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發現:人類65%-90%的疾病與心態有關。
一個人心態不平和、不健康,經常處於焦躁不安、發怒、緊張等情緒,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損害,面色發黃,頻發疾病。而一個人心態平和,遇事積極樂觀,就會顯得容光煥發,精神飽滿。
稻盛和夫說:“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
也就是說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那便是繁花似錦,用消極的眼光去看待,則是荊棘遍佈。
你以什麼樣的心態對待生活,生活就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回饋於你。
01 聰明的人,學會捨棄,懂得放下
生活中,我們揹負太多,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們需要適時地放下,是為了繼續前進。
捨棄,看似懦弱和能力不足,實則不然,捨棄是先舍而後得。適當的捨棄是為了等待,等待更好的時機。
捨棄是心態的選擇,是一種智慧。成功者善於捨棄,善於從損失中看到價值。
三國時期,北方的曹操引兵西征,經過了長途跋涉和長期的征戰,最終平定了漢中。在平定漢中後,曹操按兵不動,並未採取下一步行動。而曹操雖然按兵不動,但是西川的百姓在聽說曹操攻佔了漢中後,仍然變得人心動盪,因為漢中一失,西川也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為了解除西川的危機,蜀漢丞相諸葛亮向劉備獻上了一個計策:“曹操將一部分兵馬分出,屯紮在合淝一帶。這是因為懼怕孫權會偷襲他。如今我們處於危險的境地,假若我們把江夏、長沙和桂陽三個郡歸還給吳國,派遣善於舌辯群雄之士到東吳去,遊說他們,向他們說明其中的利害關係。讓東吳起兵襲擊合淝,從而牽動整個大局。到時候曹操必將停止西征,收兵南移。”
經過了一番權衡利弊後,劉備採納了諸葛亮的建議,以割讓三個郡讓給東吳,來化解大危機。
如果劉備當初不願意割讓三郡,捨不得放棄,靠一群遊辯之士來勸說東吳攻打合淝,可能又會是另一番景象。那劉備失去的可能不僅僅只是西川,而是整個蜀國。
捨棄是無奈的,也可能是痛苦的,需要及時調整好心態,毅然地選擇放下,才能獲得從捨棄中獲得更多的更大的價值。
02 聰明的人,擁有平和心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說:“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是改變心態,完善自我,卻是我們可以掌握的。
2021年,對於新東方來說是不幸運的,因為雙減之下,新東方股價最高跌幅超過90%,市值蒸發超過300億美元(約1917億人民幣)
雙減之後,俞敏洪宣佈退租了遍佈全國的1500個教學點,上萬員工受影響。併為農村孩子捐獻近8萬套桌椅,總價超過5000萬元。
即使遭遇如此重大的挫折,俞敏洪並沒有消極沉淪,一蹶不振,而是保持平常的心態,不卑不亢,從容轉身,他帶領著幾百名老師,轉向了直播平臺,為了振興鄉村事業賣起了農副產品。
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人生的道路上處處是荊棘,也處處是機遇,遇到同樣的困境,有的人坦然面對,積極應對,而有的人在抱怨和消極中沉淪。
一個心態平和的人,哪怕是身處逆境,也能夠不卑不亢,淡定從容。
03 聰明的人,擁有樂觀心態
狄更斯曾經說過:“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
心態好,則幸福長存,能救贖自己的,不是流淌的時間,而是保持樂觀的心態。
有這樣一個故事:兩位老教授一同被放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勞動,中文系教授每天鬱鬱寡歡最終含恨而終,而音樂系老教授則在勞動中哼著歌,後來得以重新回到講臺,還是一如既往的神采奕奕。他說:“我每一次鋤草都是按4/4拍的節奏鋤的,勞動對我來說就是享受音樂。”
正是有了樂觀的態度,才能讓他能在深陷低谷時不言放棄,坦然面對,不計較一時得失,重獲新生。
樂觀是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把一切際遇當成生命的體驗,並能從中發現生活中的美,不在得與失的糾結中蹉跎歲月,不在進與退中自怨自艾,迎著陽光,溫暖前行。
04
狄更斯說過:“生活不會像你想象的那麼好,但是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麼壞。”
事物在一個人心中的好壞,不在於事物本身,而在於人的心態。放下是為了更好的得到;平和的心態,可以使你戰勝困難;樂觀的心態,可以使你獲得幸福。
作者:有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