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家住河南修武韓莊村的張國平借來一本《軍史》在家閱讀,當他讀到抗美援朝的故事時,老父親張紹奎搬著椅子,笑眯眯的來到身邊。
“國平,你別光自己看,念出來叫我也聽聽。”
張紹奎是經歷過抗美援朝的老兵,對戰爭的事情非常關心,張國平逗他:“聽這個幹嘛呀,都是您自己經歷過的。”
老人撅了撅嘴:“臭小子,就因為我去過,所以聽聽寫得真不真。”
張國平一字一句地把文章念出來,張紹奎聽得非常入迷。
當講到孫佔元用一顆手榴彈和敵人同歸於盡的情節時,張紹奎也不禁為他捏了把汗;講到沙五郎對峙中,尖刀排29名烈士於258高地上衝入敵陣與英勇搏鬥,最終全部犧牲的部分時,張紹奎直接泣不成聲。
張國平幫父親擦乾眼淚,問:“您知道這支部隊嗎?”
張紹奎語出驚人:“書上寫的就是我的部隊啊,我還沒死!”
什麼?父親就是尖刀排的一員?
張國平吃了一驚,他讓張紹奎描述那天的畫面,張紹奎便一五一十地講起來,講完以後,張國平發現除了“尖刀排全員陣亡”之外,父親所說的都跟書裡分毫不差。
但這就很奇怪了,按書中記載,尖刀排29名烈士已經死在高地的戰鬥中了,張紹奎作為其中的一員,為什麼現在還好好地活著呢?難道書編錯了,他是一名“活烈士”?
張國平雖滿腹疑問,但因為這件事無從查證,所以漸漸淡忘了,直到某天,一個神秘人物的出現揭曉了張紹奎身份的謎團......
戰友失散
張紹奎是1946年在太行山革命根據地當的兵,他在部隊的時候有個好戰友,名叫龐德來,兩人交流之後才發現彼此是老鄉,村子之間只有十多公里遠。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他們被派往朝鮮抗擊美國,並被分在一個連裡,龐德來擔任尖刀排長,而張紹奎是他手下的機槍班長。
在臨津江時,尖刀排奉命奪取281高地,我方僅有29名戰士,而敵人卻有80人,由於敵眾我寡,一番激戰之後我方損失慘重,最終只剩下張紹奎一人還有作戰能力,但他沒有放棄,而是採用游擊戰術,邊走邊打,繼續與敵人戰鬥。
忽然,張紹奎感到肩部一陣劇痛,手一摸,滿是鮮血。
他的鎖骨被打穿了4個洞,連著上牙床的幾顆牙齒也被撞掉了,張紹奎忍著劇痛繼續和敵人周旋,直到對方棄屍而逃。
張紹奎覺得自己命不久矣了,就想著在戰場上搜索一番,說不定還能找到活著的戰友,一番艱難尋找後,他發現了龐德來。
龐德來身受多處槍傷,正奄奄一息地躺在戰壕裡,張紹奎找了些布條給他包紮傷口,防止他因出血過多死去,之後張紹奎守在龐德來身邊,等待救援部隊的到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在傷痛和疲憊的雙重摺磨下沉沉的睡去了。
再次醒來時,張紹奎已經被送到了大本營裡,他剛一睜眼就直接問:“排長呢?龐德來排長怎麼樣了?”
旁邊的醫生說:“他傷得太重,被送到朝鮮人民軍醫院搶救了。”
“那他治得怎麼樣?”
醫生搖搖頭:“這就不知道了。”
之後,張紹奎被轉移到國內,在瀋陽醫院住院,由於牙床受傷了,他的牙齒大片大片的脫落,只能靠吃流食維生;骨骼損傷導致右胳膊抬不起來,連給醫務人員揮揮手都做不到。
三個月後,張紹奎覺得自己的身體好些了,想重新上戰場,恰好軍區傳來指令,鼓勵傷員歸隊,張紹奎便把名字報了上去,再次跨過鴨綠江抵達前線。
遺憾的是,在戰前體檢時,醫生髮現張紹奎身負殘疾,已經不能打仗,為了他的健康著想,組織給了100元返鄉費讓他回國。
那時,很多傷員在失去作戰能力後都會請求國家安排一份工作,國家一般都會答應,算是對他們所做貢獻的回饋。
而張紹奎在多年的戰鬥中曾榮獲二等功兩次,三等功一次,算得上大功臣了,足夠獲得一份體面的工作,但他卻沒有提任何要求,之時默默地回老家修武當了一個農民。
雖然張紹奎遠離了戰場,但對戰友們的掛念卻沒有降低,他尤其放心不下地要數這個出生入死五六年,早已親如兄弟的龐德來,他覺得龐德來肯定沒死,發誓要找到他。
50年後終於團聚
張紹奎記得,龐德來的家住在“馮營村”,可他徒步走到“馮營村”,發現這裡並不是龐德來住的地方。
那時通訊設施差,找人比登天還難,沒辦法,張紹奎又擴大搜索範圍,把周遭7個馮營村全都找了個遍,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絕望的張紹奎只好作罷,回到家鄉靠務農為生,這件事也被他壓在了心底,不再提起,但他始終相信龐德來還活著,只是自己沒有找到。
再說龐德來,他被張紹奎救了之後,先是被送朝鮮人民軍醫院搶救,後來又去到長沙的醫院。
脫離生命危險後,龐德來同樣失去了戰鬥能力,被組織安排留在國內,但他曾獲一等功兩次,二等功一次,貢獻巨大,所以被分配到山東菏澤的銀行保衛科工作,他在這個遠離家鄉的地方埋頭苦幹,一下就是20年。
這20年時間裡,他也時時刻刻想念著張紹奎,回家探親時,他把金陵坡的村子找了個遍,但也沒有找到。
1973年,龐德來被調回焦作老家,在政保科從事保衛工作,他在這個崗位上又做了11年,期間兢兢業業地幹活,經常飢一頓飽一頓的,半月都不著家。
離休後,龐德來回到焦作龐馮營村養老,剛開始他聽老伴的建議,在家過了一段快活日子,後來他覺得生活太平淡了,於是找到鄉里的派出所,在那做起了治安員,後來他感覺還是太閒,又主動包攬了給鄉里送信的工作。
龐德來這人非常熱情,而且還很細心,相處時間久了,十里八村的大家都很信賴他。誰家有大事小事,總喜歡找他幫忙,村裡發生糾紛時,只要他一出面,大家都按他說的辦。久而久之,他負責的片區官民一心,治安很好,十年下來,居然連一起刑事案件都沒發生過。
上級把龐德來的功績看在眼裡,1991年焦作市評選優秀黨員和優秀老幹部的時候,首先把他捧了上去,另外1992年公安局發獎章的時候,還特別給了他一枚“二級金盾”章。
奇蹟有時就發生在一瞬間,就在張紹奎聽兒子讀完《軍史》後不久,1993年臘月二十八這天,他和平常一樣在院門口曬太陽,村裡來了個趕馬車的車伕。
車伕行至張紹奎門口時,見他面善,就吆喝道:“哥,來幾瓢水給馬解解渴唄!”
張紹奎應了一聲,叫張國平去家裡舀水,他和車伕聊起天來。
兩人東拉西扯,說的都是附近村子裡的故事,說到投機處,車伕神秘兮兮地問:“你知不知道‘龐馮營村’?”
張紹奎一聽“龐馮營村”,笑著說:“你講錯名字了,應該是‘馮營村’才對。”
車伕擺擺手:“我不知道你說的‘馮營村’是哪,我說的是‘龐馮營村’,錯不了!”
張紹奎心裡一驚,自己記得龐德來的老家是‘馮營村’,而車伕嘴裡忽然又冒出一個自己從來沒聽說過的‘龐馮營村’,自己找了那麼久人,難道是找錯地方了?
接著車伕講起了龐馮營村的故事,他提到的一個“怪老頭”引起了張紹奎的注意。
“怪老頭”有三怪,第一怪:他本是戰場上的領導,退伍以後到保衛科工作了幾十年,操勞了半輩子了,本來該休息休息,但他在離休後卻主動到鄉里給人送信和調節關係。
第二怪,他性格很怪,雖然脾氣火爆,氣場很足,動不動就趾高氣昂的,但稍微瞭解的人都知道,他待人很真誠,而且辦事很有分寸,方方面面都顧及得到。
有次,村裡接連下了好多天雨,一家人的院牆倒了,砸死了隔壁的幾隻雞,兩家因此鬧的不可開交。
老頭去了以後,先講了些親近的話叫雙方冷靜下來,然後對被砸的一家說:“那些雞叫砸死了,但不是還有肉嗎?你就當把肉賣出去了,按斤兩得些錢怎麼樣?”這家說可以。
他又去給塌牆的一方說:“你家老人年紀大了,需要補身體,小孩又太小,多吃點肉肯定有好處,平時你肯定不捨得花錢買肉,正好趁這個機會,掏點錢把雞給買下來。”這家人一聽也有道理。
於是,兩家把雞稱了稱斤兩,然後一手交錢一手交雞,最後都很滿意。
第三怪,他的志向很怪,他不止一次說過:“鄉親們好,我就高興。”這話還真不是隨便說說,他雖然是離休幹部,但家裡本身不富裕,他不光不難過,還經常拿錢和糧食出來接濟貧民,反把自己搞的很寒酸。
張紹奎聽完這個人,一下子想到了龐德來,當年在隊裡的時候,他就沒少幫戰士們解決問題,只要他往那一站,不管什麼麻煩事都能得到解決,而且他大公無私,心裡始終裝的都是別人。
他問老漢:“你說的‘怪老頭’,他叫什麼名字?”
老漢答道:“這我也不知道,不過大夥都叫他‘來’,你一叫‘來’,他就來了。”
張紹奎聽到“來”這個字,淚水奪眶而出。他詳細記下了龐馮營村的地址,大年初四的時候,早早起床,帶上乾糧往龐馮營村過去,老天有眼,剛進到村裡,身後傳來噠噠噠的跑步聲,張紹奎回頭一看,一個男人瞪圓了眼睛盯著自己。
“紹奎!?”
張紹奎定睛一看,居然是那個熟悉的面孔。
“你是......德來?”
“是我啊,我找了你幾十年了!”
兩人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抱在一起很久都沒分開。
龐德來把張紹奎請進家裡,兩人說起部隊的事情,感慨萬千。
當年那一仗,27個弟兄都死了,唯獨他倆活了下來。
彼此送醫後,兩人也天各一方,如今居然過去50年。
這50年間,張紹奎數次尋找龐德來,但因為把村名記錯了一個字,始終沒能找到。
而龐德來倒是沒記錯村名,他到“陰陽河村”找張紹奎,但沒想到,張紹奎早已舉家搬到韓莊村了,於是也沒有找到。
如今戰友重逢,兩人都精神一振,幾十年的疲憊和傷痛都一掃而空了。
英雄有好報
彼此交流過這些年的經歷後,哥倆可謂是感慨萬千。
龐德來雖然是退休幹部,但從物質生活上來說,他是非常艱苦的。
而張紹奎自不必說,戰場上的傷和田間的勞累讓他落下了病根,身體狀況堪憂,而且他的兒子張國平因小兒麻痺下肢萎縮,30多歲還沒有娶媳婦,只能以手作腳,生活相當艱苦。
記者把兩位老人的故事發布出去,一時間反響熱烈,大家都為他們感到開心。
這件事也被湖北省新洲市的魏春江知道了,1994年5月8日,他把事情講給了女兒魏紅英。
魏紅英從小便對英雄的事情非常神往,她聽後輾轉難眠,第二天對父母說:“張伯伯是‘活烈士’,應該得到善終,我要去河南照顧他!”
夫妻倆非常驚訝,連忙告訴她那邊有多苦,但魏紅英非但不怕,還說:“就因為苦我才要去,不能讓張伯伯獨自受苦。”
就這樣,魏紅英到河南住進了張家,她看到身殘志堅的張國平以後,非常欽佩,尤其發現他經常讀書,很有知識的時候,心生愛慕。
1994年6月21日,魏紅英和張國平結了婚,婚後小兩口非常恩愛,他們相伴數年,連一次架都沒有吵過。
就在這時,張紹奎的身體出了問題。
他本就有舊病,年紀大了以後,健康每況愈下,1998年犯胃病後,他被折磨得一度暈厥過去。
魏紅英為給他看病,四處找人借錢,她的父母知道後,二話不說寄來1000元,叫張紹奎用著,不夠再要。
政府在得知張紹奎的事情後,派民政局的同志帶著300元前來看望;修武縣縣長也被他感動,親自送來3000元和一副輪椅。
張紹奎接過錢,哭得像個小孩一樣,低著頭說:“我不好,我檢討!打仗沒死,活著還花錢,我給組織添麻煩了。”
儘管多方照顧,但張紹奎最終沒能戰勝病魔,在他去世後,張國平和魏紅英騰出手包了一片果園,雖然累點,但賺的錢足夠補貼家用,後來他倆還生了一個小女兒,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值得一提的是,夫妻兩人從小便教育女兒,一定要學習爺爺的大無畏精神,為正義的事業獻身,所以女孩小小年紀便很有同情心,每當學校組織給貧困山區捐款的活動時,她都會把零花錢捐出去,如今她已經二十多歲,不光繼承了張紹奎正直的品格,還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
如今,大多數戰場上的老英雄都已經去世,但他們的精神卻留給了子孫後代,讓大家都能在光明之路上前進,在此向戰場老兵們致敬,希望尚在人世的每個人都能得到應有的待遇,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