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2020年張雲龍、高偉光主演2.2分的《雷霆戰將》橫空出世,或許大部分人已經把“抗戰神劇”遺忘在腦海中。
很多人不解,為何到了2020年了,還有有這樣一部“侮辱觀眾智商”的抗戰片播出,最終小鮮肉的抗戰神劇《雷霆戰將》以95.9%的差評率成為這一年當之無愧的爛劇第一名。
《雷霆戰將》評分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劇中出現的名場面太多,比如戰場衝鋒前先抽一根雪茄,軍官個個都是大背頭,另外還有住別墅、穿緊身裙、拋媚眼等元素。
其實在這部劇之前國內影視劇市場有很多抗戰神劇,那個時候觀眾看著圖一樂也就懶得吐槽,這些劇往往以誇張的劇情展現“正派有多厲害,反派有多菜”來贏得觀眾認可。
正是那個時候有了“抗戰神劇四大專業戶”,他們分別是:王新軍、張子健、王挺以及於震。
無獨有偶,於震出演的《鐵道風雲》正在播出,雖然他不是主角,但不少人正是衝著他才追劇,結果看了幾集後才發現,這又是一部抗戰神劇。
幸好,於震的戲份並不多,不然他又要被吐槽很久拍爛片,實際上於震早已經“改邪歸正”,在接劇本方面格外謹慎。
其實這也是當初“抗戰神劇四大專業戶”的普遍選擇,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四位:
1.張子健
張子健成名非常早,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白眉大俠》《甘十九妹》都是張子健主演,在那個時候他就是當時的古裝第一小生。
只是張子健最後沒有在古裝這條路上走下去,而是出演了同學錢雁秋的《英雄》,再次以“燕雙鷹”的名字走紅。
後來,張子健幾乎就是和錢雁秋繫結在一起,他們拉上樑冠華打造了《神探狄仁傑》系列,張子健再次塑造經典“李元芳”。
在那個時候兩個當紅角色加持的張子健毫無疑問就是頂流。
只是錢雁秋後面把“燕雙鷹”系列拍得越來越離譜,張子健也就因這個角色被冠以神劇專業戶的稱號。
其實如果不和錢雁秋合作,張子健拍的作品大多數還是比較正常。
比如在老同學張嘉益的《我的體育老師》中演配角,不過更多時候張子健還是選擇加入了郭靖宇的團隊,出演了《最美的鄉村》《勇敢的心2》等劇。
現在52歲的張子健比以前老了很多,不過演技依然線上,他的戲也是看一部少一部了。
2.王新軍:
王新軍最早演過不少硬漢的角色,畢竟他的長相就是一臉正氣,屬於典型的正劇演員,不過在“抗戰神劇”很火的那幾年,王新軍竟然毅然決然投入到拍抗戰劇的懷抱中。
在這期間他交出了《遊擊英雄》、《地雷英雄傳》,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名場面最多的《抗日奇俠》,也正是這部劇奠定了王新軍“神劇專業戶”的名號。
後來這一類過於誇張的抗戰劇被嚴打,王新軍也就繼續拍一些主旋律的農村劇,其中一直不溫不火。一直到自導自演的《河山》播出,觀眾才發現王新軍轉型當導演去了。
與此同時,王新軍還與妻子秦海璐一起上真人秀,徹底改變了觀眾對他的固有印象。
要說四個人中轉型最成功的,那絕對是王新軍。
3.王挺:
王挺和王新軍戲路相似,兩個人都是演正派硬漢出名,可偏偏也是在“抗戰神劇”上栽了跟頭,他的抗戰劇代表作《斷箭》、《穿越火線》、《鐵血戰狼》也是清一色爛片。
後來王挺很果斷放棄了抗戰神劇,靠著自己硬漢的氣質接了不少正劇中的正面角色。雖然觀眾不會經常看到他的新聞,但時不時可以在各種新劇中突然看到他的身影,這也是王挺作為配角專業戶能給影視圈留下的貢獻。
4.於震:
於震是北京人藝的演員,演技沒問題,問題就在他特別喜歡演抗戰劇,最早的《五號特工組》還算正常,到了後面的《利箭行動》、《黑玫瑰》、《一個鬼子都不留》就變成了清一色侮辱智商的神劇。
那個時候很多人調侃:看到於震這張臉就不想追劇了。
這應該也算是於震演藝生涯爭議最大的時刻,不過於震很快就“改過自新”,因為他將視線放到了農村題材劇和網路大電影上,他主演的《法醫宋慈》《豹子頭林沖》票房都不差。
於震畢竟是中戲出身的科班演員,演技沒任何問題,只要他願意接戲,那找上門的劇本自然也不少。
只不過於震現在接戲很謹慎,已經很努力地在規避爛片,看來是當初口碑差評對他的影響太大了。
一個演員在不同的時期接戲水準不同是很正常的,因為演員也是要吃飯,不是他們不想接抗戰神劇,而是因為那個時期只有這些劇本找上門。
嚴格意義上來看“抗戰神劇”確實是時代的產物,在那些年觀眾看這些劇並不覺得很突兀,甚至覺得好看,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導演和演員扎堆拍這些劇。
只是拍得多了,觀眾審美也就是疲勞了,而且這種本就不尊重歷史的劇情多看幾遍的話就會覺得很侮辱智商,最終抗戰神劇慢慢消失在中國電視劇的歷史長河中。
不過,這些演抗戰神劇演員還是好演員,至少他們的演技比當下爆紅的那些流量明星好太多。
另外他們也不算糊了,只能算是符合影視圈正常的“新人替代老人”規律,只要他們還在拍戲,觀眾還是樂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