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種人,他們既渴望獨立,又渴望依戀,既害怕被拋棄,又害怕被控制,既希望被重視,又擔心受到過多的關注,渴望被愛,但又害怕被愛。
當有異性對自己表露好感,就會瞬間失去興趣,開始迴避。他們的座右銘是我喜歡你,但是求你不要喜歡我(我不配)這三個字始終在他們心裡環繞。在他們看來,只有迴避,才能不至於失去這種矛盾的性格,就是迴避型人格。
迴避型人格的人呢有幾個突出的性格特點,首先就是沒有安全感,缺愛。很多回避型人格的人在年少時期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依戀關係。所以他們在成人之後會缺乏安全感,缺愛自卑,覺得自己不配的情況,他們無法肯定自己無法正確的客觀的看待自己。他們既不知道怎麼愛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正確的去愛別人。所以有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們特別冷漠,覺得他們拒人於千里之外,不是因為他們真的不想關心別人,而是他們真的不會,他們缺乏愛的能力。
雖然他們內心是渴望被愛的,但是同時他們也害怕被拋棄,被拒絕,所以自己長期對別人的不信任,這就導致了他們是很難建立親密關係的。
普通人,要是談個戀愛,首先就是肯定自己,然後如果對方愛我,我就跟他在一起。如果對方不愛了,我就分手調整,然後進入下一段戀情。而回避型人格的模式,首先就是自我否定。我不配,我不值得被愛。然後就是如果對方愛我,我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時間,從不信任到逃避,再到信任的過程。如果對方不愛我了,我會感覺到被拋棄的痛苦很長時間都難以釋懷。所以這類人是很矛盾的,得不到愛,很難受,得到愛了更難受。
迴避型人格的人特別喜歡用過去的痛苦模式去判斷自己的未來,以至於逐漸演變成了系統性無助。所以即使之後遇到了真愛,遇到了真誠的朋友,他們也會習慣性的逃避,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因為他們認定美好的事物與自己無關。過去的那些背叛,那些傷害,那些分離,將來一定還會發生。所以寧願把自己困在自己的小黑屋裡。
除此之外呢,迴避性人格因為長期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被忽略,所以他們非常不喜歡提出自己的需求,並且因為害怕衝突,所以喜歡經常使用冷暴力來解決問題。
迴避性人格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原生家庭,比如像父母離異,家庭不和諧,父母外出打工,重要親人離世,常見遭受到父母的責罵等等,原因,就會導致他們的家在很小的時候就形成一種觀念,就是對任何人都不要投入感情,他們總會離開,總會對自己不好。只有待在自己的世界裡才是安全的,我不需要任何的親密關係,我一個人就ok 了。當然呢他們還有一小部分人是因為後期的情感創傷,校園霸凌被親人朋友背叛欺騙,而後天形成的迴避型人格。
下面重點來了迴避型人格。迴避型依戀人格應該怎麼去改變自己?首先呢如果你只是迴避型迴避型依戀人格,並且你是一個對人際關係沒有那麼大訴求,或者你是堅定的不婚主義者、獨身主義者。那麼你其實沒有什麼必要非得做出改變。愛情向來就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如果你真心覺得一個人過得挺好的,那為什麼一定要強求自己呢?對吧?但是如果你此時是迴避型、迴避型依戀人格障礙,並且呢你還希望有一個完整的家庭,你希望可以跟你的小夥伴,跟周圍的人一樣,有一個看起來正常的生活。
那麼此時你需要做出以下這兩個調整。
第一件事呢叫做認知重塑。什麼意思呢?人一般在小時候養成對於自己的認知,這個過程主要是透過父母幫我們完成的。所以人家說家長是我們自我認知,織了一面鏡子,而你的父母在你的小時候並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給你鼓勵,而是不斷的苛責你的一切,貶損你的價值,忽略你的感受。所以你的自我認知是扭曲的。也就是說你的父母是一面凹凸不平的鏡子,是一面哈哈鏡,是無法映出你真實面貌的鏡子,是無法幫助你正確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的。
而可怕就可怕。在那過往的這幾十年中,你一直都在照這面破鏡子,在這裡你一無是處,面目可憎。但是你要記住,這不是一個客觀世界裡真實的你。所以改變對於你來說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重新定義真實的自己。你要打破過去的鏡子,你要找一面全新的平整的鏡子去照亮自己這面鏡子它可以是心理諮詢師,它可以是你親密無間的朋友,可以是一個情緒穩定包容你,愛你的另一半。當然你也許沒有那麼幸運,那也可以是心理治療的書籍,心理學課程。你可以透過這些手段去理智客觀的重新定義一個真實的自己。這個過程肯定會很辛苦。因為你需要跟過去十幾年幾十年的自己去做鬥爭,你還需要不停的告訴自己,我沒有想的那麼差。我沒有父母認為的那麼差,這些是你改變的第一步。
第二步呢就是利用我們之前提到的系統脫敏法,逐漸的去跟外界進行社交。當你透過第一步發現自己已經沒有那麼差了,你的心靈可能已經開啟一些了。你意識到真實的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之後,你要逐漸的敞開自己去跟外界進行連線,去強迫自己進行連線,去收穫更多的客觀世界。對於你的真實的聲音,而你如果足夠幸運的話,你可能會結交到三五直銷好友,可能會收穫一個懂你、愛你、包容你的另一半,這些都會是你前所未有的體驗。你要提醒自己,時時刻刻的敞開心扉,要去相信對方,要去強迫自己跟別人交心。在這個過程中啊,你會逐漸的顛覆自己過去的認知,重新完善自己的認知體系。還是那句話,你不一定非要選擇勇敢,不一定非要做出什麼改變,你可以繼續待在你的舒適區。只要你真心的感到高興就可以了。
從始至終你都沒有做錯什麼你的原生家庭,你的童年你的過去都不是你能決定的。即使歷史重演一百次,你還是會做出一樣的選擇,因為它是你當年唯一能做出的選擇。但是時至今日,你看了我的文章,瞭解了自己,知道了怎麼用科學的方法去改善性格。你終於有了選擇權。至於怎麼行動,那就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