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約定次年來問斬,最後回來了多少人?
中國古代思想家,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曾雲: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能夠看重自身並以這種態度看待天下的人,可以把天下交付給他。能夠愛惜自身並如此愛惜天下的人,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而之所以文治武功,深謀遠慮的李世民能夠達到民心所向,虛心納諫,外定蠻夷,內安朝野,成就了一時的霸主,創造了屬於他的和平富饒的“貞觀之治”,這一切的成就隱約都符合了老子所為李世民“規劃”好的帝王之路,這不免讓讀者們覺得李世民能如此成功的原因也是和老子的道德經有著若有若現的聯絡。
在李世民的一篇“賜蕭瑀”中,他曾寫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意思的話不難理解,就是在說堅韌而厲害的草木在狂風暴雨中才能考驗得出其能耐,而做人依舊如此;只有在遇到困境和危險的時候,才能檢驗一個臣子是否的忠誠。就好比白帝城託孤的中山靖王之後,漢昭烈帝劉備臨死前曾對自己最為信任的軍事諸葛孔明哭訴道:“你是我最為信任且忠誠的臣子,我後悔沒有聽你的話來攻打東吳,才遭此大敗,我的兒子十分愚鈍,你若是可以輔佐就罷了,你若輔佐不了便可以取而代之”儘管這番言論劉備說的真摯,可諸葛亮也並沒有對蜀漢基業動一點兒心思,因為他心中的仁義告訴他,要做好人臣本分的事,不可以動歪心思,自己不僅不能獨霸蜀漢基業,而且還要把這手頭的爛攤子修整好,重拾軍心,備戰待敵。至諸葛亮於建興十二年去世時,也未曾動搖過傭兵自立的想法。
話又說回來,這些事雖然是在李世民當時的朝代所後世發生的故事,可隱約間的這些君臣之禮,仁義道德的“軟性法律”中,都冥冥之間的庇護著這些遵循著這些“軟性法律”的君主或臣子。比如常山趙子龍七十六歲自然病死,可以說是五虎上將裡死得最舒服的了,雖然說是有一定的幸運成分,而且一生之中也沒有什麼太耀眼的功勞,但其一生忠誠,任勞任怨的好脾氣是符合了李世民中所提及的“板蕩識誠臣”的。如果說趙雲能夠穿越回李世民的那個年代裡,李世民也絕對會像劉備那樣對趙雲這種保鏢型忠誠人才所愛不釋手的。
話說得開了,你可以沒什麼能耐,但你必須對我忠誠。更何況趙雲怎麼可能是沒什麼能耐的人呢?不過我們本期所重點討論的是李世民的話題,趙雲的事兒我們先擱一邊。
不知道大家在閱讀唐史或者李世民傳記的時候是否讀到了這樣的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貞觀六年時,京城的東邊有個劉財主,一臉的財大氣粗,活像個殺豬的屠戶。這劉財主不僅長相令人生畏,而且為人做事也是尖酸刻薄,欺軟怕硬;對知府,知縣和顏悅色,滿臉堆笑,對待手下的人則非打即罵,聲色俱厲。即便如此,還要想盡辦法來剋扣下人們的工錢,以此來減少自己的財政支出。
在這個財主中的一位家丁就是在他手下做事,也是時不時的被劉財主又打又罵,不過這位家丁處事謹慎,從來沒做錯什麼事,也使得劉財主即便是對他沒事找事的打罵,也沒辦法剋扣他的工錢。趕巧不巧的一天,就在這位家丁在年末即將開支的幾天,正在打掃衛生的他不小心打破了劉財主的一隻杯子,這一幕也恰巧的被劉財主看到了,於是劉財主氣急敗壞的一腳踹翻了這位打翻杯子的家丁,鬍鬚和發髯氣得似乎直立了起來,一臉怒氣的對著被他踹倒在地的家丁說道:“你這個冒失的奴才,你知道你幹了什麼好事嗎?這是王員外送我的價值連城的玉龍溏心杯,現在被你打碎了,你兩年的工資別想要了!”說完這話,看著眼前驚恐萬分的家丁。一想到自己又可以省下一筆開支,心裡也是止不住地開心,於是劉財主抬起了踏在家丁的腳,假意安慰家丁道:“好了,念你也是第一次犯錯,這次就不把你趕出去了,下次可不許犯這樣的錯誤了。”
家丁版的“莫須有”罪名的一幕活生生地映入了我們的眼簾。這個劉財主仗著自己有錢有勢,又覺得下人目不識丁,不懂文化,所以總是將家丁隨意犯下的錯誤無限制無終止的放大,其實哪有什麼王員外什麼玉龍溏心被杯,都是劉財主自己捏造的罷了。至於那個杯子,在當時那個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玉杯罷了。要是擱到現在沒準能值倆錢兒。可家丁哪知道這些啊,他滿腦子都是他這兩年的工錢。
家丁的家裡有一個年邁多病的母親,這個家丁是因為劉財主給的價兒高才給劉財主打工的,為的是可以給老母親買藥看病,平時被劉財主的欺辱對他來講他都能忍,可要是斷了他兩年的工資,可就是要了他老孃的親命了。一想到這兒,他覺得十分沮喪,轉而萬分的憤怒,想著自己的老孃命不久矣,想著仗勢欺人的劉財主,想著這些年在劉財主家受的委屈,他頭腦一熱,再也忍不住了。隨手將地上玉杯的碎片抄了起來,快步跑到了劉財主身前,一瞬間割斷了劉財主的喉嚨。頓時鮮血肆溢,沒過一會兒,劉財主便倒在了地上。
在古代如果主人犯罪,這叫“奴婢殺家長”,比普通的殺人罪要重加一等,要判梟首之刑的。
當時雖然是李世民所建立的“貞觀之治”的年代,可殺人償命是最基本的人文法則,更何況是下人殺家主,加上劉財主在東城還有些勢力,所以家丁基本上性命難保。而接下來的故事,就是家丁連同這390名死囚犯的故事了。
當時是貞觀六年十一月中旬,正好趕上要過年了。李世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想要到監獄們和這些死囚犯們分享一下。要知道監獄是個什麼地方?尤其還是關押死囚犯的監獄,基本上可以說是正常人都不想多看一眼的噁心的地方。可李世民作為天子,卻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不顧文武百官的勸阻,還是來到了死刑囚犯的監獄裡,對著他們說道:“我和大家商量個事兒,這不眼看著要過年了嘛,你們也挺想念你們的家人的吧,如果你們願意的話,我可以批准你們回家過年,等年後你們在回來處刑,你們覺得如何?”這句話讓那個殺了劉財主的家丁包括很多人聽後都大為一震,隨後頻頻地磕頭謝恩,最後都開心地離開了監獄,重新見到了光明,重新見到了家人。
很多文官表示,皇上這麼做簡直是放虎歸山啊,萬一他們回到了家,不回來倒還好說,再去殺害他人可怎麼辦?對此李世民沒有什麼反駁的,只是簡單地說了句:他們都是人,只是被逼無奈做了壞事,我對他們做了最後的恩賜,他們是不會辜負我的。文官聽罷默不作聲,回到家中卻頻頻搖頭,覺得皇上八成是瘋了。可在過完年後,這些犯人居然都乖乖地回到了監獄中,除了一個體弱多病的老頭回來得慢了些以外。皇上見到了感慨萬分,又十分欽佩地對這些囚犯深深地鞠了一躬。囚犯們也是對李世民的恩澤十分感謝,因為在他們心中,第一次覺得除了家人以外的人把他們當成了堂堂正正的“人”,更何況還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