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各大官媒紛紛報道了一條“振奮人心的好訊息”,即#世衛組織稱中醫藥能有效治療新冠#。
據報道,世衛組織認可中醫藥的藥效,認為中醫藥可以降低輕中症轉為重症,還能改善輕中症的臨床預後。不僅如此,報道還稱世衛組織鼓勵成員國借鑑中國特色的中西醫結合療法。
眾所周知,WHO是一個以循證為基礎的國際衛生組織,在WHO的眼裡,傳統醫學屬於“土著和不同文化長期以來用來維持健康以及預防、診斷和治療身心疾病的知識、技能和實踐的總和。它的範圍包括古老的實踐,如針灸、阿育吠陀醫學和草藥混合物以及現代藥物。”
對於這些古老的經驗醫學,WHO持有懷疑但開放的一貫態度:透過現代科學技術以及可靠的證據,取傳統醫學之精華,去傳統醫學之糟粕。比如今年3月WHO和印度就簽署了建立全球傳統醫學中心的協議,旨在透過現代化的研究幫助傳統醫學建立堅實的證據基礎。
所以按道理來說,報道中WHO對於中醫如此斬釘截鐵的全盤認可實在太過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至於到底是什麼在作妖?WHO對於中藥治療新冠的報告究竟說了些啥?我們一起來看看WHO的原文。
該報告發佈於3月31日,全部內容圍繞名為“世衛組織關於傳統中藥治療COVID-19的專家評估會議”展開,會議為期3天(2月28日至3月2日),與會成員包括世衛組織國際專家、世衛組織草藥國際監管合作組織(IRCH)成員和中國中醫科學院成員等21名國家專家。
報告一共17頁,包含了開幕詞、審議中國專家組提供的三份關於中藥和COVID-19的報告、問答環節、討論環節、專家會議的主要成果總結、閉幕詞等幾個部分,是一個標準的會議記要。
會議中,中國專家主要從臨床應用、科學研究、隨機對照試驗的循證評價三個方面講述了中醫藥防治新冠的貢獻。三位發言人結束報告後,得到的並不是一致的鼓掌點頭認可,而是與會專家的一系列提問和建議,比如:
“中藥配方由許多植物組成,化學成分也很多樣,在選擇中藥配方時是否有一套選材標準,以此來控制質量與成分的一致性?”
“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中藥配方有抑制病毒的潛力?”
“WHO認為藥用植物在沒有資料支援的情況下不能用於孕婦和兒童,在中方專家人給出的證據中關於孕婦和兒童的安全資訊有限,如何證明孕婦和兒童可以使用中醫藥治療,對此又該採取什麼標準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
“有研究指出約有20%的新冠患者存在肝功能問題,是否與中藥有關?”
“如何在中藥研究中進行雙盲和安慰劑試驗?”
“對於千人千方的定製醫學來說,有必要進行機制研究,以調查特定配方的抗病毒作用。”
第一天的熱烈討論之後,會議主席便指出:中藥治療新冠的資料存在明顯的異質性,每一種中藥都有不同的複雜成分,這些資料是基於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患者群體的複雜資料,因此對這些研究進行深入分析不是一種有效的方法。相反,在已經提出的基礎上,要回答的問題是 "未來我們如何才能改進中醫研究?"。
意思就是,基於現有的證據討論中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沒有意義,會議討論的重點不在於中藥是否能有效治療新冠,而在於後續的研究方向。
為了強調中藥對於治療新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國專家列舉了一系列資料,比如12項隨機對照試驗(RCT)以及一些真實世界研究。
對此,不同的專家給出了不同的看法:
會議主席建議應該將這些資料發表在國際期刊上,以供進一步的討論和分析;部分專家認為,這些資料足以在會議中做出“樂觀”的判斷;部分專家提議應該對這些研究進行薈萃分析、回顧性研究等更全面的分析;部分專家認為中醫對活性化合物的理解是基於以人類為樣本的動物資料,應該對此進行藥理學研究,闡明用藥機理。
在兩天的專業討論之後,與會專家們一致給出了會議的主要結論、建議措施、專家會議向世衛組織提出的建議以及專家會議向成員國提出的建議,接著會議便落下帷幕。
以上關於中藥抗疫資料的討論、中藥研究方法的建議便是本次會議的主要內容,而在國內的新聞報道中,專家評估會的主要觀點為兩個,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第一,澎湃新聞稱,“世衛組織表示中醫藥能有效治療新冠,降低輕型、普通型病例轉為重症,縮短病毒清除時間,改善輕型和普通型患者的臨床預後”。
以上引用均來自於專家會議的主要結論之一,看似沒毛病,實際漏洞百出。
首先,報告中明確指出,會議得出的結論僅基於會議中提交的材料,這些研究表明了中藥的益處,但鑑於研究所處的緊急環境(疫情),中藥在其他人群中的有效性仍需進一步調查,同時應該促進國際合作和試驗,相關研究應符合國際報告標準,以便更廣泛地獲取結果。
會議的主要結論還提出:儘管存在固有的侷限性,但仍有必要對會議所提供的RCT研究進行進一步的臨床試驗,以評估中藥防治新冠的作用。
其次,前文中提到,這個報告是一篇會議紀要,顧名思義,就是記錄會議探討的細節,與會專家的發言和看法都將被記錄,其中不乏一些共識和爭辯,但並不代表WHO的官方建議。把會議探討的結論上升到世衛組織的官方觀點,有點張冠李戴了。
第二,澎湃新聞稱,“報告同時鼓勵成員國考慮中國形成並應用的整合醫學模式(中西醫結合模式)”。
單看這一句,著實沒毛病,但這句是專家會議向世衛組織和成員國的建議啊!並不是世衛組織發出的建議,這招莫非叫偷樑換柱?
在建議中,除了建議考慮將傳統醫學干預措施納入衛生保健系統以外,專家會議還建議應該促進中藥的國際臨床試驗和機理研究,以進一步評估和闡明中醫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這一點在新聞中卻沒人提及。
總而言之,這次的專家會議是一場開誠佈公的討論,中國專家提供了一些中醫藥研究資料,放在專業的國際平臺上供專家們討論研究,評估成果的同時查漏補缺,還能收穫一系列專業性強的研究建議,為後續的研究指明方向。
比如在會議中中國專家也承認,慣用的中西醫聯合療法可能導致會議中提供的RCT資料與國際標準治療方法不同,聯合治療導致中藥與常規藥物之間存在相互作用,這也將是國際試驗中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本來是尋求進步的常規討論,斷章取義傳到國內莫名其妙便成了“世衛組織表示中醫藥能有效治療新冠”,冠以“國際權威為中醫正名”之稱,引發全民狂歡,只不過是欺負大家不懂英文或者懶得去翻報告罷了。
注:封面圖以及文中插圖來源網路
參考文獻: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who-expert-meeting-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