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古代最為長壽的皇帝,乾隆一定佔有一席之地,人活七十古來稀,到八十歲那就更加少見了,何況是帝王。
兩千多年來八十歲以上的帝王只有五位,86歲的梁武帝蕭衍,82歲的武則天,81歲的宋高宗趙構,80歲的忽必烈,89歲的乾隆。
在大部分皇帝都只能活四五十年甚至更短的時候,乾隆卻活到了八十九歲,堪稱古代帝王壽命綿長第一人。
發紅包是新年的一個習俗,不論是今天還是古代都極為常見,乾隆因為高壽,所以他的子孫後代也是非常多,逢年過節也是非常熱鬧,發紅包也是必不可少之事。
但就是發紅包一事,竟然決定了大清王朝的繼承人,在發紅包之時,乾隆唯有一人沒給,第二年此人便登基為帝了。
子嗣雖多,長壽者卻少
乾隆的子嗣非常多,但是大部分卻沒有繼承其長壽的基因,乾隆前後共有十五子,但是存活下來的卻寥寥無幾。
乾隆一生共有十七個兒子,永璜、永璉、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永璘。
還有三個因為夭折便沒有記載,剩下的十四個兒子大部分也是英年早逝。
永璜去世之時二十三歲,永璉八歲去世,永璋二十六歲離世,永珹去世之時三十九歲,永琪去世之時二十六歲,永瑢相對高壽,離世之時四十七歲。
永琮離世之時才兩歲,永璇最為高壽,享年八十六歲,直追乾隆,永瑆長壽,去世之時七十二歲。
永璂二十四歲去世,永璟早年夭折,永璐也是早年夭折,永璘去世之時五十四歲。永琰也就是之後的嘉慶帝,駕崩之時六十歲。
其中高壽者並不多,十七子,過五十歲的人不過無人而已,大部分都是英年早逝。在永琰之前其實已經有很多兄弟了,但是為何乾隆沒有立他們為太子呢?其實和當時乾隆對於永琰母親孝儀純皇后的寵信有關。
孝儀純皇后為乾隆生育了四子二女,雖然其中二人早逝,但是還有永琰和永璘。
清朝自雍正之後為了防止再次出現九子奪嫡這樣的慘劇,採取了秘密建儲的方式來確定繼位者。
在永琰十三歲的時候,乾隆便秘密將其立為了儲君,這個時候除了主要幾個大臣,根本無人知道。
加上乾隆當時的子嗣眾多,各有特色,究竟誰會成為儲君,無人得知,因此在乾隆面前,一眾的子孫也是爭相展現自己的能力,希望得到乾隆的認可,被立為儲君。
其實在立永琰為儲君之前,乾隆曾先後立永璉和永琮為皇太子,但是奈何二人都早年夭折。
因此相當一段長的時間之內,都沒有再立儲君,直到永琰逐漸長大,深得乾隆喜愛,最終在永琰十三歲的時候被立為了儲君。
而永琰也很爭氣,並沒因病或者意外早逝,一直撐到了乾隆禪位。
紅包獨缺一人,儲君呼之欲出
正是因為大部分人都不知此時繼位者究竟是誰,因此乾隆的嬪妃也好,還是子嗣也好都是爭相在乾隆面前展現自己的才華。
在乾隆禪位的前一年,乾隆便在節日期間發放紅包,可謂是子孫人人皆有。
此時永琰的母親孝儀純皇后已經去世了,而且在去世之前還僅僅是皇貴妃,並沒有被冊立為皇后。
因此此時的永琰便有著些許的尷尬,此時永琰已經三十六歲,和其他皇子一樣,也在極力的表現,想要得到乾隆的青睞。
但是在發紅包的時候,卻唯獨漏了永琰,等到永琰看到自己的兄弟們都拿到了紅包,甚至自己的侄子們也都得到了,唯獨自己手中空蕩蕩,不免有些失落。
但更多的是害怕,伴君如伴虎,帝王之心永遠無法猜測,正當眾人猜測乾隆是何用意的時候,乾隆的一句話,讓大家明白了其真實的意思。
乾隆對永琰說:你要這銀子有何用,這天下都是你的了,銀子給你與不給你又有什麼用呢?
如此一來空懸多年的皇太子之位便呼之欲出了,永琰雖然沒有得到銀子,但是得到了天下。
過人第二年,乾隆便禪位給了永琰,也就是嘉慶帝,雖然說永琰繼位之後,乾隆依舊是掌權了四年之後才去世。
三十多年的皇子永琰都做過了,其實也不差這幾年被乾隆牽制的時間。
等到乾隆去世之後,嘉慶便展開了大動作,解決前朝寵臣和珅、平定白蓮教起義等,大有一番作為。
乾隆的六十年之約
之所以乾隆選擇在這樣一個場合將永琰的繼承者身份說出來,其實和乾隆自己的六十年之約有關。
上文說到,乾隆曾先後立過兩次繼承人,但都早夭了,在那之後,乾隆便沒有在立過儲君了。
但是如此一來也引發了大臣的不滿,國不可一日無本,而這個本其實就是儲君,因此很多臣子都在要求乾隆儘快立儲君。
即便當時採取的秘密建儲制度,但是還是有大臣要參與的,因此這些大臣也是要求乾隆定立儲君。
其實當時的乾隆並非不想定立儲君,主要是沒有合適的人選,因此便和臣子說,等到自己掌權六十年之時便公佈儲君人選。
乾隆自然不可能知道自己能夠活多久,只是作出承諾,來堵住臣子之嘴罷了。
另外也是為了給自己留些時間,來考察一眾皇子,最終選擇了十五皇子永琰,並且在乾隆三十八年就將其立為了儲君,但是一直沒有公佈,直到乾隆六十年,也就是乾隆掌權六十年的時候公佈了儲君人選。
總結
乾隆此舉其實也是為了避免自己父親雍正時期的九龍奪嫡的情況出現,如果過早地定立儲君,儲君定然會心生驕傲,而其他的皇子也會多有不服,極其容易造成政治混亂,再次發生康熙晚年的慘劇。
事實也證明,乾隆的做法的確很好,實現了權力的完美過渡,即便當時南方地區白蓮教起義,清朝依舊能夠平穩地完成權力的轉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