週期較長;
因此在90年代以及千禧年初的一段時間中國海軍獲得的軍艦,除現代級以外今天都已經退居二線。
而現在作為海軍頂樑柱的052D、055(A)其實已經是中國海軍近30年來第三次技術跨代的產物,相比之前的過渡產品技術成熟且發展全週期較短,得以迅速成軍形成戰鬥力。
但與此同時,中國海軍的技術更新速度並沒有放緩,所以現在中國海軍的現狀就是“技術高速發展的同時經費已經比較充足可以大批次下水新艦”。
這種現狀在未來十年將具體表現為:中國海軍將以5年為一個週期,每個週期的開始密集下水一批最新技術狀態的軍艦,然後在週期內迅速完工形成戰鬥力,稍後停頓一兩年時間,等下一輪技術更新的時候再密集下水建造新艦。
此時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不浪費錢?一方面海軍急於擴軍,但另一方面技術更新迅速要是擴軍太快就無法達到我們現有技術下最先進水平,所以一個比較合適的造艦速度。
既能夠讓軍隊維持應對主要威脅的能力,也能減少浪費,在未來擁有總體技術水平上更加先進的艦隊序列;
而現在我們有很多新技術還沒有得到實際應用,比如說“電磁彈射”、“電磁炮”這種比較高階且帶有一些科幻色彩的技術,雖然說電磁炮可能還要等上挺長時間,但電磁彈射應用在平甲板航母上可能並不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除了這些具有革命性應用前景的新技術,海軍還迫切需要很多其他新裝備。
因為中國海軍在未來一段時間面對主要對手美國海軍存在一個顯著劣勢,就是我們的艦載航空力量較弱,這個弱包含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上大型艦隊航母的數量,以及艦載機數量不如對手。
另一個層面則是艦載機作戰能力不及對手;F-35確實算不上什麼優秀的隱身戰機,糟糕的超音速飛行效能,有限的低可探測特徵,普普通通的掛載能力,但畢竟是隱身戰機,配合F/A-18E/F足以應對解放軍現役的殲-15。
更何況目前中國海軍艦載航空兵的發展仍然緩慢,殲-15產量有限的同時新一代艦載機仍然毫無音訊;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海軍仍然會面對類似前蘇聯海軍的困境:即艦載機並不能完全承擔起艦隊防空與前沿火力投送的任務。
說得直白點:中國海軍的驅護艦仍然需要較強的反艦作戰能力,未來055與052D系列需要一種新的反艦導彈,這種反艦導彈的尺寸不能太大,最好是能夠不用任何改裝直接塞進現在055與052D,或者至少能塞進055的垂髮裡。
其次,這種反艦導彈應當擁有比較大(1000公里級別)的射程,以便在艦載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內發動攻擊,與艦載機的對海打擊波次配合形成飽和式火力投送,並且導彈的外形必須採用隱身設計。
另一方面,21世紀各國海軍艦艇還需要面對一種新型威脅:高超音速導彈。
傳統的彈道導彈難以打擊海上機動目標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導彈再入大氣層時候因為極高的飛行速度進入“黑障”,導彈的所有感測器、通訊系統因此中斷難以追蹤海上以30海里時速機動的軍艦。
但現在的高超音速導彈就沒有這個問題,整個飛行過程中導彈上的感測器與通訊系統都可以工作,因此用於執行反艦任務效率不錯。
而現有的防空導彈幾乎無法攔截高超音速導彈,因此中國海軍需要一種新的對空攔截彈,這種攔截彈擁有較長的動力飛行段,較高的射程,最好能夠對500公里距離上的高空高速目標發起攔截。
鑑於這苛刻的指標要求,這種導彈的重量、體積較大恐怕並不是052D這一級別的軍艦能夠大量搭載的,因此更可能的裝備平臺將是055及其改型。
換而言之,未來中國海軍可能仍然維持現有的“高低搭配”,即一種大排水量、裝備大型高功率相控陣雷達的定位類似於055型的艦隊領艦,上面會搭載包括高效能反艦導彈、遠端防空防空攔截彈、鐳射武器等新裝備。
另外還有一種排水量更低定位類似於052D的驅逐艦用於內線執行內線防空警戒任務,裝備效能指標次一級但仍然能夠配合發動飽和式打擊的反艦導彈,以及射程較小一級的遠端防空導彈。
而航空母艦及其配套子系統方面,中國海軍需要新一代的隱身戰鬥機、艦載預警機等平臺,只不過這可能還需要等5年,就算首艘平甲板航母003型在未來2年內入列,形成戰鬥力的時候恐怕也距離2027所剩無幾。
並且考慮到航空母艦及其配套的子系統,這是一個投入龐大且發展週期長的領域,恐怕在這方面中國海軍完全追平主要競爭對手需要至少兩個週期也就是十年。
相比之下在我看來更值得關注的其實是水下艦隊。如果說現在的中國海軍已經擁有了各方面媲美美海軍的水面艦隊以及勉強堪用的艦載航空兵。
那麼水下艦隊的差距就比較大,超過很多人的想象,要談中國海軍的核潛艇,差不多就是“世界第五、倒數第一”的水平,僅僅解決了有無問題。
這種落後是兩個層面的,第一個層面是相比主要對手的落後,現役的最新一代戰略核潛艇,也是國內研發的第二代戰略核潛艇094型研製於上世紀末,服役於千禧年後。
這兩年新近入列的也就是很有名的“長征艇”,但技術水平已經是嚴重落後了,大大的龜背一眼就能看出來上世紀的設計底子。
而配套的巨浪-2射程只有8000公里,基本上就不可能摸到美國本土,能夠威懾的其實只是美軍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而且中國海軍目前現役的戰略核潛艇只有7艘。
技術落後的同時數量也只有對手的差不多一半多點的水平,其實完全無法滿足海軍戰略核力量應該承擔的各種戰略目標。
現在的中國海軍實際上迫切需要一種在技術上總體追平差距,且配套導彈射程達到12000公里級別,能從南海堡壘海域直接覆蓋美國本土的新型戰略核潛艇,因為中國周邊遍佈著美海軍的基地。
我們的戰略核潛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在東海、南海海域活動,根本不可能深入廣袤但交通要道都被封鎖的太平洋;
放在過去這可能不是很大的問題,但現在嘛,解放軍現有的核力量已經肉眼可見地無法應對主要敵人的戰略威脅了,這就是很頭疼的問題。
實際上094型並不具備出遠洋執行任務的能力,因為該級核潛艇噪聲比較大,之前發生很多次解放軍的094型經過臺海期間被美軍發現,然後美軍P-8反潛機直接飛來臺海在潛艇上空盤旋表示已經被發現這種事情。
另一方面中國海軍還需要一種高效能的攻擊核潛艇,儘管時常被忽略,但其實美軍航母打擊群中配備的兩艘攻擊核潛艇其實承擔了非常重要的任務,首先攻擊核潛艇是對抗敵方潛艇最好的平臺,隱蔽卻打擊手段豐富。
跟隨航母打擊群活動時可以大幅度擴充套件航母打擊群的戰場監視範圍,並且可以大大降低尾隨潛艇威脅艦隊的風險;
另一方面,攻擊核潛艇可以配合陸海基反潛飛機監視大範圍海域搜捕敵方的戰略核潛艇,這對於深受美國戰略核潛艇威懾的中國來說非常重要,而因為水下艦隊的高度保密性。
現在外界對解放軍的發展現狀並無準確認知,唯一知道的就是我們現役的核潛艇還是研發與上世紀末的產物;而這些短板與不足,恐怕一個週期不夠,至少需要兩個週期,未來五年時間最值得期待的還是新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