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煤價暴漲,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一度突破1500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180%!創歷史新高。進而導致燃煤發電企業出現全行業虧損的情況,電企叫苦不迭 紛紛呼籲漲電價,降煤價。各地也出臺了一定的電價上漲政策,但是電力屬於民生專案,漲幅過大的話也將影響電網企業的利潤,進而推高居民整體用電成本,得不償失,所以,上網電價的漲幅較小,普遍在2分錢/千瓦時左右。但對於燃煤成本佔70%的煤電企業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夏去秋來,天氣轉涼,當前有少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供暖,眼看北方地區大規模供暖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開始了,而且目前北方地區城市大多采用集體供暖,農村地區雖然煤改電煤改氣後用煤減少,但仍有很大部分落後地區仍燃煤取暖,對煤炭的需求量還會有很大幅度的增長。但當前煤價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走勢,若按去年供暖價格收費,本身作為民生工程的供暖電廠將面臨鉅額虧損,甚至截止現在許多司職供熱的熱電廠冬儲煤收儲工作進展很不順利。
近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向各地方和有關企業發出通知,就抓緊做好發電供熱企業直保煤炭中長期合同全覆蓋工作做出安排,要求推動煤炭中長期合同對發電供熱企業直保並全覆蓋,確保發電供熱用煤需要,守住民生用煤底線;發電供熱企業和煤炭企業在今年已簽訂中長期合同基礎上,再簽訂一批中長期合同,將發電供熱企業中長期合同佔年度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
大家都知道,為保證煤、電均衡發展,國有大型發電集團和大型煤企之間有合同煤的存在,旨在協調煤企和電企利潤均衡,保證民生。但合同煤的定價遵循“基準價+市場價”的模式,雖然價格較市場價有一定出入,但大體還是隨行就市,只是煤價漲跌的幅度較市場價小一些。而且發電企業並不是所有的煤都用合同煤,畢竟,煤炭行情好,煤炭企業也想多賺錢,這無可厚非。
從當前發改委的政策來看,針對煤價波動較大的情況,勢必加大長協煤在煤炭消費中的比例,對關係到民生的供暖、供電等方面進行保障。
假設煤企能夠按照此政策認真執行,使長協煤佔供暖企業用煤比例提高到100%,那麼既可以降低發電企業成本,降低企業負擔,又能夠有力保障供暖季節的民生供暖問題,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只是要煤炭企業能夠高風亮節,主動讓利,這一點想必還需要煤價低時由發電企業承諾抬高長協煤價才能行得通。只是世事難料,未來的事情誰又能說的準呢?
具體的政策方面,雖然發改委已經批覆了總量近1億噸的新增露天煤礦產能,但附加條件規定,增量部分必須簽署長協煤協議才行。這也就是說增加的這部分產能必須應用到保障民生領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