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整整22年後的這一天,北京闢才衚衕西口的一間民房內,一個年僅44歲的中年婦女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這個中年婦女膝下無子無女,臨終前只有丈夫劉振東陪在她身邊。兩人結婚六年,感情和諧,由於時局動盪,劉振東開過車行,當過車伕,建國後在街頭掃地維持家庭開支。中年婦女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在彌留之際,她道出了自己隱藏多年的秘密,她對身邊的丈夫說:“其實我不叫傅玉芳,我叫額爾德特·文繡,曾是溥儀的妻子,大清的皇妃。”
劉振東對妻子的臨終遺言並沒有感到過分驚訝,他撫摸著妻子的額頭。說道:“其實我早知道你的身份不簡單,你舉手投足間都不像普通人,沒想到竟是皇妃殿下!”
看到丈夫並不在意自己的過去,這個自稱叫“文繡”的中年婦女放下心來,慢慢閉上了眼睛,永遠離開了人世。
那麼,文繡有著怎樣的傳奇過往,她在中國近現代史中扮演過什麼角色?這一切都要從1922年的溥儀選妃說起。
滿清秀女,被選入宮
1922年,雖被剝奪實權但仍保有皇室之位的清室決定給末代皇帝溥儀選妃。清王朝覆滅整整十年,但清室貴族的遺老遺少依然被允許住在紫禁城,每年享有400萬銀元的年金,足夠清室揮霍。這年溥儀已經16歲了,按照清王朝制定的制度,他早已到了評妃選後的年紀。
清廷的貴族們經過層層篩選,將幾張權貴家女兒的照片遞進宮中,交給溥儀。溥儀本無心選妃,但偶然瞥見一位女子的照片,一眼看出她和其他女子的不同,於是選中了她,準備選她為皇后。這個女子便是文繡。
文繡出生於1909年,比溥儀小3歲,蒙古族出身,祖輩屬於上三旗的鑲黃旗,根正苗紅。文繡的祖父額爾德特·錫珍,曾官至禮部尚書,位高權重,積累下大筆財富。然而到她父親端恭這一輩,家道驟然中落,僅靠家族的餘蔭維持生存。
然而在文繡很小的時候,父親端恭因病去世。無奈之下,文繡的母親蔣氏帶著兒女們搬出錫府,在崇文門外花市後的衚衕裡租了兩間矮房,過起了普普通通的平民生活。
蔣氏是漢人,溫良賢淑,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文繡8歲那年,就被母親送到離家不遠的小學讀書,她聰明好學,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
1922年,清廷為溥儀選妃,文繡平靜的生活被打破。她的五叔華湛為了自己的前途,決定將文繡介紹進宮,如果文繡能被選為皇后,那麼整個家族都會因此受益。在得到溥儀的青睞後,文繡也成為皇后的熱門人選。
但一切並沒有如文繡所願,清室的幾個皇太妃認為,文繡家裡實在太窮,進宮怕不懂禮數,於是把皇后換成了出身更高的婉容,文繡被冊封為淑妃。文繡進宮後,溥儀看她沒想象中那麼美,態度變得冷淡下來,成婚之夜都沒有到文繡的新房就寢。
被趕出宮,不滿溥儀依附日本
文繡和婉容同期進宮,一開始兩人相處得還很融洽,但三人行的婚禮定然不會相安無事。
文繡接受過學校教育,有一定的學識,但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而溥儀醉心於西方文化,喜歡西方的洋玩意。婉容家世顯赫,上過美國教會學校,貫通中西,長相又比文繡端莊秀麗,更得溥儀喜歡。
婉容得勢後,明裡暗裡與文繡較勁,不僅在溥儀前面說文繡的壞話,還寫信挖苦、攻擊她。文繡漸漸受到冷遇,溥儀再不踏進她宮中半步,文繡獨守空閨,以讀書、寫字為樂,開始接受男女平等的理念,追求夫妻平等的生活。
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年,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讓警備總司令鹿鍾麟拿著一份《修正清室優待條件》送到宮中,限期溥儀搬出紫禁城。如果溥儀不從,下次帶來的就不是檔案,而是大炮。
溥儀嚇壞了,趕緊命人收拾金銀細軟搬到醇親王府暫住。收拾東西時,婉容搬出好幾箱金銀財寶,文繡的箱子裡則大多都是書籍。收拾好東西后,文繡來到列祖列宗的畫像前跪拜,然後從懷裡掏出一把剪刀,意圖自殺。正在這時,一個小太監從門外經過,急忙抱住了文繡,才阻止悲劇的發生。溥儀得知此事後,認為文繡的舉動實是大義之舉,對她的態度稍微有所緩和。
然而這件事情剛過一個月,一個人的出現就讓文繡和溥儀的關係徹底陷入僵局。曾經的翰林院學士鄭孝胥突然跑到溥儀身前獻策,聲稱只有依附日本人,才能復辟大清王業。在鄭孝胥的蠱惑下,溥儀心動了,決定投靠日本人。
文繡的確是一位知曉民族大義的巾幗,她苦勸溥儀:“我看歷史,日本人在旅順登陸後,曾將我千千萬萬的旅順百姓殺光,這樣的國家怎麼會有好心眼。皇上可不能輕信鄭孝胥的話話啊,否則引狼入室,成了日本人的傀儡,復辟不成,還成了千古罪人。”
溥儀早已被複闢的野心燻昏了頭腦,哪裡能聽下文繡的意見,他抄起雞毛撣子,狠狠抽在文繡身上,徹底將文繡打入冷宮。
“刀妃革命”
在日本人的指示下,溥儀離開醇親王府,住進了天津日租界的一棟三層小洋樓,接受日本人的保護。溥儀和婉容住在二樓,每日卿卿我我,文繡則獨自一人住在一樓的一間房內,和誰也不來往。由於失去了溥儀的頒賞,文繡的日子過得很艱難,缺錢時只好到典當行典當自己的衣物。太監和侍女們看她再度失勢,經常當著面挖圖她,沒有一點對待皇妃的態度。
文繡身處水深火熱之中,溥儀和婉容的日子卻過得十分瀟灑。二人出雙入對,到百貨大樓購物,聽戲院看梅蘭芳演出,參加各種酒會,儼然將文繡徹底甩在一邊。
文繡決定給溥儀最後一次機會,1925年大年初一,溥儀參加家宴,接受眾人的跪拜大禮,不過並沒有讓文繡參加。家宴結束後,文繡衝進客廳,當著所有人的面質問溥儀:“帝號已經取消,為何還有後、妃之別呢?”
溥儀本來就對自己的復辟大業受阻感到惱火,文繡一番話徹底揭開了他的傷疤,盛怒之下,他大聲嚷嚷道:“你不懂禮儀,無視尊卑,反了反了!”並當眾打了文繡一頓。
從這場鬧劇開始,文繡徹底對溥儀死了心,開始醞釀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妃子向皇上提離婚的“刀妃革命”。之所以將文繡稱為“刀妃”,是因為她懷裡經常揣著一把剪刀,還鬧出過用剪刀自殺的事件,北京城人盡皆知。
1931年,在妹妹文珊的幫助下,文繡找到三位在業界享有盛名的律師,起草了一份律師函,向溥儀提出離婚。溥儀收到律師函後情緒失控,只見上面寫道:“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枕獨抱,愁淚暗流;備受虐待,不堪忍受。”
“皇妃”要和“皇上”離婚的訊息頓時傳遍華北,人們同情文繡的遭遇,更對兩人結婚9年,文繡仍是處女感到不可思議。溥儀顏面掃地,動用身邊的遺老遺少對文繡家進行威逼利誘,但都沒有迫使文繡改變主意。無奈之下,兩人對簿公堂,協議離婚,溥儀一次性補給文繡五萬銀元,從此不相往來。
經歷9年痛苦不堪的婚姻,文繡自由了,溥儀則在“九一八事變”後第一時間宣佈投日,到東北謀求復辟,當了漢奸,徹底被鎖進牢籠之中。
終獲自由,晚年平靜
文繡獲得了5萬銀元的賠償金,但她還沒來及享受生活,就被外甥女玉芬騙走了一大筆錢,剩下的錢無論如何也不能滿足她晚年生活所需。無奈之下,文繡回到孃家,但母親蔣氏已經在幾年前病逝,五叔華湛認為她有辱門楣,把她趕出了家門。
1932年,文繡改名傅玉芳,在北京一傢俬立學校找了一份老師的工作,教學生畫畫。然而舒服的日子沒有延續多久,文繡的身份暴露,好奇者不斷到學校騷擾,她只好選擇了辭職。
盧溝橋事變後,北京淪陷,日軍入城後,對文繡百般敲詐,很快掏空了她所有積蓄。迫於生計,文繡搬到遠方表哥家暫住,以糊紙盒、上街叫賣為生。直到抗戰勝利後,她才在報社找到一份還算體面的工作。
1947年,在報社社長的介紹下,文繡與國軍少校軍官劉振東結婚,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在與劉振東相處過程中,文繡並沒有曝光自己曾經的身份。
1948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劉振東準備賣掉家產,隨長官逃亡到臺灣。文繡審時度勢,勸導丈夫留在北京。兩人靠著一點積蓄,開了一間車行,靠出租平板車生活。
新中國成立後,劉振東國民黨軍官的身份曝光。受到政府的審查和管制,不過政府認為劉振東沒有作惡,於是把他遣送回家,還給他安排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在此後幾年間,夫妻二人搬到闢才衚衕西口的一間民房,過著平穩安定的生活。
1953年9月18日,文繡突發心肌梗塞,彌留之際,她向丈夫道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丈夫並沒有怪罪於她,而是不離不棄陪在她身邊,陪她走完最後的時光。
文繡去世後,劉振東用幾塊木板拼了一副簡易棺材安葬了她。後來,劉振東回憶起妻子,微笑地說道:我得到了皇妃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