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日本旅遊或居住的朋友們可能都會有一個感受,那就是,日本的房子,真的太小了!
權威機構曾經調研了世界N個發達國家,做出了【人均居住面積排名】,其中,美國以人均60㎡位居榜首,而日本以人均僅40㎡而排名墊底。順便一提,中國的人均居住面積約50㎡,比日本強了不止一個百分點。更可怕的是,在東京地區人均面積僅為25㎡左右,可以說小的連翻身都難,真不知道日本人是怎麼愉快地生活的。
如果說之前的日本人還能接受快樂的“小房生活”,那麼,疫情的持續終於打破了這一障礙。疫情影響下,日本很多企業都採取了居家辦公模式。東京和大阪等城市更是三番兩次的釋出“緊急事態宣言”,倡導人們“避免不必要非緊急的外出”。
這種情況下,很多生活在20+平米公寓的日本人,發現自己更多是被“圈養”在家裡了,隨著疫情的不斷反覆,這些在窄小房子中生活的日本人終於忍無可忍,換面積更大的房子成了他們的唯一選擇。
隨著“改善型住宅”的需求量暴增,日本以東京、大阪為首的城市也迎來了一波房價的普漲,同比去年漲幅均在10%以上,最高的一年暴漲了25%。
在東京都,疫情前最受歡迎的是1R和1K兩種戶型,這兩種的相同點是大開間,除了廚房、洗手間、浴室外,只有一間兼具客廳和臥室功能的房間。但在疫情發生後,1LDK的受追捧程度快速增加。一名剛剛搬家、28歲的白領葉子小姐就表示:“雖然1LDK每月的房租要多出2萬日元,但生活空間幾乎大了一倍,我現在就想要住寬敞的房子。”
抱持著相同感受的日本人不在少數,在一個非官方調查中,很多人表示:住在狹小的房間,空間和心理上都會感到痛苦。
根據日本媒體統計,自2020年以來,日本國內的搬家需求顯著增加,一家常年位居日本搬家公司規模前三的企業,2020年度承接的搬家服務為83萬次,比2019年增加了6%。
而這當中,55%的人都是從小房子搬到更大的房子,大型的公寓、一戶建等都不在少數。可以明顯看出,更多的日本人開始注重生活上的大空間,想更換為更大住宅的需求上升明顯。
同時,由於疫情導致的在家辦公成為常態後,很多工作在國外的外派員工也紛紛迴歸,對房屋的需求度明顯提升,其中不少人選擇了不再租房,而是直接購買自住型住宅。在這一點上,日本寬鬆的經濟政策給予了很大的便利。
日本當前實行的“零首付、低利率、貸款補貼、個稅扣減”等購房優惠政策,讓房屋的租金支出和房貸還款額基本持平,而自己購買房產,除了居住環境更好外,還能隨心所欲的按照個人喜好裝修房屋內部和外部,以至於近兩年,即使是年薪300萬日元(約18萬日民幣)的年輕人,也主動透過買房來改善居住條件了,而且這樣的情況還十分普遍。
當然,雖然不少人認為日本房價最近漲速過快,但實際上,和日本歷史房價峰值時相比,現在的價格還不及當年的一半。
最新的二手房銷售均價(按70平方米換算),大阪市為3500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205.6萬元),而這是有日本的工薪族完全能夠負擔起的。以前滿足於居住在25㎡的一居室的人,現在更希望住在50-70㎡的2LDK,或者更大、房間數量更多的一戶建中。
因此,近一年來大公寓和一戶建的銷售情況穩定上漲,房產交易量也逐步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日本民眾似乎也在疫情中,默默地實現了居住條件的升級,住更大、更寬敞的房子,成為了日本人最新的真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