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白話文小說,也是魯迅短篇小說集《吶喊》的開篇之作,講述了一位患有“被害妄想症”的精神病人的日記。明明是滿紙荒唐言,卻人人讀得懂,這就是魯迅的厲害之處。
狂人是誰
看到這部小說的名字時,我們心中便難免產生這個疑問。極少有人將日記作為小說來寫,所以狂人應該是小說的主人公——我。那麼,“我”又是誰?
小說中交待,“我”是一位患有“被害妄想症”的病人,也是魯迅的一位舊友。事實上“我”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普羅大眾,代表了被封建主義毒害的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這一點從小說中的很多情節都可以看出來。比如小說中提到“我”總是覺得有人在害自己,他們不僅時時刻刻在盯著自己,還在送來的飯菜裡下毒,甚至在飯菜裡放幾片“被吃掉的人”的肉,以便使“我”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吃下去,變得與他們同流合汙。“我”的覺醒,使自己變得怪異,變得與眾不同。所以,“我”的行為在所謂的正常人眼中是瘋狂的,精神錯亂的。
所以,“我”才是正常人,而那些認為“我”有病的人才是不正常的。
狂人在怕什麼
狂人到底在害怕什麼?他的“被害妄想症”是怎麼得的?這是整部小說的線索。在狂人的小說中,到處是盯著他看的眼睛,有他大哥,有送飯的陳老五,有醫生,還有街上那一群小孩子。這些人為什麼要盯著他看?因為他的另類嗎?
從表面來看,狂人幾乎怕所有人。因為在他的世界裡,這些人者有可能害他。他們強迫他一起“吃人”,因為他不吃,便成了有病的人。這些人,包括“我”的至親大哥,都在想方設法按下“我”的覺醒,不想讓我走到光明的彼岸去。所以他們請了醫生,實際上是劊子手,想親手扼殺覺醒的那個“我”,而留下與他們一樣的,渾渾噩噩的那個“我”。
而實際上,狂人害怕的是封建社會吃人的禮教。他被毒害的,或者說曾經被毒害的是他的精神;他害怕的是,治好了“病”再回到那個吃人的瘋狂的精神世界去。
可怕的反轉
而整部小說最精彩的地方在於結尾處的反轉。狂人突然意識到,他或許曾在無意之中吃過妹妹的肉。從這一點來看,他從一個受害者變成了施暴者。這是他無法忍受的。倘若他一直都在那個渾渾噩噩的精神世界裡遊蕩,那麼也不會覺得自己無意中成了助暴之人;恰恰是因為他的覺醒,使他認識到這一點,而這個錯誤也隨著妹妹的死成了他內心永遠的痛。
他無法原諒自己,更無法原諒那些騙他去作惡的人。他突然想到,或許這世上還有千千萬萬如他一樣被騙的孩子,或許他們還沒有被騙,於是狂人向世人發出了呼籲——救救那些孩子!這是他臨死前發自內心的吶喊,正好小說合集的名字呼應。
因為我們的先輩們經歷過那個年代,因為我們已然覺醒,所以我們能夠讀懂狂人的日記,能夠理解魯迅心中的吶喊。
特別說明: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