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趙永春: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金人的“中國”歷史認同丨202204-38(總第1958期)

轉自“史學研究”微信公眾號。

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金人的“中國”歷史認同

——以《大金德運圖說》為中心的討論

趙永春

基本資訊

摘要:金人編成的《大金德運圖說》一書,充分反映了金人對“中國”歷史的認同觀念。書中收錄的德運承襲圖,認同從神話傳說人物伏羲至宋遼金時期的中國歷史發展譜系,並將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分裂時期的中國正統分成兩個分支,在兩個分支旁邊標註有南燕、後燕、北燕、姚秦、赫連夏等少數民族政權,不僅將“五德終始”學說的單線性發展模式改為複線性發展模式,認同漢族和少數民族都可以稱正統,並且認為正統和非正統都是“中國”,充分反映了金人對整個“中國”歷史的認同意識。由於“五德終始”學說的單線性中國歷史發展模式受到了複線性中國歷史發展實際的挑戰,所以,金人在關於金朝的德運討論中,出現了“繼唐”“繼宋”“繼遼”等觀點的分歧,這不僅從側面反映出金人對唐代歷史、宋代歷史和遼代歷史均有認同意識,也促使“五德終始”學說這一單線性中國歷史發展模式的理論逐步走向終結。

作者簡介: 趙永春,男,吉林榆樹人,吉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文章原刊:《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

自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首創“五德終始”學說1以來,各個王朝為了標榜正統以及將本朝排列到正統發展譜系之中,都按照土、木、金、火、水五行(五德)迴圈的“五德終始”學說為本朝確定一個德運,作為本朝是中國正統王朝和中國正統發展譜系中一個成員的理論根據。以女真人為統治者建立的金朝政權也沒有例外。

為了彰顯金朝的正統地位以及將金朝排列到中國正統發展譜系之中,金章宗拾取漢文化中的“五德終始”學說,於明昌四年(1193)十二月、承安四年(1199)十二月、承安五年(1200)二月先後3次召集眾多官員大規模討論金朝德運問題,由於存在意見分歧而沒有形成定論。泰和元年(1201),尚書省將3次大規模討論金朝德運問題的議論文字編成六大冊封存,後軼失。泰和二年(1202)十一月,金章宗批准了尚書省有關金朝“繼北宋火運為土德”的奏請,下詔“更定德運為土”。金宣宗繼位之後,又於貞祐二年(1214)選定朝官22人,再次對金朝德運問題進行大規模討論,並將朝官討論德運問題的奏議、金章宗時期德運問題討論概述(“省判”)、王朝德運承襲圖以及“省札”“省奏”等集中到一起,編製成《大金德運圖說》2一書。

《大金德運圖說》雖然主要是金朝為了確立其正統地位討論金朝德運的歷史文獻,但其中也反映出金人的“中國”歷史認同觀念。學界對金人依據“五德終始”學說自稱“中國”正統問題多有研究3,然尚未有人專文探討金人對“中國”歷史的認同問題。筆者不避淺陋,擬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以唐代歷史為分水嶺,依據《大金德運圖說》來分別討論金人對中國歷史發展譜系的認知以及其中所反映出來的金人對“中國”歷史的認同觀念。

一、 金人對唐代以前中國歷史發展譜系的認同

《大金德運圖說》中收錄一幅金人繪製的王朝德運承襲圖(圖1),或曰正統承襲圖,是金人依據“五德終始”學說和中國歷史上各個王朝自己確定的德運以及金人對德運問題的認知編制而成,實為一幅金人眼中的中國歷史發展譜系圖,充分反映出金人對唐代以前中國歷史發展譜系和“中國”歷史的認同。



圖1 王朝德運承襲圖

資料來源:《大金德運圖說》,影印文淵閣 四庫全書第648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版,第305—306頁。

從歷史上看,秦始皇是最早採納鄒衍有關“終始五德之運”學說並應用於朝代更替之人。《呂氏春秋·應同》記載,先秦時期按五行相剋關係排列各個王朝德運,黃帝之時“土氣勝”得土德,夏禹之時“木氣勝”得木德,商湯之時“金氣勝”得金德,周文王之時“火氣勝”得火德,“代火者必將水”,代周者將以“水氣勝”得水德。[1]284秦始皇遂取五行相剋關係,以繼承周王朝火德自居,按水克火的關係,確立秦朝以水德為運。西漢王朝建立以後,張蒼曾以秦朝是由西戎發展而來為由不承認秦朝的正統地位,由西漢王朝直接繼承周朝火德之運而為水德之運。公孫臣、賈誼等人不贊成其說,認為漢王朝不應該遠承周王朝火德之運,而應該直接繼承秦朝水德之運而為土德之運。漢武帝時,正式以漢土克秦水的觀念改漢朝的水德之運而為土德之運。漢武帝以後,劉向、劉歆父子認為西漢王朝不應該承襲秦朝之德運,而應該承襲堯後火德之運,以漢朝為火德。於是,他們改變原來按土、木、金、火、水五行相剋順序排列古帝王和歷代正統王朝的方法,重新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順序排列古帝王和各個王朝正統譜系及其德運,確立了以伏羲(太昊)為木德,神農(炎帝)為火德,黃帝為土德,少昊為金德,顓頊為水德,高辛(帝嚳)為木德,唐堯為火德,虞舜為土德,夏禹為金德,殷商為水德,周(西周、東周)為木德,漢為火德的正統承襲譜系。在這樣一個排列正統王朝順序的譜系中,沒有秦王朝,也是因為秦王朝是由西戎發展而來的王朝而不承認其為正統王朝,但秦王朝畢竟是一個建立了大一統的王朝,完全抹除似乎不太合適,於是,他們又想出了一個在木、火之間設定一個閏水之位的辦法來安置秦王朝,並按照五行迴圈的關係,將他們找到的“工氏”4(即共工)和帝摯安置到上溯的閏水之位,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有關古帝王和各個王朝正統承襲譜系的中國歷史正閏發展譜系圖,正式形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正閏觀。王莽奪取西漢王朝以後,採納了劉向、劉歆父子按照五行相生編排的五德終始學說,仍按五行相生的關係,以王莽新朝繼承西漢火德而自為土德,頒行天下。東漢政權建立之後,不承認王莽新朝的正統地位,直接以東漢承襲西漢火德而自居。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則以漢朝火德繼承者自居,按火生土的關係確定曹魏政權為土德。

在王朝德運承襲圖(圖1)中,金人關於東晉十六國以前統一時期的歷代德運承襲,是吸收和綜合歷代對各朝德運看法編制而成。他們吸收了五德終始學說的歷史單線性發展模式並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關係進行編制,關於西漢王朝的德運傳承,他們採納了劉向、劉歆父子的看法以及王莽頒佈的德運承襲譜系,東漢、曹魏對德運承襲的認知也按照東漢的認知,不承認王莽新朝為正統王朝,而確定東漢越過新朝直接襲用西漢的火德之運5。按曹魏的認識,以魏國繼承漢朝火德而為土德之運,金人承認曹魏的正統地位,並將蜀、吳與曹魏並列置於左右兩側,又以西晉繼承曹魏土德而為金德之運,由此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有關古帝王至西晉時期的中國歷史單線(正閏)發展譜系(如圖1所示):伏羲(太昊,木德)—工氏(共工,水德)—神農(炎帝,火德)—黃帝(土德)—少昊(金德)—顓頊(水德)—高辛(帝嚳,木德)—唐(堯,火德)—虞(舜,土德)—夏(金德)—殷(商,水德)—周(木德)—漢(火德)—魏(土德,蜀、吳分置兩側)—晉6(西晉,金德),上承和下傳。

與歷史上看法不同的是,金人將自漢代以來列入閏水之位的“工氏”和秦王朝一併列入正統王朝發展譜系之中,唯獨沒有將帝摯排列到高辛與唐堯中間,與漢以後所排列的德運承襲圖有所不同。圖1沒有明確標明“工氏”和秦王朝的正、閏之位,我們從所列五行相生的承襲關係中可以看出,金人雖然認可歷史上將二者置於閏水地位的看法,但卻有將二者排列在中國歷史單線性發展譜系之中的意思,上有所承下有所傳,成為中國歷史單線性發展不可或缺的環節,這是金人對歷史上一些人關於秦王朝由少數民族西戎發展而來而不能稱正統觀念的修正。有關三國時期魏、蜀、吳何為正統的問題,爭議很大,有人主張以魏為正統,有人主張以蜀為正統,等等。金人編制的王朝德運承襲圖(圖1)認同曹魏繼承漢朝火德而為土德之運,將蜀、吳放在閏位(沒有列出其德運)平行列在魏國兩邊,還是具有將被一些人列入閏位的蜀、吳二國納入中國歷史發展譜系之中的意思,也是金人對蜀、吳二國具有認同意識的一種表現。

西晉滅亡以後,中國歷史進入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民族政權並立時期,用單線性發展的“五德終始”學說闡釋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的正統承襲遇到了難題。金人一改之前“五德終始”學說的單線性發展模式為複線性發展模式,採取認同各個王朝自己確定德運的辦法,將這一時期的正統承襲分成兩個分支:一支是南線正統發展譜系,即東晉與南朝各政權的德運承襲譜系。東晉統治者自稱與西晉是一個政權,襲用西晉的金德。東晉之後的宋、齊、梁、陳則以前朝繼承者自居,分別按照五行相生的關係確立自己政權的德運為水德、木德、火德和土德。金人按照東晉和南朝的認知,繪製出南線正統發展譜系(如圖1所示):西晉(金德)—東晉(金德)—劉宋(水德)—齊(木德)—梁(火德)—陳(土德)。另一支是北線正統發展譜系,即十六國和北朝各政權的德運承襲譜系。十六國時期的前後趙以西晉金德的繼承者自居,按金生水的關係,確立自己政權的德運為水德;前燕繼承前後趙的水德而自為木德;前秦則以繼承前燕木德而自為火德;北魏先繼承前秦火德而自為土德,孝文帝以後又改為直接繼承西晉的金德而為水德;7東魏、西魏均標榜自己與北魏是一個政權,仍為水德;北齊、北周則以魏政權水德的繼承者自居,按水生木的關係,確立自己政權的德運為木德;隋朝繼承北周木德而自為火德。據此,金人繪製出了北線正統發展譜系(如圖1所示):西晉(金德)—劉趙(水德)—石趙(水德)—前燕(木德)—苻秦(即前秦,火德)—後魏(即北魏,先曰土,後為水)—東魏(水德)、西魏(水德)—北齊(木德)、後周(即北周,木德)。

由圖1可知,金人將西晉以後的正統承襲分為南北兩個分支,南朝陳土德之後無所傳,實際上是南朝陳的德運已絕;隋朝則上承後周(即北周)的木德而為火德,北周不僅上有所承,而且下有所傳。金人並未按“五德終始”的單線性正統發展理論,將北線的十六國和北朝發展譜系列為單線的中國正統發展譜系而將南線的東晉和南朝發展譜系列入閏位,而是將南線的東晉和南朝發展譜系以及北線的十六國和北朝發展譜系都列入中國正統發展譜系,都視作隋朝所繼承的中國正統王朝(如圖1所示)。這樣一來,金人實際上是將“五德終始”學說的單線性正統發展模式改成了複線性正統發展模式,不僅認同漢族統治者建立的東晉、南朝為中國歷史上的正統王朝,也認同少數民族統治者建立的十六國和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正統王朝,對一些人認為少數民族政權不能稱正統、少數民族的歷史不是“中國”歷史的觀念提出了挑戰和修訂。另外,由圖1可知,金人還在西晉以後兩個正統分支旁邊標註有不在南北兩個正統分支單線性發展譜系之中的南燕、後燕、北燕、姚秦、赫連夏等政權,這表明金人也認同這些政權是中國歷史上建立的政權,說明金人不僅認同正統王朝的歷史為中國歷史的組成部分,也認同列於閏位的所謂非正統王朝的歷史為“中國”歷史的組成部分,具有正統和非正統都是“中國”的思想觀念。

由圖1可知,金人對該圖所列的中國正統發展譜系,以及包括被列入閏位的秦、蜀、吳等王朝的中國歷史發展譜系具有高度的認同意識。金人對中國歷史上的德運承襲以及中國歷史發展譜系的認同,就是要在承認這些列入中國歷史發展譜系中的各個政權都是“中國”的基礎之上,將金政權說成是“中國”的繼承者,並試圖將金政權納入中國正統發展譜系和中國歷史發展譜系之中。這與金人自稱“中國”和定期祭祀伏羲、黃帝等前代帝王的思想是完全吻合的。據《金史·禮志》記載,“諸前代帝王,三年一祭,於仲春之月祭伏犧於陳州,神農於亳州,軒轅於坊州,少昊於兗州,顓頊於開州,高辛于歸德府,陶唐於平陽府,虞舜、夏禹、成湯於河中府,周文王、武王於京兆府”[2]818,對伏羲、黃帝(軒轅)等“前代帝王”實行三年一祭之禮。金章宗時期,在“三皇、五帝、四王,已行三年一祭之禮”外,又對“夏太康,殷太甲、太戊、武丁,周成王、康王、宣王,漢高祖、文、景、武、宣、光武、明帝、章帝,唐高祖、文皇一十七君”一併致祭。[2]267-268金朝所祭“前代帝王”,與《大金德運圖說》所列德運承襲圖中的“前代帝王”大體吻合,完全可以說明,金人對這一中國歷史發展譜系中的各個政權均是中國歷史上的政權,持高度認同態度。

《大金德運圖說》所收錄的這幅歷代德運承襲圖,在金章宗和金宣宗時期德運大討論時,頒發給參與討論的省、臺、寺、監七品以上官員和著名學者,其傳播範圍恐怕要超出這一範圍。據史書記載,金章宗曾親自出“日合天統”[3]111的科舉試題,恐怕也寓有論述金朝正統的意思,說明有關金朝正統問題,幾乎成為當時士人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據《大金德運圖說》透露,在如此眾多的官員和學者之中,幾乎沒有人對唐代以前的德運承襲提出過不同看法,說明金人對唐代以前中國歷史發展譜系,具有高度認同意識。

唐代以後,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兩宋與遼、金並立的一個新的複線歷史發展時期,用“五德終始”學說這一單線性正統發展理論闡釋新的複線性發展的歷史,又遇到了新的挑戰。因此,金人的德運討論才出現了“繼唐土運為金德”“繼遼水運為木德”“繼宋火運為土德”“不論所繼只為金德”等“繼唐”“繼遼”“繼宋”等多種分歧。這些分歧,一方面反映出金人對這幾個朝代歷史的不同看法以及他們對這幾個朝代歷史的不同認知,另一方面則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他們對唐代歷史、遼代歷史和宋代歷史的認同意識。

二、 “繼唐”與金人對唐代歷史的認同

唐朝建立後,以繼承隋朝火德自居,按火生土的關係確定唐朝的德運為土德。金人德運問題大討論時,持“繼唐土運為金德”的學者,即是認為金朝可以直接繼承唐朝的土德之運進入中國正統發展譜系。主張這種觀點的人,不僅認同唐代歷史是中國歷史發展譜系中一個朝代,同時也認為金朝是繼唐朝之後中國歷史發展譜系中一個朝代,視唐代歷史為金朝所繼承之中國歷史。

(一) “繼唐”觀念的提出

由於金章宗時期3次大規模討論金朝德運的資料沒有儲存下來,我們只知道戶部尚書孫鐸、侍讀學士張行簡、太常卿楊庭筠等人持“繼唐土運為金德”的觀點,雖然無法確知持這種觀點的實際人數,但估計不會太少。儘管這一觀點曾被金章宗所否定:“繼唐底事,必定難行”[4]313,但在金宣宗德運討論時期上有議狀的18位官員中,仍然有3人持“繼唐土運為金德”的觀點。8在他們看來,北宋自己所確定的北宋承襲後唐襲用唐朝土德、後晉金德、後漢水德、後周木德而自為“火德”的排列順序有誤,謂:

後唐三姓,俱非李氏子孫,豈得仍為土運?石晉一紀、劉漢四年,本史各不載其所王之德,謂之金與水者,無所考據。蓋趙氏簒周,不能越近承遠,既繼周木,猥稱火德,必欲上接唐運,以自誇大,故逆推而強配之,以漢為水,以晉為金,而續後唐之土,是皆妄說附會,不可信也。[4]318-319

他們認為,北宋僅將梁、唐、晉、漢、週五代中的後梁列於閏位,是不正確的,後唐並非唐朝李氏後裔,也應該列入閏位,至於後晉、後漢、後周,也不具備正統資格,都是非正統,也應該列入閏位。如是,北宋自稱火德,是“前無所承,失其行次,自為五行之閏位,不足繼也”[4]319,北宋繼承後周就是“失其行次”,也應該列入閏位。因此,金朝就可以越過五代和北宋,直接上承唐朝土德之運而為金德之運。

主張“繼唐土運為金德”觀點的人認同唐代歷史,這點自是無疑。然而,那些反對“繼唐土運為金德”的人其實也不否認唐朝,因為不論是主張“繼遼”還是“繼宋”,這些人都認為由遼、宋可以上承唐朝,自然也是認同唐代的歷史,他們都毫無異議地高度認同唐代歷史是金朝所繼承的“中國”歷史,二者之間的區別僅在於,是直接認同還是間接認同之間而已。這一點從金王朝一直以唐朝為榜樣,意欲比隆漢唐的奮鬥目標中,完全可以看出來。

(二) 金人對唐代歷史的認同

據《金史》記載,金章宗“欲跨遼宋而比跡於漢唐”[2]285。金人的確有超越遼宋而比隆漢唐之志,儘管他們也學習遼、宋,但以學習唐製為多,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一是官制改革方面。據史書記載,天眷二年(1139),金朝大臣在向金熙宗《奏請定官制札子》中稱:“當唐之治朝,品位爵秩,考核選舉,其法號為精密”[5]329,主張在“法唐”的基礎上制定金朝各項典章制度。紹興四年(1134),金人李聿興曾對宋朝使臣魏良臣、王繪等人說:“自古享國之盛,無如唐室,本朝目今制度,並依唐制”[6]305。紹興十四年(1144),宋朝使者宋之才曾問金朝館伴使張浩,曰:“上國官制莫多用唐朝否?”張浩回答說:“多用唐制。有三省六部,無樞密院,政事盡歸都省”。[7]365這說明金熙宗時期的官制改革,主要是以唐朝為榜樣,學習唐製為多。

二是法律方面。據《金史》記載,金章宗時期修成的《泰和律》“凡十有二篇:一曰《名例》,二曰《衛禁》,三曰《職制》,四曰《戶婚》,五曰《廄庫》,六曰《擅興》,七曰《賊盜》,八曰《鬥訟》,九曰《詐偽》,十曰《雜律》,十一曰《捕亡》,十二曰《斷獄》。實《唐律》也”[2]1 024。《泰和律》“實《唐律》也”一句,明確告訴我們,金朝法律完全照搬唐律。

三是禮制方面。金代禮制雖然具有多種淵源的特點,但還是以學習唐製為多。據《金史》記載,金朝“沿用唐宋故事,置所,講議禮樂”[2]882,並在沿用唐宋禮樂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了金朝禮樂制度。在為祖先上尊諡的字數方面,金熙宗時大臣程宷曾說,唐朝“追尊高祖以下,諡號或加至十八字。前宋大中祥符間亦加至十六字,亡遼因之”[2]2 308。金世宗時一些大臣也說:“唐二十帝,諡號或四字、五字,或七字、九字,惟宣宗十八字,字數各不同。”[8]67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唐朝為祖先上尊諡最高字數為18字,而宋朝和遼朝皇帝為祖先上尊諡最高字數為16字,金熙宗毫不猶豫地選擇模仿唐朝為祖先上尊諡的最高字數,為金太祖上18字尊諡,充分顯示出金熙宗意欲比隆漢唐的意願。

四是科舉方面。金朝科舉制度是在學習唐朝和宋朝科舉制度的基礎之上創立的,如《金史》記載:“金承遼後,凡事欲軼遼世,故進士科目兼採唐、宋之法而增損之”[2]1 129-1 130。

由上可知,金朝雖然以歷代中國王朝為學習物件,但還是多以唐朝為自己學習的榜樣,以學唐為多,比隆唐朝,與《大金德運圖說》所透露出來的認同中國唐代歷史的思想觀念完全一致,並取得了重要成就。金朝文史大家元好問曾說:“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幾及漢唐”[2]2 7429,認為金王朝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與漢唐媲美。金元之際的郝經稱,大定明昌時期(1161—1196)的金王朝“國無弊政,亦無冤民,粲粲一代之典,與唐漢比隆”[9]416。號稱金人的張師顏撰寫的《南遷錄》也稱,“視昔帝王之盛,漢唐之隆,惟金繼之”[10]385,該書雖被清朝四庫館臣認為是“出於宋人雪憤之詞”[11]473,是一部偽書,然出於宋人雪憤之詞都能做出如此評價,更能說明金朝確有比隆漢唐之勢。

三、 “繼遼”與金人對遼代歷史的認同

遼朝也是一個少數民族——契丹人建立的王朝,也自稱“中國”和“中國正統”,並以繼承五代時期石晉(後晉)的金德自居(如圖1所示),按照金生水的關係確定遼朝的德運為水德。

(一) 金人“繼遼”觀念的提出

據《大金德運圖說》“省判“記載,金章宗時期進行德運大討論時,“秘書郎呂貞幹、校書郎趙泌以為聖朝先(克)遼國以成帝業,遼以水為德,水生木,國家宜承遼運為木德”[4]313。呂貞幹、趙泌等人主張金朝“繼遼水運為木德”,就是具有認同遼代歷史為“中國”歷史的思想觀念,不僅認同遼朝為中國正統王朝,也認同金朝是繼承遼朝法統的正統王朝;不僅將遼朝排列到中國歷史發展譜系之中,也將金朝排列到繼遼之後的中國歷史發展譜系之中。

金人這種以繼承遼朝正統為正統的思想,很早就已經出現。據史書記載,金政權建立之後,就曾“遣人使大遼,以求封冊”[12]22,表明承認遼朝的正統地位,並希望透過得到遼朝冊封,取得合法地位。金人滅亡遼朝以後,就開始以取代遼朝正統自居了。天會四年(1126)金軍攻至北宋首都東京,給宋欽宗的國書中稱:“今皇帝正統天下,高視諸邦”[13]117,明確稱金政權是繼承遼朝正統的正統政權。陳學霖認為,金章宗在泰和二年十一月“更定德運為土”10之前曾一度以水德為運,可能是襲用遼朝之水德,就是認為金朝在金章宗之前一直以繼承遼朝正統自居。[14]而劉浦江卻認為,“襲用前朝之德運在五運說上是講不通的”[15],然而劉氏所主張的金章宗之前以金德為運的說法,在五運學說上也是講不通的。其實,歷史上襲用前朝德運的事例很多,不能據此完全否定陳學霖有關金承遼運的說法。劉浦江認為,在金章宗“更定德運為土”之前,就已經確定以“金德”為運的主要根據有二:一是金章宗時討論德運,翰林學士承旨党懷英主張“宜依舊為金德”,金宣宗朝再議德運,應奉翰林文字黃裳說:“泰和之初……改金為土”[16]831; 二是金世宗大定十五年(1175)冊封長白山冊文有云:“闕惟長白,載我金德”[2]820之語。[15]這兩個根據均有值得商榷之處。

劉浦江說,金章宗時期党懷英主張“宜依舊為金德”[4]312,隨後就為自己的論述所否定。党懷英主張“宜依舊為金德”的“舊”,是附會金太祖建國以金為國號即是以金為德運的意思。據《大金德運圖說》記載,党懷英說“宜依舊為金德”的原文是:“遵太祖之聖訓,有自然之符應,謂宜依舊為金德”[4]312,在党懷英看來,既有“太祖之聖訓”,又“有自然之符應”,自然應該以金德為運了。党懷英的觀點與金章宗時期參加德運討論的朝官李愈的觀點完全相同,《大金德運圖說》把它直接記錄在與之看法相同的李愈的觀點之後。然而李愈的觀點恰是劉浦江予以否定的觀點,劉浦江稱:李愈所說“本朝太祖以金為國號,又自國初至今八十餘年,以醜為臘”[4]312(即以金德為運)的說法在“當時即已遭到有力反駁”,認為那時以金為國號“非關五行之敘”,且李愈所說“自國初至今八十餘年,以醜為臘”的說法“也得不到史料支援”,也就是說金太祖建國以“金”為國號,並非是按五行之敘確立金朝為“金德”之運,李愈等以金太祖以“金”為國號即是確立為“金德”之運的說法,沒有任何根據。[15]党懷英的觀點與李愈相同,既然李愈的觀點被否定,那麼党懷英的觀點也理應被否定,怎麼又拿出來作為金人以“金德”為運的證據呢?至於所說金宣宗時黃裳說的“泰和之初……改金為土”,也是劉浦江如其後批評田庭芳“拾李愈之牙慧”一樣的做法,因為黃裳也主張:“我太祖之興也,當收國改元之初,謂凡物之不變,無如金者,且完顏部色尚白,則金之正色,自今本國可號大金。神哉斯言……自丑日為臘以來……干戈偃息者八十餘年”[4]316-317,也就是說黃裳認為,金朝建國以“金”為國號即是以“金德”為運,與李愈所論如出一轍,無疑也是“拾李愈之牙慧”之論。劉浦江自己否定的觀點,結果又被他拿出來作為金人以“金德”為運的證據,自然沒有什麼說服力。既然李愈等“八十餘年,以醜為臘”的說法被否定,那麼,“以醜為臘”也就不能作為金世宗時期已經以金德為運的證據了。

金世宗冊封長白山文“闕惟長白,載我金德”一語,倒可以算是一個證據,因為我們可以將這裡的“金德”理解成五運學說中的金德。但是,除這種解釋之外,我們還可以將這裡的“金德”解釋為“金朝之仁德”或“有德之金朝”的意思,“闕惟長白,載我金德”,即是說巍巍長白山載我金朝之仁德,或曰巍巍長白山,載我有德之金朝,按照這種解釋,這裡所說的“金”就不是五運學說中的“金德”,而是指金王朝了。這種解釋與金世宗一直強調“有德”者為正統,大力倡導仁德,主張以仁治國的一貫思想主張高度吻合。[17]此外,金人張行信在金宣宗朝討論德運時,曾說:“本朝始祖已肇跡於東氣,王於長白,祚衍於金源,奕世載德,遂集大統”[4]319,此處的“王於長白”“奕世載德”幾乎與金世宗長白山冊文“闕惟長白,載我金德”之意完全一致。如是,我們完全可以認為,金世宗長白山冊文裡所說的“金德”,與五運學說中的“金德”沒有任何關係。11

(二) 金章宗以前“繼遼”觀念的應用

劉浦江主張金世宗時期已經以“金德”為運,不贊成金朝以繼承遼朝正統為正統的觀點,但他在同一篇文章裡卻說:“按照中國史學的傳統觀念,某個王朝纂修前朝的歷史,就無異於承認本朝是前朝法統的繼承者,金朝曾兩度纂修《遼史》,其中第二次從大定二十九年(1189)至泰和七年(1207),前後竟達18年之久”,他又據金朝末年修端《辨遼宋金正統》中金章宗“選官置院,創修《遼史》,後因南宋獻馘告和,臣下奏言靖康間宋祚已絕,當承宋統,上乃罷修《遼史》”[18]141-142等有關記述認為,金朝修《遼史》就是繼承遼朝法統,而罷修《遼史》則是因為金朝改從繼承北宋火德而為土德之運。[15]按照劉浦江這種金修《遼史》就是承認金朝是遼朝法統繼承者、罷修《遼史》就是不承認金為遼朝法統繼承者的說法,在金章宗之前金朝持繼承遼朝正統而自為正統的思想就是確定無疑之事了。他雖然反對金承遼運而認為金章宗之前已經確立了“金德”之運,他又透過這些論述,將自己所說的金世宗時期已經確立“金德”之運的說法給徹底否定了。

實際上,不僅金章宗之前沒有否定繼承遼朝正統的思想觀念,就是在金章宗德運討論之初也沒有否定繼承遼朝正統的想法,金章宗曾說:“呂貞幹所言繼遼底事,雖未盡理,亦可折正”[4]315,認為呂貞幹所提出的“繼遼水運為木德”的觀點也可以討論,從中可以看出,他沒有否定呂貞幹等人主張“繼遼”的觀點。直至泰和二年,金章宗採納一些尚書省官員繼承北宋正統的意見以後,罷修《遼史》,才有了否定繼承遼朝正統的意思。

(三) 金章宗之後“繼遼”觀念的存續

金章宗在“更定德運為土”之後雖然否定了金朝繼承遼朝正統的觀點,但卻主張繼承遼朝正統觀點的金人仍然大有人在。如金宣宗時,黃裳在討論德運時雖主張越遼、宋而“繼唐”的觀點,不主張金應該“繼遼”為正統之說,但他並未否定遼朝的歷史地位。他曾說,北宋“與契丹通好,其實事之”,認為北宋曾服事契丹,遼與北宋地位應該平等,不應認為遼朝低於北宋,因稱“遼亦嘗滅晉而得中原矣,本朝實先取遼,何獨不繼哉,既閏遼矣,而宋獨不可閏乎?”[4]316-317在黃裳看來,金朝先取遼,按理說應該繼承遼統;既然沒有選擇繼承遼統,將遼朝列入閏位,那麼,也不應該繼承北宋之統,應該將北宋也列入閏位,而直接繼承唐統。這種對遼、宋同等看待的思想,顯然是沒有否定遼、宋歷史地位的意思,也蘊含著認同遼代歷史的思想觀念。另據修端《辨遼宋金正統》記載,金朝滅亡後,幾位金朝遺民在討論將來應該如何修撰金朝歷史時,有人主張將遼、金二史附於宋史,以為載記;修端則堅決反對,謂:“遼自唐末,保有北方,又非簒奪,復承晉統,加之世數名位,遠兼五季,與前宋相次而終,當為北史;宋太祖受周禪,平江南,收西蜀,白溝迤南悉臣於宋,傳至靖康,當為宋史;金太祖破遼克宋,帝有中原百餘年,當為北史;自建炎之後,中國非宋所有,宜為南宋史”[18]13612。修端主張,將來修史時,遼史和金史一併為“北史”,就是一種以金繼遼為正統的思想觀念。由此可見,從金朝建國伊始以至金朝滅亡,一直有人主張金朝應該繼承遼統,這是金人認同遼代歷史為中國歷史的一種表現,也與金人多所承遼的歷史實際相吻合。

(四) 金人對遼代歷史的認同

據史書記載,“金制多仍遼舊”[19]3 045,“立國之初,多沿遼制”[20]507, “朝廷議制度禮樂,往往因仍遼舊”[2]1 615,“襲遼制,建五京,置十四總管府”[2]549,“燕山既下,循遼制立樞密院於廣寧府”[2]1 002,“立法設刑,悉遵遼制”[12]1 754,“金之制度,大抵多襲遼舊”[21]55。科舉考試“以經傳子史內出題,次又令逐年改一經,亦許注內出題,以《書》《詩》《易》《禮》《春秋》為次,蓋循遼舊也”[16]129,“大定以後,雜用遼制”[22]1 496,禮俗也多“因遼舊俗”[2]826,“印璽之傳,尚循於遼舊”[8]299,“國初就用遼寶”[2]765,“金初因遼諸抹而置群牧”[2]1 004,“與夏約和,用遼故禮”[2]1 870,與高麗交往“一依事遼舊制”[2]2 885,等等。這些都說明,金人雖欲越遼、宋而比隆漢唐,但對遼代歷史也具有認同意識,並且有所承襲,這與《大金德運圖說》所反映的金人對遼代歷史認同意識,是完全一致的。

四、“繼宋”與金人對宋代歷史的認同

北宋政權建立後,在認同唐朝土德的基礎上,不承認後梁為正統,按後唐襲

全國科普日:

讓科學擊碎這些朋友圈謠言!

用唐朝土德、後晉繼承後唐土德為金德、後漢繼承後晉金德為水德、後周繼承後漢水德為木德的排列順序,以北宋繼承後周木德自居,按木生火的關係確定北宋為火德(如圖1所示)。

(一) 金人“繼宋”觀念的提出

金章宗時期的德運討論,持“繼宋火運為土德”觀點的人,主要是太常丞孫人傑。他認為,“宋運已絕。禮官所以言不及宋,而委曲擬承唐者,意以為宋猶未絕,豈彼之心不欲以絕宋乎?”[4]313意即金滅北宋以後,北宋的德運也隨之滅絕。有一些人主張直接繼承唐朝德運,恐有認為宋運未絕之意,是不是這些人不願意絕斷宋運而由南宋繼承呢?因此,他主張繼承北宋火德之運而為土德之運,同時將南宋列入非正統之閏位。持此觀點的人,還有大理卿完顏薩喇、直學士溫特赫大興、應奉完顏恩(烏)楚、弘文校理珠嘉珠敦、郭仲容、孫人鑑等人。[4]313,317金章宗採納了這一派的意見,於泰和二年下詔“更定德運為土”。

(二) “繼宋”觀念的堅守

金章宗雖然做出了金朝以承宋火德而為土德的決定,但由於“土德”與金朝國號之“金”、女真尚白以及金太祖時期出現的各種符瑞不相符,故那些主張金朝應該以“金德”為運之人仍有異議。金宣宗於是又重新組織了一次德運大討論。

金宣宗時期的德運討論,從五德學說方面看,主要演變成“土德”與“金德”之爭。如果從繼承關係方面看,當時主要形成“繼唐”“繼宋”“繼偽齊”和“不論所繼只為金德”幾種意見:金章宗時期呂貞幹等人所提出的“繼遼”觀點,在金宣宗時期已經較少有人提及;“繼偽齊”的觀點,即以偽齊繼承北宋火德為土德,金朝再繼承偽齊土德而為金德的觀點,也很少有人認同;“不論所繼只為金德”的觀點,即是不去考慮繼承歷史上的任何朝代,乾脆獨斷金朝為金德的意思,雖然這種觀點在金宣宗時期的德運討論中呈上升趨勢,但這種觀點不講究繼承關係,我們無法從中窺視金人的“中國”歷史認同觀念。因此,從繼承關係方面看,金宣宗時期的德運討論,主要的還是表現為“繼唐”和“繼宋”之爭,我們可以從中窺視出金人對“中國”唐代和宋代歷史的認同觀念。

因為金章宗說過“繼唐底事,必定難行”[4]314,所以金宣宗時主張“繼唐”之人明顯減少,而主張繼承北宋之人則明顯增多。在金宣宗時期上議狀的18人之中,只有3人持“繼唐土運為金德”的觀點,加上在金章宗時期持此觀點、金宣宗時期又參與討論但不見所上議狀的張行簡,總共19人中,主張“繼唐”者只有4人,而“繼宋”者則有10人之多,已然超過半數。然而,在這10個人當中卻存在著兩種分歧,即是“承宋火德為土德”,還是 “承宋土德為金德”?其中,完顏烏楚、王仲元、趙秉文和崔伯祥這4個人主張“繼宋火運為土德”,謂:“宋為火德,火德已絕,火生土,我為土徳”,“聖朝之興,並滅遼、宋,俘宋二主,遷其寶器,宋為已滅。章宗皇帝宸斷,以土繼火,已得中當”,[4] 317,318意即北宋火德已經絕滅,主張沿襲金章宗“繼承北宋火德而為土德”的宸斷,不必更改金朝的土德之運。這種“繼宋”的觀點雖然為一些人所讚賞,但所確定的土德與金朝國號之“金”不相統一而遭到一些人的詬病。

為了解決“繼宋”與“金德”不相統一的問題,穆顏烏登、納塔謀嘉、阿里雜湊卜蘇、富察伊爾必斯、完顏伊爾必斯、完顏伯特6人又提出了一種新的“繼宋”方案,即“承宋土德為金德”。他們雖然也主張“繼宋”,但他們認為北宋自己確定的德運承襲譜系有誤是“自失其序”[4]312。宋人認為後唐因襲唐朝的德運,也為土德,故宋人編制的德運承襲順序:後唐(土德,因襲唐朝土德而來)—後晉(金德)—後漢(水德)—後周(木德)—北宋(火德)。穆顏烏登等人認為:

李唐王以土德,其後,朱梁不能混一天下,不得附於正統,誠為然矣。而後唐本姓朱邪,非李唐之苖裔,而強附於土德,究其失,則後唐當為金,石晉為水,劉漢為木,後周為火,亡宋為土。

今若正其宋失,更火為土,則本朝取宋,自為金德。[4]319-320

在他們看來,五代時期的後梁不列入正統是正確的,但後唐為沙陀人李存勗父子所建,並非是李唐苖裔,不應該因襲唐朝的土德之運,而應該按土生金的相生關係確定為金德之運,後晉則應以繼承後唐金德的關係而為水德之運,後漢則應以繼承後晉水德的關係而為木德之運,後周應以繼承後漢木德的關係而為火德之運,北宋則應以繼承後周的火德為“土德”之運而不是火德,金朝則以繼承北宋土德的關係而為金德之運。這種觀點雖然也是主張金朝應以金德為運,但從繼承關係方面看,也屬於金朝“繼宋”的範疇。這種“繼宋”的觀點,並非是繼承北宋自己所確定的火德之運,而是繼承他們所更改的北宋的土德之運,按照土生金的關係,金朝自然就是金德之運了。這種試圖透過改變北宋自己所確定火德的辦法以使金朝“繼宋”而為金德的觀點,實際上就是想方設法將“繼宋”的觀點附會為金朝應該以金德為運的觀點,將“繼宋”與金德統一起來,並與金朝國號之“金”、女真尚白以及金太祖時期出現的各種符瑞相呼應。

從金宣宗時期的德運討論來看,不僅主張承宋的穆顏烏登等人認為北宋自為“火德”是“自失其序”,就連主張其他觀點的人當中也有人認為北宋自為“火德”是“自失其序”。比如,主張“繼唐土運為金德”觀點的黃裳就認為北宋“妄為火德”[4]316,張行信也認為,“宋昧於所承,自稱火德,逆統失次”[4]319;主張“不論所繼只為金德”觀點的右拾遺田庭芳也認為,北宋“繼柴周以為火德,是其自失唐之正統之序”,“宋已失序,固非為火之正”[4]320-321。這些人關於北宋自定火德已失其序的理念,仍為那些主張金朝應該“繼宋土德為金德”的人提供了一些理論依據。

(三) 金人對宋代歷史的認同

實際上,無論是主張“承宋火德為土德”,還是主張“承宋土德為金德”,都主張金朝的德運應該繼承北宋的德運,無疑是對北宋是中國正統王朝的一種承認,是金人認同北宋歷史為“中國”歷史的一種突出表現。

持“承宋火德為土德”和“承宋土德為金德”觀點之人,確有承認北宋為中國正統而否認南宋為中國正統的意思,但持其他觀點之人似乎並沒有全部否認南宋的“中國”正統地位。比如,在金朝德運問題討論時,有人就提出那些反對繼承宋運的人是“意以為宋猶未絕,豈彼之心不欲以絕宋乎”[4]313,也就是說,那些反對繼承宋運的人認為宋運未絕,仍為南宋所沿襲,這無疑是對南宋也是中國正統的一種承認。到金章宗確定繼承北宋火德為土德之後,似乎不承認南宋為中國正統的觀點就已經形成為定論,但實際情況亦非完全如此,金朝大臣中仍然存在不同認識。如前文所述,金朝滅亡後,幾位金朝遺民在討論將來應該如何修撰金朝歷史時,有人主張將遼、金二史附於宋史,無疑是對包括南宋在內的宋朝是中國正統的一種認同;有人則反對將遼、金二史附於宋史的人,主張以北宋的歷史為《宋史》,“自建炎之後”南宋的歷史為“南宋史”[18],也沒有否定南宋的“中國”正統地位。這說明金章宗確定繼承北宋德運以後,仍然有人認同南宋為“中國”正統王朝。在金朝滅亡那一年有關將來如何修撰《金史》的討論中,只有反對遼金為正統的觀點,並沒有出現反對南宋為正統的思想觀念。

金人雖有“欲跨遼、宋而比跡於漢唐”[2]285之志,但如前所述金朝除了在一些方面受到遼朝影響外,它在一些方面也受到了宋朝的影響,而且影響還很大。據文獻記載:“熙宗頒新官制及換官格,除拜內外官,始定勳封食邑入銜,而後其制定。然大率皆循遼、宋之舊”[2]1 216,“金有國七十年,禮樂刑政因遼、宋舊制”。[2]1 689金章宗即位以後,曾“詔有司稽考典故,許引用宋事”[2]209,對學習宋朝文化,談論宋事均不加以禁止。“金章宗明昌五年置所講議禮樂,尺律仍用宋大晟樂制”[19]3 733,金章宗曾說:“觀宋人論樂,以為律主於人聲,不當泥於其器,要之在聲和而已”,“於是,命禮部符下南京,取宋舊工,更鑄辰鍾十有二”。[2]883可見,金朝的典章禮樂制度,都是在學習宋朝典章禮樂制度的基礎上完成的,說明金朝對宋代歷史一直具有認同意識,這與《大金德運圖說》所反映出來的金人認同宋朝歷史為“中國”歷史的思想觀念完全一致。

五、 結 語

金人自稱“中國”和“中國”正統,因此,他們試圖承襲的歷史發展譜系和正統發展譜系就應該屬於他們所認同的中國歷史發展譜系和中國正統發展譜系。《大金德運圖說》充分反映了金人的“中國”歷史認同觀念。書中收錄的王朝德運承襲圖,就是金人在歸納和總結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德運承襲的基礎上編製成的一幅中國歷史發展譜系圖,基本上符合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所確定的德運及其承襲關係,說明金人對中國歷史發展譜系具有高度認同意識。

“五德終始”學說的單線性中國正統發展理論,在闡釋複線性歷史發展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正統問題時,遇到了麻煩。金人編制的王朝德運承襲圖將西晉以後的歷史分成兩個分支,均視為正統,實際上是將“五德終始”學說的單線性發展模式改為複線性發展模式。不僅認同以漢族為統治者建立的三國、東晉、南朝的歷史為中國歷史的組成部分,也認同以少數民族為統治者建立的十六國和北朝的歷史為中國歷史的組成部分。

隋唐以後,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北宋—南宋和遼—金又一個新的複線歷史發展時期,金人試圖按照單線性發展的“五德終始”學說,將金朝排列到中國正統發展譜系之中,多次大規模地對金朝的德運問題進行討論。但由於金人拾取的單線性發展的“五德終始”學說的理論與複線性發展的中國歷史實際發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和衝突,因此,金人多次大規模的德運問題討論一直存在嚴重分歧,無法統一。

金人在德運討論時分別形成“繼唐”“繼宋”“繼遼”的不同意見,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些人分別僅僅認同唐代歷史、宋代歷史和遼代歷史,同時排斥其他朝代歷史的中國歷史單線性發展的問題,但實際情況則是金人對唐代歷史、宋代歷史和遼代歷史均具有認同意識的一種表現,促使金人逐步形成了中國歷史複線性發展觀念,並在此基礎之上出現持“不論所繼只為金德”一派觀點上升的現象,最終導致“五德終始”學說這一單線性中國歷史發展模式的理論逐步走向終結。

參考文獻

[1]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M].梁運華,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09.

[2] 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 劉祁.歸潛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 金官修.大金德運圖說[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5] 洪皓.松漠紀聞[M]//奉使遼金行程錄.趙永春,輯注.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6] 王繪.紹興甲寅通和錄[M]//奉使遼金行程錄.趙永春,輯注.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7] 宋之才.使金賀生辰還覆命表[M]//奉使遼金行程錄.趙永春,輯注.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8] 佚名.大金集禮[M].任文彪,點校.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

[9] 郝經.郝文忠公陵川文集[M].秦雪清,點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10] 張師顏.南遷錄[M]//《中國野史整合》編委會,四川大學圖書館.中國野史整合:第10冊.成都:巴蜀書社,2000.

[11] 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2]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 金少英.大金吊伐錄校補[M].李慶善,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01.

[14] 陳學霖.宋金二帝弈棋定天下——《宜和遺事》考史一則[M]//劉子健博士頌壽紀念宋史研究論集.京都:同朋舍,1989.

[15] 劉浦江.德運之爭與遼金王朝的正統性問題[J].中國社會科學,2004(2).

[16] 王惲.玉堂嘉話[M].北京:中華書局,2006.

[17] 趙永春.金人自稱“正統”的理論訴求及其影響[J].學習與探索,2014(1).

[18] 蘇天爵.國朝文類[M]//張元濟.四部叢刊初編本:第2 028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

[19] 清官修.欽定續文獻通考[M]//萬有文庫:十通第八種:第1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20] 崔文印.大金國志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6.

[21] 蘇天爵.滋溪文稿[M].北京:中華書局,1997.

[22] 張金吾.金文最[M].北京:中華書局,1990.

註釋

1鄒衍等所說的“五德”,是指他們認為的土、木、金、火、水“五行”各具德性,因稱“五德”。在陰陽家看來,土、木、金、火、水五行是世界萬事萬物起源與變化的基本元素,五行之間存在迴圈的“相生”“相剋”關係,以致世界萬事萬物都按照這一迴圈往復關係發展和變化。陰陽家將這種五行“相生”“相剋”引起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學說運用於解釋社會的發展變化和王朝更替,從而形成“五德終始”學說,即認為某一王朝只有獲得“五德”之中的一德之運,才會成為受天明命進入五德迴圈往復發展譜系之中的王朝,才會成為合理、合法的正統王朝;反之,如果一個王朝沒有按照五行“相生”“相剋”關係獲得五德之運,就沒有進入五德迴圈往復之發展譜系,就是不合法的王朝,就會被列入中國正統發展譜系之中的閏位(非正統之位),成為中國歷史上未受天命的、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政權。

2今傳《大金德運圖說》一書乃清人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編入《四庫全書》。現今流傳的《碧琳琅館叢書》本(1884年刊行)和《芋園叢書》本(1935年刊行)實為一個版本,均為刪改四庫全書本而成。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整合續編》據《芋園叢書》本影印,任文彪則據四庫全書本輯注附於《大金集禮》一書之後。本文選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進行討論,兼用他本進行校勘補正。

3有關金代正統觀問題的研究成果主要有:Chan Hok-lam(陳學霖),Legitimation in Imperial China:Discussions under the Jurchen-Chin Dynasty(1115—1234)(《中國史上之正統:金代德運儀研究》),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4;宋德金《正統觀與金代文化》,《歷史研究》1990年第1期;劉浦江《德運之爭與遼金王朝的正統性問題》,《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劉揚忠《論金代文學中所表現的“中國”意識和華夏正統觀念》,《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5期;趙永春《關於遼金的“正統性”問題——以元明清遼宋金“三史分修”問題討論為中心》,《學習與探索》2013年第1期;趙永春《金人自稱“正統”的理論訴求及其影響》,《學習與探索》2014年第1期;趙永春《10—13世紀民族政權對峙時期的“中國”認同》,《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1期,等等。

4圖1中的“工氏”,《芋園叢書》本改作“共工氏”,是,參見《芋園叢書·金德運圖說》,《叢書整合續編》第67冊,影印本,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4頁。

5圖1中“周木”旁邊小字注“又火”,是指王莽按五行相生關係頒行德運承襲時,“周”為木德,之前按五行相剋關係排列德運承襲時,“周”則為火德;圖1中“漢火”旁邊小字注“先皇”,當為“先曰土”之誤,即劉向、劉歆、王莽按五行相生關係確定漢為火德之前,漢武帝曾按五行相剋的關係確定漢朝的德運為土。

6由圖1可知,此處當指西晉。

7圖1“後魏土”旁邊注曰“先曰水。皇始元年(396),即前秦亡之三年,晉安帝初立之歲,太祖時定為土德,孝文時為水德,承晉”,所說“後魏土”“先曰水”,不確。根據下文“太祖時定為土德,孝文時為水德,承晉”,應改為“後魏水”旁邊小字注“先曰土”。任文彪點校《大金集禮》後附《大金德運圖說》改正正確,但註釋的解釋似乎不太準確。

8據《大金德運圖說》記載,金宣宗時期,參與德運問題討論的官員共有22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中獨上議狀者六人,合具議狀者八人,連署四人。其集議有名而無議狀者太子太傅張行簡,太子太保富察烏葉,修撰富珠哩阿拉、費摩諳達登四人,疑原書尚有所脫佚”,參見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703頁。在上議狀的18人之中,持“繼宋火運為土德”者有完顏烏楚、王仲元、趙秉文、崔伯祥4人;持“繼宋土運為金德”者有穆顏烏登、納塔謀嘉、阿里雜湊卜蘇、富察伊爾必斯、完顏伊爾必斯、完顏伯特6人,認為宋以火為運自失其序;持“不論所繼只為金德”者有舒穆嚕世績、呂子羽、李和甫、赫舍哩烏嚕、田庭芳5人。持“繼唐土運為金德”者有黃裳、張行信、呂祥卿3人,金宣宗時期德運討論有名而無議狀的張行簡在金章宗時期也持“繼唐土運為金德”的觀點,如果加上張行簡持“繼唐土運為金德”觀點的官員應為4人。

9此語源自郝經《遺山先生墓銘》,原文稱:元好問“每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幾及漢唐,國亡史興,己所當為”,參見周烈孫、王斌《元遺山文集校補》,巴蜀書社2013年版,第1 395頁。有人認為其語是郝經“對元好問評價之語”,並非是元好問所言。其實,郝經在這裡所說的意思是,元好問是文章大家,以著作為己任,元好問認為,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幾及漢唐,金國滅亡了,但金朝歷史不能滅亡,元好問認為自己有責任承擔起撰寫金史的任務。足見其語並非是郝經對元好問評價之語,而是郝經敘述元好問之語。《金史》完全引自郝經《遺山先生墓銘》,並沒有說其語是郝經評價元好問之語,也不會是《金史》作者對元好問評價之語,顯然是元好問的思想認識,即元好問之語。

10脫脫等《金史》卷11《章宗紀三》,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259頁。金章宗時期的“德運”討論,曾想否定金人繼承遼朝為正統的觀點,但仍存在不同意見。

11其實,金章宗之前,金朝官方並沒有按照“五德終始”學說確定金朝的“德運”,如果說金世宗時期已經確定了金德之運,那麼,金章宗時期為什麼還要大規模討論金朝德運呢?難道是金章宗不滿意金德之運嗎?從現存史料完全看不出金章宗不滿意金德之運的記述,反而能看出金章宗之前沒有確定德運的痕跡。正由於金章宗以前沒有確定“德運”,才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如有人說金朝以“金德”為運(《大金德運圖說》,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48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312頁、第316頁、第320頁),有人說金朝以“水德”為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244引張棣《金虜圖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 752頁;《宣和遺事·前集》,王雲五主編《叢書整合初編》第3 889冊,商務印書館1939年版,第48頁),還有人說金朝以“火德”為運(參議官王澮嘗言:“本朝初興,旗幟尚赤,其為火德明矣”,參見脫脫等《金史》,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2 366頁)等等,不過是個別人或部分人,包括皇帝、大臣以及民間的沒有文字依據的各種附會的說法而已。

12關於修端《辨遼宋金正統》之系年,學界有不同認識,李治安依據文中有“今年春正月,攻陷蔡城”一語,考訂該文撰於元太宗六年(1234)甲午,即金朝滅亡的那一年,參見李治安《修端〈辨遼宋金正統〉的撰寫的年代及正統觀考述》,南京大學元史研究室編《內陸亞洲歷史文化研究——韓儒林先生紀念文集》,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250頁,今從其說。

趙永春: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金人的“中國”歷史認同丨202204-38(總第1958期)

分類: 家居
時間: 2022-04-10

相關文章

歷屆釣王如今都在做什麼?除鄧剛和化紹新外,多數不如普通釣魚人

歷屆釣王如今都在做什麼?除鄧剛和化紹新外,多數不如普通釣魚人
自第一屆釣王杯總決賽舉辦以來,從呂世春開始到張同富結束,至今已經有十六位釣王.這其中不乏釣魚人熟知的釣魚人,但也存在曇花一現的釣王. 釣王對於任何一位釣魚人來說,都是至高無雙的榮譽.可就在這樣的榮耀之 ...

在太空,空間站都能做什麼
來源:北京日報 在太空,空間站都能做什麼 龐之浩 我國空間站建造已於今年拉開帷幕,定於2022年在軌建造完畢,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三步的任務目標. 開展長期有人照料的大規模空間應用是建 ...

秋天多吃芋頭,試試5種做法,可鹹可甜,每一種都好做又好吃

秋天多吃芋頭,試試5種做法,可鹹可甜,每一種都好做又好吃
導語:秋天多吃芋頭,試試5種做法,可鹹可甜,每一種都好做又好吃 秋天,好吃的綠葉蔬菜變少了,而根狀類蔬菜越來越多,比如紅薯.芋頭等,它們都生長在泥土裡,被挖出來後還帶著厚厚的泥巴,十分新鮮,也是十分健 ...

螞蟻莊園9月19日答案最新今日答案 倒立養生倒立練習人人都適合做嗎?

螞蟻莊園9月19日答案最新今日答案 倒立養生倒立練習人人都適合做嗎?
螞蟻莊園9月19日今日答題答案最新!螞蟻莊園9月19日問題是:近年來流行倒立養生,倒立練習人人都適合做嗎?下列那句詩詞描寫的是中秋的月亮? 今日螞蟻莊園問題有2個,螞蟻莊園今日問題均涉及生活常識和文化 ...

近年來流行“倒立養生”,倒立練習人人都適合做嗎?螞蟻莊園答案

近年來流行“倒立養生”,倒立練習人人都適合做嗎?螞蟻莊園答案
螞蟻莊園最新答案:近年來流行"倒立養生",倒立練習人人都適合做嗎? 螞蟻莊園9月19日最新答案 在生活中大家應該能看到很多種養生方式,比如喝茶.按摩.倒立.太極拳以及五禽戲等等,每 ...

近年來流行倒立養生倒立練習人人都適合做嗎?螞蟻森林小課堂9月19日答案

近年來流行倒立養生倒立練習人人都適合做嗎?螞蟻森林小課堂9月19日答案
近年來流行倒立養生倒立練習人人都適合做嗎?這道題目出自螞蟻森林小課堂,可能很多人都很相信倒立能養生,那麼所有人都適合嗎?下面一起來看看這道題目的答案吧. 題目:近年來流行倒立養生倒立練習人人都適合做嗎 ...

明日中秋,別管貧窮富有,都得做這6道吉祥菜,寓意美好健康美味

明日中秋,別管貧窮富有,都得做這6道吉祥菜,寓意美好健康美味
明日中秋,別管貧窮富有,都得做這6道吉祥菜,寓意美好健康美味.親愛的好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給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明天就是中秋節,除了吃月餅,賞月,一家人聚在 ...

連首保都沒做的保時捷718為什麼要賣?看到這張照片我懂了

連首保都沒做的保時捷718為什麼要賣?看到這張照片我懂了
Hello~大家好!我是檢車家的二手車檢測技師英俊,由於長相出眾,力排眾議在眾多檢測技師當中脫穎而出,拿到了這個藝名.我不僅長相帥氣,檢測更是一絕哦~歡迎來到本期的二手車檢測趣事. 今天接的粉絲小哥的 ...

不為人知的背後,NBA球隊老闆都是做什麼的,誰最富和誰最窮?

不為人知的背後,NBA球隊老闆都是做什麼的,誰最富和誰最窮?
NBA每支球隊的背後都有一個老闆,可以說是為他們帶來鉅額財富,尤其是某些大城市的球隊,球隊的價值更加巨大!但也有許多球隊的老闆們都把球賽當成業餘愛好來投資,NBA只是他們生意的一部分!那麼NBA球隊的 ...

天氣越來越冷,多吃這道菜,清脆爽口好吃下飯,一年四季都適合做

天氣越來越冷,多吃這道菜,清脆爽口好吃下飯,一年四季都適合做
今天來推薦一款個人非常愛吃的家常美食,葷素搭配,讓人百吃不膩.它就是雞腿炒青梗花菜,食材非常簡單,但成品的口感極度誘人,比普通的紅燒雞塊要好吃太多了. 畢竟青梗花菜是一款非常棒的食材,即使用最普通的爆 ...

明朝錦衣衛、東廠、西廠和六扇門,都是做什麼的,哪個權力最大?

明朝錦衣衛、東廠、西廠和六扇門,都是做什麼的,哪個權力最大?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為了鞏固皇權,殺了很多的開國功臣,但是他骨子裡,還是不信任手下的武將和大臣,所以他設立了錦衣衛,用於監督大臣,而他的子孫後代,還設立了東廠和西廠,以及六扇門等特務組織,幫助他們監控 ...

什麼都不做,才會什麼都來不及
什麼都不做,才會什麼都來不及.早安! 來源: 北京市教委

孩子在幼兒園哭是好事?原來好老師都這麼做

孩子在幼兒園哭是好事?原來好老師都這麼做
3歲半的安安是一個非常安靜乖巧的小女孩,媽媽剛帶她來幼兒園試園的時候,她躲在媽媽身後不說話,不哭也不鬧,表現出比同齡小朋友都成熟的狀態. 安安出生後不久,媽媽就上班了,由奶奶和保姆主要帶養,奶奶曾是一 ...

“明明什麼都沒做,我就是好累”

“明明什麼都沒做,我就是好累”
你是不是在考試還沒開始,就總擔心自己考不過?或者工作稍有失誤,就徹夜輾轉難眠,擔心領導不認可自己? 戀人沒及時回覆資訊,就開始胡思亂想?遇到事情需要選擇,就左右為難,糾結很長時間? 如果是,那麼你很有 ...

一臺AMD處理器的AYANEO遊戲掌機對我來說都能做什麼

一臺AMD處理器的AYANEO遊戲掌機對我來說都能做什麼
自從自己的工作流轉為以MacBook Pro為主機撐起整個桌面的運轉之後,對於自己使用了快十五年的Windows系統以及硬體就很少關注,macOS有很多優勢,執行穩定.沒有下載安裝軟體一不留神弄出來全 ...

所有品牌都在做大規格的磚,而他們卻堅持做小磚,做得還很不錯

所有品牌都在做大規格的磚,而他們卻堅持做小磚,做得還很不錯
編者按: 展廳,是一個品牌最核心的組成部分,是品牌實力的象徵,是品牌風格的載體,是品牌宣傳的視窗. <陶客>.<陶瓷產經>.<巖板產經>聯袂推出"走進展廳 ...

關於這七個引起背痛的姿勢,可能你每天都在做

關於這七個引起背痛的姿勢,可能你每天都在做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可能都會在生活中的某段時間經歷了背痛,大多數時候都是由於我們每天重複的活動引起的,有時候經過休息後也沒有很明顯的恢復效果,這有可能是由於平時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引起的. 這些引起背痛的姿 ...

疫情過後,仙遊紅木行業的老闆們都在做什麼?

疫情過後,仙遊紅木行業的老闆們都在做什麼?
這座叫"仙遊"的縣城,似乎大災大難從不會真正到來,但是,今年的九月份,它來了,悄無聲息的,人們一點防備都沒有,來不及說不,它就是新冠肺炎.這次疫情,來勢洶洶,猝不及防,短短几天的時 ...

聚焦全運會:中國吉林網帶您“解密”游泳比賽“後臺”看看運動員們賽前都在做點啥

聚焦全運會:中國吉林網帶您“解密”游泳比賽“後臺”看看運動員們賽前都在做點啥
來源:吉網 9月19日,第十四屆全運會的游泳比賽全面開戰.本屆全運會的游泳比賽是有門票出售的,所以,不少的觀眾很早就來到比賽現場,有序排隊準備入場. 按照賽程,游泳比賽的"開槍"時 ...

普通人都能做的生財之道
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國和消費國.全國現在的手機使用使用者超過5億,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更換手機的週期越來越短.手機在使用過程中,由於老化,潮溼,跌落,磕碰,進水等原因,每年因為各種問題要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