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們想知道時間,抬頭看錶,低頭看手機,到哪兒都方便。但同樣的事擱古代,可把古人給難壞了。他們怎麼確定時間呢?
什麼叫“日子”?
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人們就已經認識了咱們現如今的“年月日”了,而工具就是日晷,日晷最標緻的形象就是一個圓盆中間插根兒指標,太陽一照就能在晷盤上留下一道影子,而這道投影就像鐘錶的指標一樣在晷盤上移動,指示具體時間,移動一圈就是太陽出沒晝夜明暗交替一次,於是人們認識了“日”子。
北京很多古建築設有日晷,比如北京古觀象臺,這裡建於明正統七年(1442年),是明清兩代的國家天文臺。古觀象臺臺體高約14米,臺頂南北長20.4米,東西長23.9米。上設8架清制天文儀器。
清制8架銅儀除了造型,花飾,工藝等方面具有中國的傳統外,在刻度,遊表,結構等方面,還反映了西歐文藝復興時代以後,大型天文儀器的進展和成就。它們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新中國成立後,古象臺移交給北京天文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天為什麼是24小時?
不少人知道圓明園的十二獸首是噴泉,但少有人知它是一個龐大的水力報時器,每個動物就是一個噴泉機關,每到一個時辰,也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相應的動物口中就會噴水,當所有動物全都噴完水,一天一夜就過去了。
為什麼是24小時呢?所謂時辰,是咱們的祖先透過對太陽出沒所引發的自然界活動進行觀察後,總結出來的12種現象。
例如從晚上23點到夜裡1點鼠類出沒頻繁,於是就把一天的開始“子時”冠名給了“鼠”,組成了十二生肖裡的“子鼠”。接下來每兩個小時都有相對應的自然現象。
“立刻”與“忽然”哪個快?
刻漏是古代人受到了容器漏水啟發的結果。“刻”指的是接水桶裡的這支帶有刻度的浮箭。透過水從漏壺流出來之後,浮箭隨著接水桶水面的升高,刻度隨之變化,表示時間流逝。
古人用100格來劃分晝夜,每一格是一刻鐘,也就是14分24秒。
而在兩刻之間還有一種肉眼很難看到的符號,是一種像蜘蛛絲一樣細的線條,那就是“忽”,水位稍有變化,“忽”就過去了,比“秒”的時間還要短,所以由它衍生出了“忽然”這個詞。
“半夜三更”到底是幾點?
從元朝開始,北京就開始用“晨鐘暮鼓”來報時。過去論時辰,夜裡叫做更,一更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每過一更都要敲鐘。
晚上七點到9點就是一更天,以此類推,三更天指的就是晚上11點到夜裡1點之間,半夜三更這個詞也就是這麼來的。
計時器的演化
圭表和日晷是人類古代最早使用的計時器之一,兩者都是利用太陽的射影長短和方向來判斷時間的。
圭表是根據日影的長短判別方向測定季節、全年日數,推算曆法。
日晷的兩面都有刻度,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又等分為“時初”、“時正”,這正是一日24小時。
那遇到陰天或夜間該怎麼辦?——漏刻
漏刻的發明是古人受到容器漏水現象啟發的結果。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我國先民已能製作陶器。陶器在使用時難免會有破損裂縫,某些盛水的陶器可能因破損而漏水,而水的流失與時間的流逝有著一定的對應關係。久而久之,古人就產生用這種方法計量時間的概念。
漏刻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資料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時間也更為久遠。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漏刻也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當然,我國古代還出現了非常複雜的計時器,例如圖上的這種。
西方沙漏最早出現是在公元1100年,具體原理和漏刻一樣。沙漏的方便之處在與,反轉過來便可以繼續計時,但它卻不如漏刻精準。
(來源:“首都之窗”微信公眾號;圖片:原文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