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個人的主觀意識不能左右客觀環境的存在因素,所以我們在很多時候都不能以主觀角度決定自己的生活,只能被動地去接受生命之中的不得以,而真正能夠決定人生狀態和結果的,就在於自己在接受生命不得已的局面之後,所存在的智慧中。
說得通俗一些,就是客觀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所以你會遇見很多自己決定不了的事情,當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如果一味的去對抗與強求,不但不能妥善地解決問題,還會因為自己過度抗拒,而使本身就不平順的人生更加糟糕。
如果在這個基礎上能夠以退為進,坦然去接受自己無法改變的局面,反思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找到問題存在的根本,以這樣的方式為基礎去解決問題,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那些曾經解決不了的,在這一刻都能找到答案。
孟子曾經說過一段話:“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孟子所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愛別人,別人卻不親近自己,那就反過來檢討自己是否夠仁愛;管理別人,卻管理不好,那就反過來檢討自己是否夠明智;對別人有禮,別人卻不回應,那就反過來檢討自己是否夠恭敬。凡是行為有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都反過來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會歸順他。《詩經》上說:‘永遠配合天的命令,自求多福’。
很多人提及孟子所說“行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總認為這句話太過於主觀片面,認為一個人一味內省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對於人生來說,如果一個人遇到問題的時候,只是在忽略客觀條件的基礎上產生負面情緒,悲觀地反省自身,並期望用這樣的方式找到問題的答案,那麼這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加重問題對我們產生的負面影響。
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調整自身狀態,理智清醒地看待問題,把反省當做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看見主觀意識與客觀環境之間的差距,找到客觀環境存在的具體條件,以條件去謀劃事情,最後達到自己的期望。
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一個僅僅是情緒上的反應,而另一個則是清晰正確的認知,如果我們能夠從感性的層面走入理性的狀態,才算是對這句話最通透的理解。
就好像對於自己的人生,如果你期望的狀態沒有出現,也就是面對著“行有不得”的局面,其中存在兩個原因:
第一,你期望的高於自己的能力能夠達到的。
就好像你是一個沒有任何能力和客觀優勢的普通人,卻總有著好高騖遠的目標,那麼這種背離客觀條件的期望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情怎麼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呢?
第二,自己總在用一個錯誤的方式去追求目的,沒有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
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很難客觀認識自己的問題,所以很多人即便存在錯誤的意識和習慣,也仍然不能察覺,當一個人不能秉持正確的方式去追求生活,那麼他所期望的結果就不可能出現。
二、
那麼對於人生來說,不管出現哪一種原因,在這種局面下只需要向後退一步,能夠真正做到反省自身,看看是自己的期望錯了,還是自己的方式錯了,才會在這個基礎上調整自己的狀態,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所以孟子在這段話的最後,才會加上《詩經》之中的那句話:永遠配合天的命令,自求多福。
什麼是天的命令呢?那就是“自然”。
不管一個人處在什麼樣的位置,面對著什麼樣的環境和生活,他們都應該知道自己擁有的客觀環境究竟是什麼,自己能夠獲取的條件以及自己所能追求的方向,都應該對其有清晰明確的認知,而不是總被慾望驅使,用錯誤的方式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再者,以良好的個性修養,為自己的人生謀求福報。
這一點也是很多人對於“反省自我”這個事情常犯的錯誤觀點,這個錯誤觀點也是主觀愚知所造成的,有些人以為良好的個性修養就是一味軟弱,其實所謂良好的個性修養不僅是一味的屈從與善良,有時更在於自身的強大和智慧。
讓人生糟糕的根本就是因為自己的德行不足,智慧不夠,如果有人真正做到有勇有謀,那麼可以在無形之中解決很多問題,這也是修正自身個性的重要一點。
這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道理,清醒地瞭解自己,客觀地看待自己,正確地調整自己,才能以此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作者|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