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關村告別了“亞洲最大超市”。
這家開業18年的家樂福北京中關村店的關門只是家樂福商業版圖收窄的一個縮影。過去四年多的時間,家樂福中國共關閉了80多家門店,加上新開的門店,家樂福門店總數減少了近60家。
開業18年、曾是亞洲最大
2004年3月17日,家樂福中關村店在中關村廣場開業。當時的新聞標題,有兩個關鍵詞——旗艦店和亞洲最大。隨著這個大型超市而來的,還有很多商鋪,它們密密麻麻地分佈在通往超市入口的必經之路上。大超市帶來商業集聚,在當時是被廣泛認可的商業模式。
“一直到2017年還都挺火的,之後就不行了。”因為家樂福的人氣,有商鋪老闆把店搬來了中關村廣場,可現在店裡掛著“甩賣”的招牌。“我也不知道這裡會改成什麼,沒人跟我們說,反正店要撤了。”
業內人士認為家樂福中關村店走向衰落是必然,一方面,這家店是大賣場的模式,沒能跟上商超的轉型步伐;另一方面,地下商業車流結構不夠流暢,進出很不方便;此外,周邊不斷冒出新型購物中心以及日益發達的線上購物都在蠶食它的客流。
4年多關閉了80多家店
在家樂福的商業版圖裡,中關村店不是“倒下”的第一家店,應該也不會是最後一家,這個曾經的“大賣場教父”如今的生存處境並不樂觀。
起家於法國的家樂福是1995年進入中國的,在進入中國的前十年,得益於“大賣場”業態的獨一無二性,家樂福在中國完全處於“躺贏”狀態。短短十年,家樂福在中國開設了60多家門店,門店數量一直趕超大潤發、沃爾瑪等其他同類門店。
2010年,在中國連鎖協會發布的中國連鎖超市十強榜單中,家樂福曾以338億元的銷售規模位居第二。但在十年後,家樂福的排名已經降至第8位,銷售規模僅為273億元,與十年前相比縮水了23.8%。
家樂福的第一次閉店也出現在2010年,彼時家樂福已經進駐中國市場15年。被關閉的店位於西安,從開業到關閉僅存活三年。家樂福狠心關店的原因是,這家店一直虧損,收入也沒達到預期,最終決定關店止損。
這一年,家樂福在中國關閉了4家店,此後,家樂福的門店數量進入下行通道,開的遠沒有關的多。根據公開資料梳理,從2018年到2021年,家樂福的關店數均在兩位數以上,分別關閉20家、17家、20家和20多家。
2022年,家樂福的關店行動還在持續。今年1月到3月,家樂福就一口氣關閉了廣州萬國店、南昌青雲譜店、重慶沙坪壩、北京中關村店四家門店,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家門店均為營業時長在十年以上的老店。
家樂福官方也透露,目前家樂福在中國各個業態的門店數量為200家左右。這意味著,短短四年多時間,家樂福中國關閉了80多家門店,加上新開的門店,家樂福門店總數少了近60家。
大賣場颳起倒閉潮,經銷商加速逃離?
不止家樂福,近幾年,大型超市是一年比一年少了。颳了幾年的倒閉潮,似乎仍沒有要停下的勢頭!
2022年最新實體店閉店名單
伴隨著倒閉潮愈演愈烈,大賣場的銷量下降,風險變大,已經成為現在經銷商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在前幾年,一說到大商場,大超市,在經銷商的眼中那都是大客戶,大機遇,有了這樣一個客戶,絕對勝過幾十個小便利店了。可以說,每一個大賣場都是經銷商不斷的爭奪的戰場。一旦成功,每一年都有穩定的銷量,獲得一份穩定的利益。
但是,在最近兩年,這樣的場景已經變成了過去式。大多數的經銷商開始刻意地迴避大賣場業務,甚至不少的經銷商已經決定要放棄大賣場的業務,儼然已經演變成了一場大賣場的逃離潮。
而真正讓經銷商遠離大賣場的原因是:真的賺不到錢了。
往常銷量不錯的狀況下,賣場,超市的任務可以很輕鬆地完成,但是現在已經變得十分的艱難。每年不僅因為銷量上不去,賺不到什麼錢,還要不斷的被賣場,超市扣去大部分的資金。
這還不算什麼呢!更可氣的是有些賣場還要供應商保證賣場一年利潤要保持多少多少!這更不能理解了,你賣場賺多少錢經銷商怎麼保證,你自己掌握零售價、促銷定價、陳列方式及位置大小,經銷商都做不了主,怎麼保證你的利潤,這些權力根本不在經銷商手裡呀!
除了這些之外,在賣場,超市的進場費,陳列費,促銷費用都在不斷的上漲,對經銷商來說就是雪上加霜。
原本送貨到超市就是為了賺錢,現在成了一個不斷在填補的空洞,而且是看不到盡頭的。所以演變成了現在經銷商的逃離潮。
潰敗的大賣場,純屬自己作死
大賣場業態下行也不是一個近兩年才存在的問題,大賣場目前所呈現出的資料下滑,更多應該被視作整個業態持續進行中的結構性調整,和長期存在的行業挑戰。
當然,不能忽視的是,當下整個消費大盤都不算太好,另外,很多大賣場在2021年財報中都出現了明顯的資料下滑,這其中還有一層原因在於,疫情的影響, 但刨除短期影響因素去看,造成大賣場業態持續下滑的根本原因,還在大賣場自身。
20多年前,當現代賣場這一新鮮事物在神州大地嶄露頭角時,中國的消費者立刻被賣場那明亮的環境、齊全的商品、任選的自由、服務的周全所吸引。
曾經,賣場做為全國性品牌必須爭奪的市場,它是品牌的展示視窗。你說你是馳名商標,現在賣場裡面有你的位置嘛?沒有,那你就是吹牛。
而如今,商超關門的越來越多,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生意一旦不行,管理層多半不去反思自身營銷能力不足,反而將更多的風險歸結給外因,是造成大面積商超作死的節奏。
自上個世紀90年代起,大批外資大賣場進入中國以後,利用渠道優勢,向上遊供應商收取一系列名目繁多的費用,嚴重扭曲了零供關係。
據媒體報道,以上海某知名便利店1000多家門店為例,一個新消費品牌,如果進行單獨終端陳列的話,不僅需要100萬元的進店費,還要支付SKU條碼費、陳列費。
可以看到的是大的賣場,並不是以銷售產品盈利,而是想盡一切辦法收取各種費用維護生存。這是極為不健康的。有的商超為了賺取更多費用,想辦法把經銷商賣得好的產品鎖碼,逼迫經銷商解鎖,再收一次進店費。
大賣場近兩年銷售額和利潤下降後,不是積極想辦法,聯合經銷商促銷提升銷量而是打起了歪主意,逼迫經銷商簽訂銷售任務和利潤任務,只要完不成就讓經銷商補利潤。想盡一切辦法從上游賺錢,失去了大賣場盈利的重心。
集體的沒落,擺在一貫強勢的傳統賣場面前的,是時候要“換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