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幾年在航天事業上的成就,備受世人矚目,在高速發展的背後離不開科學家的嘔心瀝血。中國現在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在科學家拼搏奉獻的精神下,中國的航天事業必定如火如荼。
近日,中國神舟十二號飛船成功降落,在經歷了三個月的空間之旅中,三名宇航員成功返航,三名宇航員高額完成了任務目標,在就九月十六日安全著陸。可以說是歷史性的突破,喜訊剛剛傳來,我國就決定再次發出神州十三號載人飛船。
而在與此同時,俄羅斯的火箭發射計劃卻逐漸擱置,俄羅斯原本計劃在2028年進行試射任務,但是現在卻頻頻傳出被擱置的訊息,俄羅斯的火箭發射計劃還能否順利進行?
而為何我國會這麼著急發出神州十三號載人飛船?神州十三號的主要任務又是什麼?接下來就讓我帶你們一探究竟。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您的支援就是我前進的動力。
火箭發射的專案需要龐大的資金注入,此時俄羅斯的火箭叫停不外乎是自己的財政問題出現了比較大的負擔,對此俄羅斯的財政堪憂,而被迫中止火箭發射計劃。
但是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非一般的跨越,兩國在貿易上的合作已經使得中俄關系逐漸密切。未來的俄羅斯有可能會藉助我國的火箭實現自己的登月計劃也說不定。
伴隨著俄羅斯的壞訊息,中國卻傳出來了好訊息,這些訊息無一不是鼓舞人心的好訊息。中國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徹底返航,在距離陸地著陸點僅僅只差了八百米。可以說是正好相對。
而就在神州十二號的返回艙順利地抵達地球之後,天舟三號貨運飛船也順利升空,在僅僅七小時之後就與天宮空間站完成了對接,形成了一個整體。
在天舟三號的飛船擁有著宇航員所需要的生活物資以及各種消耗品。另外還有部分的載荷以及推進劑在飛船內部。
而在僅有的訊息中可以看出,我國在10月3日又要進行神州十三號的發射工作,而神州十二號與神州十三號的發射間隔甚至還不足夠一個月。
甚至在這個期間已經發射了天舟三號,為什麼會如此著急的發射神州十三號呢?
自神州十二號取得了革命性的程序之後,我國的建設逐步加快。神州十二號實現了五個首次的程序。
首次實現了載人飛船的對接工作,在空間站不斷地調整配合之下,神州十二號首次對接在6.5小時之後。
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首次繞飛空間站,並且與空間站徑向交匯。在任務中,神州十二號飛船進行了複雜的交匯再對接的飛航模式,並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首次實現了長期停靠在軌道上,空間站的複雜結構沒有打垮神州十二號飛船,神州十二號飛船停靠在軌道上達三個月。為複雜的對外熱流條件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同時神州團隊為飛船提供了適配性條件。
首次實現了不同高度軌道進行著陸,神州十二號之前都是進行著固定軌道返回,但是神州十二號沒有按照固定軌道航行。
為了節省消耗,軌道位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但是神州十二號仍舊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首次實現了多重救援,在神州十二號之內,存在著兩艘救援飛船,一艘飛船作為備份,以備不時之需。
首次進行了艙外活動,在空間站期間,航天員在艙外進行了兩次活動作業,第一次進一步的熟悉了對機械臂的操作。第二次開始進行各種裝置的安裝,兩人出艙,一人指揮。
按照原定的計劃,我國將會在2022年完成空間站的在軌建造任務,所以發射神州十二號只是探索的第一步。而神州十三號又是一次新的嘗試。
神州十三號將與剛剛發射的天舟三號一起向著天和一號核心艙進行對接,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天和一號核心艙後向的介面以及徑向的介面分別對接天舟三號以及神州十三號,在對接完成後,將組成四個艙位的組合體。
分別是天舟二號飛船、三號飛船、天和一號核心艙以及神州十三號載人飛船。組合艙整體呈現出T形狀,以重達50噸的組合體狀態進行執行。毫無疑問這又是向前邁進的巨大一步。
但是完成這一目標的難度非常大,所以神州十三號已經蓄勢待發,而在神州十二號返回地球的時間中,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仍舊在進行運轉著,等待著神州十三號的到來。
而天宮空間站將在2022年正式投入運營,所以空間站的建設任務必須是爭分奪秒才行。打亂了一個腳步所造成的損失都是難以估量的,中國勢必要保證2022年的神州十四號的成功發射。
而在此之前的前提條件就是神州十三號的成功發射以及後面的空間站正式在2022年底進入在軌執行階段,我國必須透過搶時間的方式來進行對於空間站的修整以及建設。
我國現在正處在對比階段,驗證關鍵技術存在的誤區或者為了全面建成空間站做準備。對比自然就是對比國際空間站的交接,國際空間站的交接基本上就是空間站的宇航員進行無縫銜接的工作。
對於將要返回地球的宇航員來說,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完成工作的交接,然後再返回地球。
這樣的方式避免了因為缺失人員而造成空間站的空檔。在我國建造完成自己的空間站之後,也會用這種辦法進行無縫銜接的模式。不僅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還對空間站的整體維護更上了一個檔次。
神州十三號此次的主要任務一共有三項,每一項都是重中之重。第一項就是檢測我國空間組合體的可行性以及驗證如何讓航天員進行長期駐留在空間站中,因為構建成功組合體,
必須要時刻監測空間站的結構穩定性,為了以後打下堅實的基礎。再來就是因為空間站的資料都是人為建設起來的,缺失了航天員的管控終究是細胞缺失了活性,為了更好地探索空間站,就必須要長期駐留。
而第二項就是在空間站進行相關的科學實驗。為了以後累計經驗,也為了我國的空間站建設,這個必須要切身實地的實行。
我國不論是空間站的建設以及執行都在緩慢的進行中,在建設完成之前需要龐大的經驗支撐著空間站的建設,也是目前最需要累積的一件事情。
而第三項就是關於宇航員的自身安全。在出艙後對宇航員的機械臂、航天服都進行一次甄別,看有沒有那些地方需要改進。
在建設空間站的過程中,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宇航員的服裝,只有自身的保障受到保護了之後才會對空間站的建設提出建設性意見。
而除了神州十三號發射任務完成之後,我國還有兩艘飛船預計會緊跟著發射,為了空間站的建設貢獻出綿薄之力。分別是夢天、問天兩艘飛船。
神州飛船的主要結構為推進艙、返回艙以及軌道艙的三個艙位結構,在軌道飛行的時間中是以三艙飛行,其中軌道艙是飛行員的生活起居室,在艙內配備有飛行員所需要的各種生活用品。
而返回艙就相當於飛行員的駕駛室,是飛行員在進行往返太空中的密閉艙段,不過前後設有艙門。
在返回艙中飛行員可以看到有關整個飛船的機器裝置情況。而推進艙就是整個飛船的能源供應場所,飛行員所需要的氧氣和水都是由推進艙提供的,飛船需要的能源也是從推進艙而來。
飛船的心臟就是推進艙,而大腦就是返回艙,至於身體就是軌道艙。而飛船的起飛主要靠的是捆綁式的火箭,透過火箭的助推升上太空,在火箭起飛十分鐘左右,飛船會與火箭分離,並且進入預定軌道。
神州飛船的起飛不僅僅是彰顯著一個我國航天事業的進步,更是對於美國進行一大打擊,美國大行單邊主義對中國進行限制,而中國不僅僅突破了限制,更是在航空領域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
這就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努力突破自身,堅持拼搏的結果。中華人民永遠都是充滿韌性的,現如今的中國在航天領域越來越有發言權,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就等待著國際空間站的退休,我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會成為世界上碩果僅存的正在運營的空間站。
到那時,合作共贏歡迎,妄圖打擊報復只會招致萬劫不復!好了本期的影片就分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不要忘了給個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