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可能對於傳國玉璽這樣的東西已經不是很深刻了,除了歷史上有名的和氏璧之外,就要數三國時期孫堅搶到傳國玉璽,然後脫離十八路諸侯,跑回江東準備自立為王的故事了。
其實,傳國玉璽一直存在,直到清朝滅亡的時候,才最終消失在了人間,不知所蹤。
在1962年,毛主席在宴請清朝皇帝溥儀的時候,就曾經詢問過他:大清“傳國玉璽”在哪?溥儀表示丟了,毛主席聽了,也就沒再問下去了。
從和氏璧到傳國玉璽
根據《韓非子》記載,一個叫作“汴河”的楚國男子,在荊山砍柴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美玉,想要獻給楚厲王,楚厲王當然不認識這個東西,就讓手下懂玉的人去鑑別,這個人回來告訴楚厲王,那不過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已。
楚厲王聽罷,以為和氏故意欺騙自己,就讓人將和氏的左腳砍了,和氏不得不帶著巨大的傷痛和遺憾離開了楚國王宮。
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和氏再一次帶著這塊美玉來到楚王宮,楚武王讓人鑑別了一下,還是認為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就叫人砍了和氏的右腳。
楚武王死後,楚文王繼位,和氏這次不敢再去獻寶了,而是抱著這塊美玉在楚山之下,連續哭了三天三夜,口中吐出的鮮血染紅了這塊美玉。
楚文王感到奇怪,就找人問和氏,天底下這麼多寶貝,為何你獨獨放不下這塊石頭呢?和氏回答說,我不是因為自己遭受了兩個先王的懲罰而痛苦,而是因為這塊美玉不被賞識而痛苦。
楚文王聽罷,就命能工巧匠為這塊美玉進行雕琢,果然出類拔萃,十分好看,楚文王愛不釋手,重賞和氏之後,就將這塊石頭命名為“和氏璧”,放置在楚王宮中,此後的楚王都將和氏璧當作國之重器,仔細保管。
後來,楚國為了能夠與趙國聯姻,用和氏璧作為聘禮,就這樣,和氏璧從楚國來到了趙國。
這個訊息被秦昭襄王得知之後,心裡面很是不爽,眉頭一皺,想出了一個歪主意,他決定用十五座城池去換這塊和氏璧。
當時秦強趙弱,趙國無奈只得同意,就派出了大臣藺相如帶著和氏璧來到了秦國,識破了秦國的詭計,將和氏璧安全送回了趙國,這就是完璧歸趙的典故。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從趙國人手裡得到了和氏璧,找來能工巧匠,將其製作成了玉璽,這就是傳國玉璽的由來。
和氏璧消失之謎
秦始皇時候,秦二世胡亥登基,趙高弄權,殺死了秦二世,子嬰殺死趙高之後,帶著傳國玉璽投降了劉邦。
劉邦後來了建立了漢王朝,傳國玉璽一直儲存在漢王朝的皇帝手裡,直到東漢末年,輾轉於孫堅、袁術、曹操等人的手裡,最後被司馬氏奪得,建立了晉王朝。
西晉王朝是中國歷史最混亂最黑暗的王朝,直接引發了長達數百年的大分裂,玉璽在此期間,輾轉流落於北方胡人所建立的諸多國家之間,後來被南朝所獲,一直延續到了隋朝時期。
隨著隋朝的滅亡,玉璽被蕭皇后帶到突厥,貞觀年間再次回到中原,被唐太宗李世民所獲,後來再經歷五代十國的大分裂,這一次,傳國玉璽徹底消失在了人間,不知所蹤。
後來的王朝重新找了美玉,製作了新的傳國玉璽,歷經宋元明清四朝,成為王朝最高權力的象徵。
清朝傳國玉璽始終之謎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滿清王朝被推翻,在袁世凱的力爭之下,新生的國民政府給予了滿清皇室最好的待遇,不僅能夠繼續住在紫禁城,每年得到大筆的經費,還不用上交代表國家最高權力的傳國玉璽。
直到1924年,被推翻了十多年的滿清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才被馮玉祥從紫禁城裡面趕了出去,隨之而來的是紫禁城裡面的大量文物寶貝也不知所蹤,這就包括傳國玉璽在內。
溥儀之後的人生堪稱是一場災難,於國於民於己都是巨大的恥辱,不顧民族大義,投靠日本人,建立偽滿洲國,成為日本人殘害中國人的幫兇,最後淪落為戰爭犯和階下囚,可謂是罪有應得。
好在人民政府寬大為懷,並不計較溥儀曾經做過的錯事,讓其在1959年獲得了自由,重新成為了新中國的一份子,享受到了作為中國公民的所有權力,得到了妥善的安排,還多次被毛主席宴請,參與到新中國的諸多歷史大事件中去,這對於溥儀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救贖。
1962年,毛主席設宴招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英雄們,他們有的是戰鬥英雄,有的是建設英雄,當時溥儀作為嘉賓,也在邀請之列。
對於毛主席的邀請,溥儀感到有些忐忑,誠惶誠恐地來到宴會地,感受到了主席春風一般的溫暖,打消了他心中的擔心。
席間,毛主席來到溥儀的身邊,問起了傳國玉璽的事情,溥儀頓時一哆嗦,變得十分緊張起來,他在腦子裡搜尋了一邊,確實想不起來,便回答道,當時只顧著逃命,根本沒有留意到玉璽的所在,所以自己也不知道在哪兒。
毛主席聽到這句話,也就不再說什麼了,並沒有為難溥儀,還拿出了新中國新制作的玉璽讓大家一起傳看。
宴會結束之後,所有人都與毛主席一起合影留念,兩個時代的人處在同一個相框之中,這或許就是歷史的神奇之處。
小結
傳國玉璽作為國家權力的最高象徵,是一個國家意志力的體現,不論古今都是如此,歷史上的傳國玉璽雖然消失了,但是新的玉璽取而代之,這就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偉大開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華民族必將再一次屹立在世界之巔,照耀全人類,成為全人類的共同希望所在!
參考資料:《韓非子》、《史記》等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