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一個教育家叫西摩爾·帕普特,他也是人工智慧方面的先驅。
他把人和知識的關係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嬰兒出生到上學階段。
嬰兒一出生便透過探索、觸控和玩來學習。這也是為什麼嬰兒什麼東西都要塞到嘴裡嘗一嘗的原因,這是他學習的一個方式,而且是由他內部驅動、個體驅動的一種學習方式。
父母也許覺得他們在決定孩子學些什麼,但實際上他們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時候是孩子自己在學習,等他們學會語言之後,他們就會開始提問,而且只問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這也是一個非常考驗家長的時刻,如果知識豐富的家長在孩子愛問階段能夠不斷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並加以培養,比如說陪他們一起閱讀探索世界,那麼這個孩子相信會一生保持著強烈的求知慾,也不會有今後的厭學階段。
第二個階段,從孩子看到感官經驗之外的更廣闊的世界到求學階段。
當孩子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到底吃什麼,但沒辦法直接探索這個問題,所以他只能從這種經驗性的學習轉向符號的學習,從自主的學習轉向依賴他人的學習。
到上學的年齡,他們就完全依賴於學校的系統,由別人來決定自己該學什麼。
按照帕普特的說法,對孩子來說,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轉換是一種創傷性的變化。因為上學之後,就將主動學習轉向被動學習,是被教授,不管你願不願意,喜不喜歡。
很多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被扼殺、被毀滅。如果父母再火上澆油,硬逼著孩子聽老師的話,接受教育,孩子就會厭學,甚至出現很多心理問題。
而少數人之所以能夠倖存下來,是因為他們學會了一些很重要的技能,比如學會了閱讀,學會了使用圖書館,學會了怎麼去探索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這也是我們要說的第三階段,從第二階段倖存下來的孩子。他們重新回到第一階段。
無論是藝術家還是科學家,他們在重重的限制中找到一種有創造性的活著的方法,他們重新像一個孩子一樣活著,他們探索、實驗,聽從內心的驅動,而不是別人的教誨。
帕普特認為,技術的職責就是要消滅第二階段。如果覺得這件事情太難,至少讓孩子在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轉換,不那麼突兀和粗暴,儘量保留孩子作為一個學習者的好奇心和內在本能。
這也是我們作為父母最重要的職責,我們需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內在的本能,我們需要保護他們面對自己,面對他人,面對世界的那種驚奇感,也保護他們內心最純真、最柔軟、最富有詩意的一面。
那麼怎麼保護?或許閱讀就是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力所能及的一件事情。
閱讀的價值是什麼?可能我們可以說出很多,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父母也已經開始意識到親子共讀的意義,尤其在6歲以前,每天抽10分鐘跟孩子共讀,是對他們的教育最好的支援方式。
有很多研究會告訴你,愛讀書的孩子會有更大的詞彙量,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高水平的情商,他們能以更積極的方式去辨別、使用、理解和處理情感。
三聯主編陳賽在她的新書《願你心中有一個廣闊宇宙》中談到,閱讀更重要的是讓一個孩子學會孤獨,學會靜默,學會跟自己相處。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你能安靜下來,緩慢下來,一起聽聽孩子的問題,然後對這些問題作出回應,你未必知道答案,他們也並不強求答案。
對於謎團,對於不確定性,他們其實比我們有更多接納的勇氣,所以這就是陳賽書名想要表達的,願每一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廣闊的宇宙,讓他們相信,他們的內心有一個廣闊的宇宙,在那一部分的生命裡,他們好奇、想象、做夢、探索、冒險,不斷追問我是誰,愛是什麼,世界何以如此,世界應該如此,這是我們父母應該做的。
當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心中有一個廣闊宇宙的時候,我們自己首先必須成為這樣一個人,我們自己必須內心相信自己內心有一個宇宙,我們需要去擴充套件它,豐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