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開始,從美國開始對中國科研機構大學制裁開始,從中美貿易戰開始,市場上的科技板塊不斷的被資本買入推高,尤其是從科創板上市之後,科技興國的戰略和口號在媒體和一致的市場預期下不斷炒出新的高度,現在回過頭來看,2019年至2021年差不多兩年時間,很多以科技為主題材的個股尤其是半導體相關的個股,翻兩倍以上的比比皆是。但從2021年後半年開始,科技股就不斷的在被出貨了,由此開始,無論是基民,還是股民很多被套在了以科技為題材的個股之中。
兆易創新最高點235,現價130左右;北方華創最高點452,現價260左右;南大光電最高83,現價39左右;中芯國際最高74,現價44多一點;華潤微最高104,現價52左右;中興通迅最高56,現在22左右;紫光國微最高248,現在190左右;虹軟科技最高109,現在27(這貨曾經一度被我十分看好,現在打臉都打麻了);半導體ETF從最高點到現在跌的只剩6成,如此種種數不勝數,基本上整個科技板塊算是寶馬進去,寶駿出來。
那麼整個科技板塊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呢?科技板塊是否還有未來呢?
題主覺得半導體及科技板塊暴跌的主要以下幾點:
1、目前上市的科技公司多數處於技術研發和待突破的狀態,很多公司其實並未完全得到使用者市場的真正認可,業績虧損的較多,典型的有“寒武紀”這種上市公司,科技公司不管其研究的方向再牛逼,若不能在三五年快速的贏利轉虧為贏,這些企業能不能長期活下去都是一個嚴重的考驗;所以科技公司的不確定性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說太過於可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一旦突破,往往後面的市場給的利潤都屬於暴利,在這個共識的前提下,就會出現同業競爭激烈的問題,整個行業都被捲到飛起。這就會帶來另外一個問題,整個A股市場上面有多少是偽科技,多少是有真材實料的真科技企業?
2、買漲不買跌的市場慣性,目前A股市場上的科技股,大部分分紅能力很差,不具備一定的穩定性;資金推動之下,不是暴漲就是暴跌,而且經過19年到21年近兩年的上漲,很多個股積累了大量的“莊家”、“機構”獲利盤;隨著籌碼被不斷的賣出,引起市場進一步的慣性下跌,甚至超跌。
3、疫情影響,本就十分低迷的消費,消費者手裡的錢除了還房貸和基本的吃喝以外,再不敢增加多餘的消費,一切消費需求被降低,必然導致進一步的科技產品的消費萎靡;例如典型的“手機”市場,作為一個C端消費的市場,目前很多人手機4年都沒有再換。上面提到的虹軟科技的下跌的主要原因也是跟手機消費和出貨量降低有很大關係。然而任何一個科技產品的消費需求都會帶動整個科技產業的上下游產業鏈的震盪。在防疫的大環境下,科技創新建設則不再是當前需要重點突破的方向,反觀中醫和核酸檢測板塊就機會不斷。所以當前的疫情環境也是非常不利於科技板塊的題材炒作。
4、國際局勢動盪:當前地緣政治、俄烏衝突,國際社會政治動盪;這個時期,最主要的危機是基本的生存需求;當前的國際局勢:油、煤、鐵、銅、糧食、黃金、稀土、有色資源等最基礎的生產資源和生存資源才是國際資本和國家重點關注的地方,錢要用在刀仞上,一切戰備資源才是第一,因此,資金的關注點也從半導體及一些非必須的科技題材上轉移至目前最需要的地方。
那麼半導體和科技股是否還有未來?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半導體和其他科技領域的發展的需求是不變的,未來和前途也是非常肯定的。但是市場中眾多的科技股中,去偽求真的判斷對於就要求我們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了,我個人的判斷主要有以幾下點:
1、在國內是否是行業中的龍頭地位,其所在的行業是否是目前十四五規劃中必須要突破的方向。
2、上市公司所處行業在國際市場中,占主導地位的頭排公司有多少,國內在做此行業的上市公司和未上市公司有多少。越少越好。
3、上市公司的的產品是否已有市場投放,市場的反饋和認可度怎麼樣。
4、上市公司的主要產品研究方向是否專一,其所做的產品是不是都是與其主攻的產品方向相關聯;這裡要判斷兩個地方,一是上市公司有固定的現金奶牛,前期有某個成熟的產品可為公司帶來現金流,二是上市公司研究的和資金投入的這個方向確實是一片藍海。科創目標產品領域一定不能雜亂,一定是集中力量做一個方向才會更好。
5、去檢視上市公司在的招聘資訊,對比同類公司,上市公司給出的薪資待遇水平如何,是招聘銷售人才更多一些,還是研發人才更多一些。一個好的科技公司一定是研發投入第一,華為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
6、去檢視上市公司每年利潤再投入研發的比例,越高越好,這個問題會引起從量變到質變的效果,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跟這個一個道理。
7、去了解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層管理者是否急功近利,科技創新絕對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過程。
8、去檢查該上市公司每年的財務報表,最好是年年有盈利,不要連連虧損,老虧損,股價也不會好到哪裡,萬一退市就完蛋了。
9、去上市公司的網站檢視他們的產品及技術解決方案,拿著對應的引數去學習,去了解對應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市場行情以及行業發展情況。
10、檢查上市公司的十大股東,看看是否有重要的國家基金領投,去挨個檢查每個股東的背景和資料,瞭解他們的實力,畢竟大股東能知道的東西要比我們小散知道的更多,他們也不會隨便瞎投(有時候也不排隊這種坑)。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未來不管怎麼樣,社會不管怎麼變革,科技還是要的,只是好的科技公司在A股中不好找,當前無論是國內和國際市場,確實是非常不利於科技題材公司的炒作;但不代表科技的創新已經停滯,也許等到疫情結束以後,會有想像不到的新的科技產品問世。
題主比較看好的方向(未來3-5年以內):
仍然是半導體(卡脖子問題,這個必須解決)。
VR/AR(相關的產品和技術已經越來越接近實際的市場應用)最先應用的地方可能是遊戲,說不定很快就會出現一個顛覆現在所有遊戲執行模式的遊戲出來秒殺整個遊戲行業,而這個可能性的前提必然與虛擬現實相關。
自動駕駛,這個方向最高的自動駕駛技術等級是L5,目前國內自動駕駛最牛逼的是百度旗下的集度,從報道出來的情況來看,已經具備L4的能力,但這個方向最主要的問題是立法暫時跟不上科技的進步,最主要的卡點還是在責任的認定上,導致車企都想自己研究自動駕駛的核心能力,方向非常確定,群雄逐鹿,很難判斷最後誰是贏家。想像一下未來你上班以後,家裡的車可以幫助你完成接送老人外出、接送孩子上下學、到達目的地以後,主人下車,車自動找位置停車,走的時候車提前向分鐘到達目的地接你,是不是很爽呢?
以後題主會不定期的把自己對市場的想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多給點鼓勵和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