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觀點認為,80版猴票市價100元、1000元的時候都喊風險大,等到了1萬元反而稱其精品,別說,這真有點令人迷茫了,猛然想到,新郵價格那麼低意味著什麼?一種如獲至寶的興奮令人徹夜難眠,一夜暴富的激動令人心跳加快。。。
但是冷靜下來還是要想一想,老票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價格呢?
先看例項:2020年年票發行量比2019年年票明顯少,但是價格比2019年的年票還低,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隨著發行量減少,人造風險卻在增加,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所以才會有“百年”版票從35元被市場培育到55元后,立馬又下跌到30元以下。這已經不是市場風險了,而是人造風險在發揮著重要作用。老票價格高的原因不少,限於篇幅只能說說最基本的原因:它沒有原始(庫存)貨源衝擊,沒有暗中低價(低於面值)拋售。新郵之所以不能像猴票那樣,就是因為不具備支撐條件,只有阻礙條件。80版猴票雖然價格高,但是綜合風險比價格低廉的新郵小得多,至少人造風險小得多。
還有“搖號”,不知道發明動機是什麼?反正善良的集藏群眾認為是一種福利,是一種讓集郵者獲利而激發收藏動力的福利。然而這個福利卻很令人不解:為什麼只拿出來極少一部分(只有百分之幾千分之幾)參與搖號?為什麼搖號結果還沒公佈,已經有大量貨源開始高價出售了?為什麼集藏群眾拿到福利郵品後,市價比搖號中籤的福利價還低?原來搖號竟是一種營銷工具啊!搖號前高價對敲炒造聲勢,搖號期間大量拋售獲暴利,搖號結束低價拋售清庫存,參與搖號的成了免費的群演,中籤者成了自費的魚餌。
種種新郵套路已經不揹人了(公開化),且已常態化,這對集郵收藏的持續發展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現在京滬等知名郵商正逐步棄新從老,給集郵發展開闢了一條新徵程,只要近兩年積極參與者都獲得了收益,這是有目共睹的。有些聲音總是嚷嚷自己虧本了,實際調查發現,其買進的都是近二三十年發行的有庫存的次新郵,豈能不虧?不過要是能認識到虧本的原因,也算是一種收穫,若再能看清老票的價值,那也許就是轉機。
我們只有認清形勢,主動避險,保護好集郵行業的資金鍊才是正道。面對老票價格高而穩定,紀念幣量大而溢價,而看到新郵價格低卻連連下跌的時候,還是多思考思考原因,就不會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