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不減質,還需要學校“四改”
林忠玲 名校長工作室
滿以為教育部給社會呈上“雙減”大餐後,會贏得滿堂喝彩。然而有關媒體透露:開學前幾天,北京教委的電話被家長打爆了,反映的內容主要還是家長雞娃意願不減,想自己安排孩子的放學時間,不想將孩子佛系託管。
家長們之所以對“雙減”大餐不領情,不外乎這樣幾個原因:
一是不解放。這些家長認為,當下孩子作業、培訓負擔是減下來了,但未來終究還是要面對中考、高考。現在不多做些題,到時候要吃虧。持這種觀點的家長,他們沒有認識到,隨著新高考命題方式的變化,靠重複刷題贏得高考的導向正在被扭轉。比如新高考的語文試卷,有幾道題是考生曾經刷過的?“考到的都沒教過,教過的都沒有考到”,幾乎成為新考試的趨勢。新高考風向標的轉變,會迅速傳導到中考。認識不到新高考“反刷題、反套路”的新動向,當然會迷信“只要揪不死,就往死裡揪”的苦學模式。
二是不滿意。兩個小時的延時服務,不少學校採取的是“圈娃”模式,以留住學生、不出安全事故為服務宗旨,由學科老師輪流看住學生做作業。學校客觀上也想豐富延時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但是要讓已經忙了一整天學科教學“正餐”的老師,再在“加餐”上付出精力,顯然力不從心。家長們覺得與其讓孩子被“圈”在學校裡耗時,還不如領回家另闢蹊徑。
三是不放心。面對義務教育一二年取消紙筆考試、小學只進行期末考試等考試管理新政,不少家長覺得如果不考了、考少了,無法及時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學習狀況,對學校、老師的教學質量也無法甄別,他們不願意當這個“小白鼠”。多年來一直奉行的“考考考,老師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突然一下子被大幅度縮水,家長們感到不安。
家長群體中,對“雙減”新政有不同的聲音,無可厚非。面對“雙減”,家長們之所以“想說愛你不容易”,歸根結底還是擔心負擔減下來了,質量也減下來了。
打消家長們的顧慮,讓更多的家長擁護、支援、捲入“雙減”新政,需要基層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擔當起“減負不減質”的責任。我覺得,今後應該在“四改”上著力:
一改:改課堂學習方式,促進深度學習發生。
這麼多年,教育界從來沒有停止過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但是,“雷聲大、雨點小”、“花樣多、效率低”的狀況普遍存在。不少教師,“課內損失課外補”,用炒“夾生飯”的策略提高成績,結果加重了學生負擔,犧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還美其名曰都是為學生好。
“雙減”後,濫佈置作業、佈置低質量的作業,將會被叫停,依靠加大作業量,靠提高熟練度提高質量的舊學習方式,會因為更嚴格的監管和新的考試導向而失靈。這就倒逼著課堂教學改革要從“打號子”,轉向貼地行走。
如何改課堂?觸及學習本質,讓“教”的邏輯為“學”的邏輯服務,把“教堂”變成“學堂”。判斷一節課是不是以學為主的課,有四條標準:
一看是不是創設了真實情境。一些學生不喜歡學習,是因為學習的意義喪失了。創設真實的情況,就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懂得學習的意義。
二看是不是實行了任務驅動。以碎片化、低智型的提問推動教學的課堂,出發點並非為了學生的學習,而是為了教師完成教的任務。好的學習任務,是學生需要藉助與文字對話、與夥伴對話、與自我對話,才能找到答案的。
三看是不是給予了學生積極的實踐機會。“物理不碰物(物體),化學不見化(變化),生物不懂生(生命)”,是當下課堂實踐缺失的典型表現。老師迷戀的聽講模式,其實是一種被動的、低效的實踐,“學習金字塔”模型認為,聽講資訊只留存5%。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尤其是“說”起來的對話,可以稱之為積極的實踐。
四看是不是實施了科學的評價。課堂上的科學評價,是以激發學生探究願望和興趣為價值取向的。它應該是學生完成挑戰性問題時真誠的欣賞,是學生學習迷思時充滿期待的眼神,或學生時挑戰失敗時一句暖心的安慰。好的課堂評價,是點亮而非吹滅。
二改:改課後服務形式,提供豐富多彩套餐。
有的校長、老師認為,課後延時服務一下子將在校時間拉長了兩個小時,可以在這個時段加課時、加作業,解決以往教學上緊趕慢趕的狀態。如果把課後延時服務看成是低效率課堂的“補丁”“加長版”,無疑會倍增學生對無趣課堂的痛苦感受,滋生隱形心理負擔。
對於孩子放學後家中無人照看的家庭,學校採取“圈娃”模式,家長會有一種滿足感。但對於有高層次發展需求的家庭,提供留下補課、做作業的服務方式,家長當然不會買帳。
我認為,有吸引力的延時服務,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是可選擇,有彈性。學生留在學校的時間可以由家長自由決定,可長可短,可連續可間斷,不必強求統一。也許這樣做會增加學校管理的難度,但是既然認定延時放學是一種服務,就應該堅持“利他性”,而不是圖管理方便死守“利己性”。
二是課程化,有成長。課程是達成教育目的的載體。如果把延時放學服務目的定位成“看住學生,完成作業”,就未免太過於低階、簡單。我認為延時放學服務,應該立足於“促進學生更加生動主動發展”。基於此,服務的內容就應該形成模組化、體系化、多元化的課程套餐。2017年姜堰在全國率先推出彈性上放學服務時,就推出了“讀起來、寫起來——品味經典時段”“動起來、趣起來——張揚個性時段 ”“問起來、做起來——溫故知新時段”的課程套餐。
叫座,必須要有絕活兒。服務,必須要有熱情、真情。“看管”,一個極為冷冰的詞!僅僅能提供課後“看管”的服務,省力省事,但不能體現教育服務的溫度。“看管”服務,一定不會被家長看好,也一定不會持續。
三改:改學習評價模式,形成多元增值激勵。
無紙筆考試、減少考試次數、淡化考試結果運用的考試新政面世後,之所以引起家長們新的焦慮,還是緣於對新考試的認識上有誤區。新的考試管理檔案中明確了本輪考試監管的初衷:解決部分地方和義務教育學校存在考試次數偏多、難度較大、質量不高、結果使用不當等突出問題。這是在透過“度”的把握上為頻繁考試降溫,並非不要考試。
基層教育部門和學校對待考試新政,一方面要從過於迷戀考試的狀態中解脫出來,拋棄簡單地用分數把學生、學校分成三六九等的評價思維,同時要清醒地意識到“無紙筆考試”不是取消考試,而是要推行更好玩的考試;“不公佈考試分數和名次”不是不要考試結果,而是要淡化甄別功能,放大激勵功能。
我覺得,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評價,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作為:
一是變“紙筆考試”為情境化遊考。所謂情境化快樂遊考,就是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情境中,完成指向學科素養的挑戰性學習任務。這種考查形式,沒有紙質試卷,只有場景和由多種角色組合而成的評委團;沒有分數,只有等級和充滿激勵的言語和小獎勵;沒有一考定乾坤,可以覆盤、重新再來。設定情境化遊考,比出一張試卷考試要複雜得多,但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低年級學生因考試帶來的害怕、傷害,避免過早地把孩子帶入“提高一分、幹掉千人”惡性競爭跑道。
二是變“秋後算帳”為及時性反饋。考試的目的是為改進教和學而服務的。沿襲多年的以一張綜合性試卷進行頻繁的、“秋後算帳”式的考試,自覺不自覺地對學生進行了分層分等,對教和學的改進有明顯的延遲性,同時也讓至少半數的孩子飽嘗了失敗者的滋味。考試次數被嚴格控制後,對於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就應該採取“小步型、及時性、鼓勵式”的反饋,放棄分分計較,追求快捷、高效、無痕式的過程性反饋。如,透過小平板,迅速瞭解到學情;藉助小組公共發表,瞭解學生思維層次;透過小組對話、同伴肯定,幫助學生走出困境,消除迷思。
三是變“橫向比較”為縱向看進步。中國人有句古話:人比人,氣死人。有時人的焦慮、痛苦是因為不恰當的比較產生。傳統的考試評價方式,用精確到小數點後面一位數的計分模式,容易把學生和家長帶入到互相攀比中去。過於專注於橫向比較的評價模式,比贏了暫時得意,但也心存害怕,生怕紅旗不保;比輸了氣餒洩氣,感到自己無能無助。除了中考、高考要肩負選拔功能外,平時一般性的考試考查應側重於激勵功能。我們應該在平時檢測中,換一種比較的視角,讓每一個學生、每一個班級和自己的過去比。因為人的心智都是在生長著的,基本上都是今年會比昨天好。這樣一比較,就會比出士氣。士氣在,成長就在。
四改:改家校合作正規化,啟用家校共育磁場。
教育下一代的事情,本來是家庭中的長輩應盡的責任,後來社會化分工精細之後,家庭就把一部分責任讓渡給了學校。學校無法包攬學生“成人”和“成才”的全部責任,特別是“成人”的教育主體還應該在家庭。“成人”和“成才”這兩者之間高度關聯,家庭“成人”教育的失敗,必然導致學校“成才”教育的無奈。
在教育作為賣方市場的時代,不少學校在處理家校關係上,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讓家長們膜拜。當下中國教育,一方面大量的農村學校生源萎縮,提前進入了買方市場;另一方面城區學校學位緊缺,學校、老師仍然在受用著被家長追捧的幻像。當然,也在越來越多地承受著“覺醒”了的家長們的責難與苛求。家校關係已經成為繼醫患關係之後,一個相對敏感的社會問題。
“雙減”新政後,學校要保持“成才”質量不降的態勢,除了目光向內求變之外,還應該目光向外匯聚家庭教育的正向力量。然而一個不爭事實:從來沒有人教過自己如何做父母。
改變家校合作的正規化,僅靠以通報孩子分數排名的家長會,必然會加劇教育焦慮;仍以教師爺式的做派,試圖教給父母們科學育兒的方法,你的把戲不會比家長自己到網上看看大佬們的講座更高明。
我一直認為,在家校合作方式上,你不麻煩家長,家長就會給你找麻煩!麻煩家長,不是讓家長代改作業,代做手工等,而是本著做孩子教育“同盟軍”“合夥人”的立場,讓父母們捲入孩子成長的關鍵事件中來。
如定期推送《正面管教》《非暴力溝通》等共讀書目,用經典的力量讓父母們明白科學育兒的道理;給父母們推送指導孩子做一次家務、做一個拿手菜、陪孩子看一場好電影、帶著孩子走訪長輩等“成人”任務小清單,讓家庭傳遞向上向美向善的力量;動員父母們帶著體力、智力進校園,在和學校共謀發展的過程,形成與學校教育的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