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修行中,我們常會遇到“師傅”、“師父”兩個關乎人稱謂的詞語,往往會混用。
中國漢字精妙,一字之差,卻有不同的內涵。本文從“傅”、“父”的造字結構出發,透過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師父”、“師傅”的原意,來看兩者的區別。
一、傅,相也
傅,左邊是個人,右邊是尃。尃,是“敷”的古字。《說文解字》解釋為:“從甫從寸,甫亦聲。”
甫,甲骨文很形象,表示田上有苗,後引申有“始也。大也。我也。眾也。”等意思。寸,表十分,是一種度量衡。《前漢·律曆志》中有:“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一尺。”
所以“傅”這個字,通常指那些手上有分寸、知火候的人。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將在某一個領域具有高超技藝又德高望重的人,稱作“老師傅”。
傅,《說文解字》將其解釋為:“傅,相也。從人,尃聲。”相,有輔助的意思。
《易·泰卦》中有:“輔相天地之宜”。而“師父”一詞中的“父”,《說文解字》解釋為“矩也。家長率教者。”《釋名》解釋為:“甫也。始生已者。”所以在古代,“尚父”,又作“尚甫”,且多指姜子牙。
可見,“父”與“傅”,一定程度上都可訓為“甫”,都有相輔、幫助、教導等意,但從兩字最早的字型上,“父”更體現在社會性上,“傅”更加突出在技藝上。
二、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羅振玉在其《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中寫有:“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忠臣無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裡面就說弟子對待老師,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尊敬,學老師做人的道理、說話的方式以及文化知識。
道教十分重視師徒傳承,《三洞眾戒文》寫有:“道經不師授,則行之不神”。可謂,無師便如“無源之水”,談不上傳承。
我們再來看看《西遊記》中美猴王的兩次遇師的經過。在第一回中,美猴王一路坎坷,尋仙問道,終在靈臺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遇到了菩提老祖。美猴王見其“端坐在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待立......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只道:‘師父!師父!我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美猴王這一舉措,足見其拜師的誠心。
同樣,在遇到唐僧時,也是“拜了再拜”,足見美猴王對“師父”的敬重。
這兩段,有一個特點:美猴王多飽受考驗,方遇名師。這一點很像我們在日常修行過程中,究竟是與師無緣,還是自己不夠努力,值得深思。
金庸先生在其武俠世界中,構造了很多“師父”的形象。其中,郭靖一生中可謂是良師頗多,有哲別、江南七怪、馬鈺、洪七公、周伯通等。
郭天生愚鈍,不是練武的料,卻心性善良,經過不同師父的教誨終成為一代宗師。不僅如此,郭更是在鎮守襄陽之時與夫人黃蓉雙雙殉國,也成就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義精神,不失恩師的教誨。
三、師傅,東宮師
在古代,“師傅“多指代東宮的官職。“東宮”,從漢代以來便是太子所居場所,故有“東宮太子”一詞。
《舊唐書·志第二十四·職官三》中介紹了這一官職的設定:“師傅,宮官,南朝不置。後魏、北齊,師傅品第二,號東宮三太。隋品亦第二。武德定令,加從一品也。”
師傅,在某一層面上就是“帝師”。古代帝師,有很高的地位。道教人物中,出了不少“帝師”,諸如我們熟悉的廣成子為黃帝師。
這一稱謂,到了清代仍流行。《清代野記·捲上》中寫有:“與大學士相見行半跪禮,稱老先生,如兼師傅者,或稱老師,自稱或門生或晚生。”
莊士敦在其《我在溥儀身邊十三年》一書中寫到他在給末代皇帝溥儀做“師傅”的經歷:“在宮裡,皇帝師傅的地位,僅次於包括親王在內的王公而優越於其他所有的人”。
而隨著近代工商業及語境的的發展,民間多稱某一個行業裡的手藝較高、資歷較老的人為“師傅”,比如“修車的李師傅”、“做燒餅的王師傅”等。
師父與師傅,在中國不同的歷史階段和不同的文化語境中,存在著差異。但中國人有一種精神沒變:尊師重道。修行中,我們當謹遵祖師的教誨,尊重前人的智慧與付出,敬愛自己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