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不用回家過年,我內心竟然有一絲竊喜。”大年初一早上,同樣無法回家的我,在一期播客中聽到了這句略顯叛逆的話。主播的理由很簡單,除了能趁機逛逛平日被擠爆的熱門展和網紅咖啡館,不用回家被“拎”著催婚,或許才是最大的“反作用力”。
“每逢佳節被催婚”,已然成為一茬茬單身青年的共同經歷。《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68.2%的受訪未婚青年都經歷過“催婚催戀”,80.6%的受訪者坦言被“催”增加了春節走親訪友的壓力。
催婚在春節期間密集“爆發”,大概源於一種心照不宣的傳統:對於公事,人們總喜歡回以一句“有什麼事兒,過完年再說”;而像婚姻這種人生“大”私事,家長們則像找到了一個按捺許久後的釋放節點——“趁過年,咱們必須好好說說這事兒。”
在催婚對話中,能夠全程心平氣和的鳳毛麟角,大多是雞同鴨講,不歡而散。《光明日報》在評論《“每逢佳節被催婚”,為什麼引發全網共鳴?》中直言:近年來,關於催婚的討論從私人領域走向公共領域,成為困擾在未婚子女與其家長間的社會症候。如何理解其背後的代際差異、社會變化和溝通失靈等面向,則是喧囂之後值得思考的問題。
催婚雙方,為何常常一談就崩,沒法好好說話?《北京青年報》的時評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說到底就是兩代人之間的話語體系存在代溝,螺絲擰不進螺母。”比如,當父母堅持“什麼年齡做什麼事”的觀念,時常有種被同輩“落下”的焦慮感,而子女卻認為不能“為結婚而結婚”,自己是在被逼迫做事時,雙方缺乏共同的認知基礎,自然會陷入無法對話下去的困境。
與此同時,兩代人在生活經驗上的分化,也會加劇他們婚戀觀念的斷裂感。《光明日報》發文評論:“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區域的加速流動,年齡的符號意義與父母的固有習慣不再吻合。”父母應當意識到,由於受教育年限、生活環境、工作壓力的不同,孩子的人生時間表很可能會有改變,上一輩的固有經驗已不能完全照搬於子女身上。
現實生活中,要一筆抹掉這些差異固然不易,但是意識到認知差異的存在,以積極的溝通方式直面這些分歧,才能使彼此的交流更加順暢。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還需放下“確定自己一定對”的固執。在“催婚大戰”中,常常會出現類似的僵局:父母總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居高臨下”地給孩子安排人生;被“安排”的子女拗不過,便用各種方式消極抵抗。可事實上,對於他人、自己的婚姻和人生,誰又能完全“確定”應該怎樣呢?即便是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父母,誰又能說真正參透了婚姻,讀懂了愛情?
開啟心扉,坦言自己的不確定,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智慧。澎湃新聞網的一篇評論就表示:媽媽為自己細緻規劃了一個標準的“幸福家庭”,“我什麼都為你想好了,就看你怎麼做。”這是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可是作者每次聽到這個說法時,卻有一種窒息感,因為這種標準的“幸福家庭”模式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對子女而言,在不確定時承認自己沒有想好,把內心的糾結、壓力、偏好都表達出來,遠勝於堵住雙耳、對抗性交流;而對父母來說,也要避免固執己見,積極瞭解子女的真實感受,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接納多元的婚戀觀念。
其實,催婚問題更像是折射代際關係的一面鏡子。微信公眾號“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在推文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催婚就像放大鏡,把家庭關係中那些融洽、不融洽的部分都放大了。”紅星新聞評論也分析道:“大多數年輕人畢業後會選擇離開家庭獨居,甚至去另一個城市工作生活。這就導致了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大大減少。老年人的焦慮無處訴說,年輕人的難處也得不到理解。於是,假期團聚之時,矛盾就自然而然地爆發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更關鍵的問題或許是兩代人如何在子女成年後,磨合、調適出一種既彼此關心、又相互尊重的良性關係。如果溝通順暢,那雙方在婚戀問題上的討論,便不會成為“一談就崩”的引爆點,而是進一步增進理解、走入彼此內心的契機。
媒體札記,中國青年報評論員帶您品評一週時事熱點,我們下週再見。
撰文/任冠青
編輯/黃帥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