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漢朝是中華民族歷史最為強盛的王朝之一,如今中國佔據91%以上的主體民族漢族也是得名於兩千年前的漢朝。
甚至後來明末清初著名的大儒王夫之都說:“國恆以弱喪,而漢以強亡。”那麼漢代為什麼會這麼強?漢代的名將、虎賁之士都是從哪裡來的?本期@以史為鑑 同大家簡單聊聊這個話題。
東西兩漢的名將來源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類是群雄逐鹿時期誕生的名將。比如西漢劉邦時期的韓信、樊噲等;以及東漢劉秀時期的雲臺二十八將;這些猛將都是在天下大亂時期,浪裡淘金湧現出來的名將;
一類是漢朝統治時期和北方外患作戰的名將;比如李廣、趙充國等;
三類是外戚,比如著名的衛青、霍去病都是以外戚的身份得以領兵作戰;
這三類將領中,第一類只在天下大亂時出現,第三類除了極個別的名將,都因為依附外戚名聲不佳;只有第二類,是整個大漢朝名將的最大來源,也是漢朝軍隊的中堅力量。
但是,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第二類將領大都出身於涼州、朔方,甚至可以說出身於兩州中的六個郡,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這種情況在漢朝就有人總結出來了,《漢書地理志》中就記載:“漢興,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期門,以材力為官,名將多出焉。”
“六郡良家子”指的是涼州的天水、隴西,安定三郡,以及朔方的北地、上郡、西河三郡。
漢武帝時期,為了打擊匈奴,漢武帝專門建立了只屬於皇帝的近衛部隊,這就是傳說中的羽林軍。
漢武帝選擇羽林軍士兵的標準就是“六郡良家子”,首先要是涼州和朔方這六郡之中選擇優秀士兵和青年從軍;
其次,只要良家子,也就是出身於官員和富裕農民家庭,而不是商人、手工業者、醫生、巫師、異族、窮苦百姓……
良家子,非醫巫商賈百工也——司馬貞
為什麼要選擇這六郡的良家子呢?
首先是地理人文環境
根據地圖,大家一眼就能知道這六郡都是大漢邊疆。隴西郡和天水郡和羌族、氐族聚居區接壤;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四郡都是應對匈奴、鮮卑南下的第一道防線。
居住在這六郡的良家子經常面臨同異族的戰爭,他們的戰鬥意識和戰鬥經驗遠勝於中原地區的老百姓;
其次是騎兵軍種
這六郡人口較少,草場眾多,有些土地是剛剛從匈奴等手中搶來的,大多數還延續了之前放牧的習俗,也是馬匹的重要產出地。
正是有了六郡的馬匹,漢朝才得以組建強大的騎兵,六郡的良家子騎術雖然不比匈奴,但也是遠超過中原地區。
第三是家庭環境
漢武帝之所以要選擇良家子從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良家子家庭環境好,基本上都能斷文識字。能識字就意味著他們能看懂兵法,能看懂朝廷文書,稍加鍛鍊就能成為基層人才或者是中層人才。
正是因為這幾個原因,漢朝從漢初就開始在六郡之中選擇優秀的良家子從軍,並且在這六郡良家子中誕生了許多名留青史的名將。
在《史記》、《漢書》、《後漢書》的記載中,明確表示出身於六郡良家子,併入選羽林軍的名將有李廣(飛將軍)、趙充國(平定西羌)、馮奉世(擊破莎車)、甘延壽(與陳湯共同誅滅匈奴郅支單于)、董卓。
而沒有記載是羽林軍出身,但是屬於六郡的名將就更多了。
比如班固在漢書趙充國傳中就直接列舉了秦漢時期大量的六郡出身的名人,比如:漢代北地郡鬱郅出身的王圍、甘延壽;北地郡義渠的公孫賀、傅介子;隴西郡成紀縣的李廣、李蔡;隴西郡上邽縣的上宮桀、趙充國;隴西郡狄道的辛武賢、慶忌……
班固直接說:此其可稱列者也,其餘不可勝數。何則?山西(太行山以西)天水、隴西、安定、北地處勢迫近羌胡,民俗修習戰備,高上勇力鞍馬騎射。
也就是說這六郡的良家子在沒從軍的時候就修習戰備,精通鞍馬騎射;加上家有餘財可以支撐讀書識字,因此皇帝從六郡徵召良家子充入羽林軍,一來可以培養大漢基層軍官;二來也可以樹立皇帝權威,對於皇權鞏固有很大作用。
因此從邊疆六郡徵召良家子加入羽林軍是西漢、東漢歷代皇帝都會做的一件事,這也是大漢基層將領一個重要的來源,有了大量的六郡良家子從軍,從中誕生的名將機率也會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