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改命故事來自《太上感應篇彙編》
故事121:
古時候的孝子,像曾子讀到居喪兒子應守禮儀時,常常淚溼衣襟。 閔子騫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將後母安頓了下來。老萊子七十歲 時,還穿彩裝娛樂雙親。華寶為了父親臨別說要回來為他加冠,等到七十歲還不 加冠、不結婚,以示對父親的哀悼。韓伯俞因受母親杖責太輕,知道母親年老體 衰而痛哭。
王裒因為父親被殺,只要攀爬柏樹就傷心哭泣。郭平因為家貧,只好 依靠幫傭賺錢來埋葬親人遺體。江革也因家窮,為人幫傭來奉養母親。這些人個 個都具有至孝至情的精神,他們的行為品德都是非常高超,可以作為百世模範。 今再列舉數例來告知世人,使大家都知道觀摩效法。
以下改命故事來自《太上感應篇彙編》
故事122:
《化書》上說:“文昌帝君在周朝初年,降生於吳會(江蘇吳縣)。 他非常孝順父母。母親六十歲時,背上長了一個惡瘡。帝君用口將惡瘡吸出來, 帝君吸了三天後,忽然覺得有東西充滿口中,吐出來一看,是一個外面包著薄膜 像綿,白色濃乳如米粒的東西,這就是惡瘡的根。因此,帝君的母親感到很舒服。 但是,因為久病身體羸弱,有醫生說:‘這種痼疾,要用人肉來補,以真氣來補 真氣,這樣才能早一些康復。’
所以,帝君就在半夜用刀,將自己大腿上的肉割 下來,並煮給母親食用。忽然,空中傳來聲音說:‘上天因為你的純孝,特為你 母親延壽一紀。’果然,帝君母親的病很快就好了。到文昌帝君三十六歲的時候, 父母才過世,帝君親自拿著畚箕將父母安葬,並以土塊為枕頭在墓旁為父母守孝。 三年後,洪水暴發。
帝君在守孝期間齋戒,每日讀誦《大洞經》,並恭敬的供奉 元始天尊金像,因此得免於水患。洪水退去以後,只見文昌帝君父母墳前的溪谷, 變成了高山,寬廣大約一里左右,從此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水患。文昌帝君過世後, 上帝命他做君山的主神。後來,又出生在一戶張姓人家中,而成為周宣王的臣子, 帝君當時與尹吉甫是好朋友,也就是《詩經》裡面說的孝友張仲。”現如今的讀 書人每日都敬拜文昌帝君,而卻不知道帝君修成正果,全在孝養父母,友愛兄弟。 因此,就把這個案例編排在第一位,以此告知讀書人,要向文昌帝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