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商平臺快速崛起下,快遞行業正在經歷著快速的變化,從早期只有郵政的狀態下,逐步呈現出多頭混戰的局面,不論是國營的快遞業還是民營的快遞業,本身在競爭上的優勢只有價格和效率,使用者口碑和實效,才是市場優勝劣汰的關鍵所在。
從早期的四通一達和順豐以及京東,到到現在極兔的快速崛起,其背後還是電商平臺與快遞業的相互扶持,以阿里電商出發的菜鳥網路,整合四通一達的電商快遞業務,以京東電商為依託京東自營物流,以拼多多等為依託的極兔物流等等,還有以海外電商亞馬遜為主要的國際快遞巨頭們。隨著電商平臺的競爭激烈,快遞行業的價格戰和規模戰,正在不斷地演化,其中價格戰,也是不斷週期性的復現。
從過去的業績來看,中通21年223億單,佔比20.6%,韻達21年184億單,佔比17.0%,圓通21年165億單,佔比15.3%,申通110.8億單,佔比10.2%,順豐21年105.5億單,佔比9.7%,相較於20年,中通170億單佔比20.4%,韻達141億單佔比17%,圓通126億單佔比15.2%,申通89億單佔比10.6%,順豐81億單佔比9.8%,從對比來看,五大快遞業市場佔比基本持平,只有申通出現下滑,但是單量都有上升,另外百世匯通的自身緣故,退出了通達系的行列。
從快遞業發展的路徑和時間來看,其成長軌跡與中國商業經濟發展的脈絡相符,但是在快速的增長過程中,市場規模的快速上升,與自身經營和組織建設,以及基礎建設的過程不相匹配,從廣義上來說,還是人力資源堆積的規模效應,不論是從成本佔比和利潤率,都可以看出這樣的實質,從歷次價格戰的過程來說,本身的人力成本都在不斷調優,但是服務效率呈現週期性變化,主要還是從業人員的週期性更迭,本質上還是服務價值的低價化。
面對成本競爭的愈演愈烈,對於成本的管控,重點是票價的管控,也成了各大快遞公司爭先控制的要點,從運營模式來看,不論是加盟型還是自營型,還是管控幹線物流型,其本質還是物品流程的全過程,也是商品交易的全週期,從攬收到包裝到運輸到分揀到送達,輔助以資訊化的手段實現物品的快速移動,以提升使用者體驗,實現價值輸出,者就是快遞行業競爭的核心。
從基礎建設來看,重點是運輸,分揀以及資訊化,從票單價的構成來說,包括了攬收費用,電子單以及運輸費用,還有分揀投遞的費用,扣除之後的利潤才是真實的盈利,從物流中心和數字中心的建設來說,人力成本都是重要的佔比,從順豐的成本來看,重點還是外包和薪酬的開支,其次是運輸的費用,合計近八成以上的開支。
對於運輸效率來說,國內運輸和國際運輸,都使用不同的方式因為成本不同,從成本來說,空運高於路運高於鐵運高於水運高於海運,但是從實效性來說,航空運輸快捷高效但成本高,對於不同使用者需求,採用不同的運輸方式,也是快遞行業重點建設中心物流園區以及幹線運輸的原因。
從幹線運輸的整合以及航空貨運的發展,將是快遞業進軍國際成了一流物流行業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