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羅萬千,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諺語。
古人的諺語中,也有許多勸人從善的,例如“多行不義必自斃”、“舉頭三尺有神明”等等,其中,筆者最喜愛的,還是那一句——“人在做,天在看”
這句話中的“天”指的是什麼?可以有多種解釋,有人認為是古人迷信中認為的神明,也有人認為,做了壞事,則會有損陰德和福報,會受到報應。那麼,陰德和福報又是什麼概念呢?
當然,對於今人而言,陰德和福報,頗有迷信色彩,而古人卻非常注重。關於陰德,早在古籍《淮南子·人間訓》中就有記載:"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而至於福報,人們聽得最多的,則是一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其實,可以理解為,陰德和福報,是指代做善事,而引起好的後果,而有損陰德和福報,則是做惡事引起不好的後果。
古人智慧:“人在做,天在看”,這三件事有損陰德福報,不要去做
第一、不忠不孝
忠,從大的角度講,是忠於自己的國家。
這讓人想起1842年8月,林則徐在被流放伊犁的途中,寫給家人的一首詩《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詩中曾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這句詩,便是忠於國家的表現。
從個人的角度講,忠則是“忠心不二”,人們常說:“前世的三千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夫妻之間的緣分,極為難得,按照古人的說法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緣分來之不易,當且行且珍惜,因此,忠也指忠於自己的婚姻。
百善孝為先,“孝”字也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解讀,對於自己而言,孝則是孝順自己的父母,對於社會而言,這是“尊老愛幼”中的尊老。
第二、取財無道
古往今來,很多話語,原本的意思是好的,只不過被人們曲解後,成為了一些惡人的辯護詞。例如《道德經》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例如民間諺語中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除此之外,還有“無奸不商”
無奸不商原本是“無尖不商”,這裡的“尖”字,指的是古代的米商,賣米時,除了將顧客的米鬥裝滿之後,還會多饋贈一些米,讓米鬥冒尖兒。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追求財富並沒有錯,然而,如果用了錯誤的手段去牟利,那麼便是大錯特錯。
第三、誹謗陷害
而生活中,最讓人痛惡的人,則是那些習慣於“誹謗陷害”他人的人。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是有尊嚴的,人的尊嚴不容踐踏,而事情的本來面目,也不容顛倒黑白。
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是嫉妒也好,是痛恨也罷,誹謗他人,抹黑他人,背後使壞,陷害他人,都是最損的招數,是最為人們所不齒的,也是古人認為有損福報和陰德的。
總結:
“人在做,天在看,善惡到頭終有報”,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從一開始,都是非常善良的,保持善良的秉性,總會有福報,畢竟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相信惡有惡報,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