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數汽車零部件企業相繼公佈2021年的財報,“增長”、“暴增”、“高達”等字眼成為形容零部件企業營利的主要詞彙。
《中國汽車畫報》注意到,雖然整個汽車行業承受著因疫情、晶片短缺、全球經濟下行等諸多因素導致停產、減產,但2021年,多數國際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營收和淨利潤都實現了增長。
“不難看出,在汽車電動化、智慧化席捲之際,國際汽車零部件的超前的戰略佈局和轉型是非常成功的”。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向記者說道。
此外,隨著智慧網聯、自動駕駛、氫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國外零部件巨頭也在進一步加大在華的密集佈局。
預計今年繼續增長
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資料,由於晶片短缺2021年全球汽車累計減產約1020萬輛,最終保持在7340萬輛的低位。
儘管如此,或許也是因為2020年基數較低,再加上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零部件廠商最終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普遍實現了營收和利潤雙雙上漲。
近日,緯湃科技釋出其2021財年年報,本年度銷售額為83.49億歐元,同比增長4.1%,調整後息稅利潤為1.49億歐元(2020年為-0.95億歐)。
對於這個從大陸集團拆分僅一年的企業來說,這樣穩健增長的態勢是難得的。當然,除了緯湃科技,大多數國際零部件企業2021財年的營收增長都相當可觀。
我們只看營收增長率、利潤增長率和綠潤率這幾組資料。2021年,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羅伯特·博世(Robert Bosch)2021財年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0%,利潤增長幅度超過50%,利潤率已高達4%,超過2020年的2.8%。
2021年,博格華納營收同比增長12%,利潤同比大增54.6%,利潤率為10.3%,增加0.8個點;採埃孚營收增長17.5%,利潤近翻倍,綠潤率增加1.8%;大陸集團營收同比增長6%,利潤同比增長37.7%;
汽車行業“代工皇帝”麥格納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11%,利潤增長23%,要知道其2020年淨利潤腰斬;佛吉亞營收同比增長8.8%;利潤暴增106%,利潤率近乎翻倍。
還有很多企業都沒有列舉,但基本上三大資料都是增長,且都表示今年將繼續增長。
博世預計2022年的收入將再次增長,麥格納預計今年增長或高達11.6%,弗吉亞表示今年利潤率將增長1.5個百分點,法雷奧預計2021-2025年,主機廠配套銷售額平均每年增長5%,2025年利潤率達到14.5%;海斯坦普預計營收可增長15%。
盈利主要來自電動汽車需求
做輕量化底盤的拓普集團表示,T0.5 級平臺型業務模式獲得了眾多造車新勢力客戶的認可,驅動單車供貨金額大幅提升。2020年,拓普集團來自特斯拉的營收佔比為18%,這一資料很快在2021年上半年變成了32.8%。
海斯坦普興奮地釋出公關稱,其2021年度業績全面超越所有財務目標,銷售增長率跑贏全球汽車市場。的確,其當年營收增長率較全球汽車市場高出8.1個百分點。
這家在零部件輕量化、在新能源汽車電池盒業務上深耕已久的西班牙的零部件供應商稱,不斷湧現的電動汽車生產商、以及汽車廠商日益增長的零部件業務需求,都將是海斯坦普持續增長的動能。
得益於高壓電驅動和功率電子產品的強勁需求,緯湃科技新能源科技事業部銷售額同比增長44.6%,去年收到了價值約51億歐元的電動汽車零部件訂單,今年1月又收到一家美國製造商10億歐元的訂單。
弗吉亞2021年關於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新訂單價值為61億歐元,佔總訂單的26%;
為了讓員工能適應電氣化時代的最新技術和行業需求,遏制因人才斷層而導致的從業瓶頸,博世近日還宣佈將斥資約20億歐元對其員工進行再培訓。
此外,整車企業對自動駕駛及智慧網聯技術的大量應用也增加了零部件企業的營收。法雷奧舒適及駕駛輔助系統事業部銷售額同比增長6%,超出市場表現兩個百分點。2021-2025年目標中,其舒適及駕駛輔助系統業務將增長16%,計劃在未來5年銷售超過30億個感測器。
大陸集團汽車子集團2021年的訂單總額為186億歐元,但僅顯示屏解決方案的新訂單銷售額就超過 55億歐元,完全互聯的中央高效能計算單元的訂單總量上升至約 55 億歐元。
大陸集團是第一家開發緊湊型高效能計算單元(HPC)的汽車供應商,最早用於大眾ID系列電動車。其2021年和2022年為不同汽車生產商和品牌的20多個車型批次生產指定域的高效能計算單元。
“在疫情、原材料漲價、晶片短缺導致整車銷售下降的情況下,國際零部件企業還能夠實現盈利,尤其是贏利點很大部分來自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方面”,崔東樹表示,“這就足以說明,他們的轉型很成功了”。
中國市場是重要業務增長點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智慧化、網聯化的普及上也是最積極的,也成為國際零部件大廠最為重視、重要利潤來源的市場之一。
博世2021年在華銷售額再創新紀錄,高達167億歐,增幅達9.1%。
2021年,佛吉亞中國區銷售額實現了17.7%的強勁有機增長,超過市場1070個基點,甚至超過2019年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營業利潤達4.58億歐元。來自中國的訂單為64億歐元,佔總訂單的27%,是集團最賺錢的一個地區。營業利潤率高達11%,同比增加2.3%。其歌樂電子銷售額同比增長15.4%也與中國OEM合作有很大關係。
舍弗勒的大中華區營收也再創新高,達到33億歐元,較2020年增長12%,且連續10年保持增長。其中大中華區汽車售後業務增長27.5%,工業業務增長了14.5%。大中華區在舍弗勒全球營收中的佔比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超過德國,成為舍弗勒最大單一市場。
緯湃科技表示,2021年感知與驅動事業部的銷售額以兩位數的增速,中國商用車市場的復甦以及歐洲部分市場的強勁需求,抵消了部分半導體市場形勢嚴峻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負面影響。
近兩年拓普集團先後打入了蔚來、小鵬和理想等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供應鏈。就在不久前,大陸集團再度宣佈,已從中國一家大型汽車生產商處獲得第一個車載高效能計算單元的量產訂單。
中國市場佔據了採埃孚近五分之一的營收,集團2021年銷售總額達383億歐元,中國區市場銷售額為70億歐元。採埃孚集團董事柯皓哲(Dr. Holger Klein)說:“亞太是充滿活力的市場。在中國集團不僅與傳統主機廠開展相關業務,還與造車新勢力簽訂了多項合同。”
進一步投資智慧網聯和自動駕駛
在嚐到了汽車電動化和智慧網聯化的紅利,尤其是中國市場帶來的無限增長可能後,國際零部件也紛紛加緊了在華的產能、研發佈局。
事實上,在2019年左右,國際零部件巨頭們在華的佈局就初步完成,主要是應為電動化方面。眼下,國際零部件更加註重在自動駕駛和智慧網聯方面的佈局,以及在氫能源方面的佈局,
佐思汽研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L2級ADAS裝配量同比增119%。
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第八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2上透露,2021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基本實現網聯功能全覆蓋,頭部企業陸續投放搭載V2X技術的量產新車。L2級駕駛輔助系統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接近38%。
2021年9月,大陸集團與地平線正式簽訂合資合同,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雙方將充分發揮母公司在供應鏈及AI晶片、演算法方面的優勢,面向中國本土以及全球整車廠商提供高階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軟硬體整體解決方案。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軟實力,大陸集團還在不斷提升在華的研發實力,大陸集團2021年在中國重慶設立了軟體及系統研發中心,該中心後續將會達到500人以上的團隊規模。
拓普集團去年12月與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政府簽署協議,擬在重慶市沙坪壩區投資15億元人民幣分期建設新能源汽車各產品線生產基地。其中一期主要佈局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底盤系統及內飾隔音件系統相關產品,二期擬佈局汽車電子系統、熱管理系統。
氫能源產業成為去年的投資熱點
外資企業對中國政策的嗅覺總是很靈敏。
2022年3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也是我國首個氫能產業的中長期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術和製造工藝,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
中汽協資料顯示,2021年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為1556輛,同比增長55.6%,截至2021年底,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約為9000輛左右,2025年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較將2021年增長近5倍。
2021年3月,瑞士飛速集團(FISCHER Spindle GroupLtd)與濰柴動力宣佈進行戰略合作,投資入股其燃料電池空壓機業務並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生產燃料電池空壓機。
同月,現代汽車首個海外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銷售基地在廣州正式奠基,並以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系統專屬品牌命名為“HTWO廣州”。該基地預計2022年下半年正式竣工,將成為包含氫燃料電池堆、電池系統的生產工廠、研發中心和創新中心。
在此之前,現代汽車已與四川資陽高新區簽約,投資22.3億元用於現代商用車二期專案建設,重點強化包括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研發和生產。
2021年4月,佛吉亞正式完成對中國領先的儲氫瓶製造商——瀋陽斯林達安科新技術有限公司的收購。
2021年9月,康明斯中國與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簽署投資協議,將打造康明斯氫能中國區總部、新能源研發中心及製造基地,涵蓋電解水制氫裝備電堆、燃料電池發動機及其核心零部件、高壓儲氫瓶系統等業務,專案計劃實現產值100億元。
隨後在12月,康明斯聯手中石化資本公司在廣東佛山成立了康明斯恩澤(廣東)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康明斯首家氫能合資公司),將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技術在中國進行本地化產品開發、生產和銷售。
還是這個月,博世慶鈴燃料電池發動機專案在重慶九龍坡開工,將打造博世燃料電池全國第一研發中心,該專案預計於2023年5月底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