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但凡心房顫動患者到醫院就診,很快直接得到的答案是:射頻消融手術。一次失敗或術後很快復發,就二次手術,二次不行,幹三回。常說好事不過三,但我也見到一位患者在中、日、美和加拿大先後接受6次消融手術。我勸他不再去上臺第七次被手術,幫他學會管控心律,消除對心房顫動和手術反覆失敗帶來的焦慮與失望,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好高血壓,生活質量越來越好。
治療心房顫動與冠心病一樣,現在也是“火燒中段”,走火入魔地反覆射頻,前不防,後不管。
最近,美國心臟協會發布“關於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險因素”的科學宣告中,最精彩的論述是“現有證據提示,改變或控制肥胖、缺乏適度運動、睡眠呼吸暫停、高血壓、糖尿病及戒菸限酒,可能減少心房顫動的發生(一級預防)或發作(二級預防)的負擔,其療效程度可能超過射頻消融手術或其他有創傷的治療手段。”
即使有明確適應證(藥物治療無效、發作頻繁、有明顯症狀)接受射頻消融的患者,如果術後有相關的多學科團隊幫助指導患者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險因素,也將增加手術治療的效果。
這些措施包括:肥胖或超重患者至少應將體重從基線水平下降10%;注意篩查和積極治療睡眠呼吸暫停;控制血壓和血糖;戒菸;嚴格限酒。
含咖啡因的飲品,如咖啡、茶,不增加心房顫動風險。甚至有研究提示,這些飲品可能有輕度益處。
很多心房顫動患者不敢運動或不瞭解如何適度運動。
首先要強調,心房顫動不是“靜養”,而是“動養”,即提倡運動;
第二,運動應適度。適度的中等程度有氧運動可預防或減少心房顫動發作。但過於劇烈的高強度運動反而適得其反,可能增加心房顫動發生或發作。職業運動員的心房顫動發病率比年齡匹配的對照人群增加5倍。
多種形式的運動,包括有氧運動、抗阻運動和提高平衡能力的運動的效果更好。並且鼓勵心房顫動患者做體腦並用的運動,例如瑜伽、太極拳和氣功。
計步器、手環或手錶等穿戴裝置,以及手機的微信運動,可有助於改變患者缺少運動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可根據自身情況,設計每日運動的目標,並循序漸進。例如開始可設定日行5000-6000步,逐漸增至日行萬步路或更多。前段時間有微信上推出一條很吸引人眼球但混淆視聽的資訊,說日行萬步路是企業的市場營銷提出的。今天,我為此正名,AHA的科學宣告提出>10000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