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狼子野心的日本軍隊向中國悍然發動了進攻,“七七事變”爆發,全面抗戰拉開序幕;狂妄的日軍想以強大的武力征服中國,使中國人民屈服於日軍鐵蹄之下,但千千萬萬個英勇無畏的中華兒女抱著誓死衛國的決心,前赴後繼、不怕犧牲與日軍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經過不懈的鬥爭,在付出了巨大犧牲後終於迎來了偉大的抗戰勝利,為百年屈辱雪恥,長中國人志氣!
在這場艱苦卓絕的鬥爭中,中國軍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做出了經天緯地的功業,在整個抗戰中可謂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其中就有讓日本侵略軍膽寒的“廣西狼兵”——桂軍!
廣西地處中國西南,靠近邊境,近代戰事不斷,加之自然條件惡劣,使得當地民風彪悍,而且當地的壯族人還會練習一種當地的特有的拳法——“壯拳”,兼有刀槍的練習,所以養成了廣西人勇武好鬥的尚武精神。在軍閥混戰時期,廣西更是建立起了一支相對獨立的地方軍隊——桂軍;雖然是一支軍閥部隊,但在抗戰中他們身上體現出了很強烈的愛國精神,而且戰鬥力不輸於正面戰場上的中央軍,他們的不怕犧牲、驍勇善戰使日軍膽寒,日軍高呼廣西軍是“戰鬥力可以和中央軍最精銳的部隊相比的雜牌軍”,甚至是“中國唯一具有武士道精神的軍隊”
在8年全面抗戰中,廣西總共徵調100萬兵員,以補充部隊和組建新軍。在全國各省中,廣西輸送兵員總數僅次於四川,而按省內人口所佔比例則為全國第一;抗戰期間,廣西還動員和組織民工200多萬人次投入各種勞役,為抗戰勝利創造了條件。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中國軍隊頑強抵抗,同年10月15日,日軍攻佔蘊藻濱南岸,只要突破這個防線,上海就岌岌可危,此時,廣西陸川人廖磊將軍率領由桂軍改編的第七軍和第四十八軍開赴第五戰區,與日軍交戰,桂軍將領白崇禧做戰鬥宣言時表示就算桂軍打到只剩下一個人,也要讓小日本知道我們廣西狼兵的厲害;這句話激起了桂軍的血氣,6萬桂軍像狼一樣撲向日軍的陣地,在後來的大塘戰役中與日軍激戰數晝夜,桂軍主力消滅了日軍6000多人,收復70多座村莊,極大的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整個淞滬會戰桂軍付出了傷亡4萬餘人的慘痛代價,連身經百戰的白崇禧也為之痛哭流涕,這可是他親自帶出來的桂軍老本啊!廣西狼兵不怕犧牲,死不投降的精神可見一斑!
1938年1月26日,日軍第十三師團向安徽鳳陽、蚌埠進攻,狂妄的日軍還以為拿下這兩個地區易如反掌,卻不料與李宗仁部署的廣西軍第十一集團軍和第五十一軍遭遇,而第十一集團軍的總司令是廣西蒼梧人李品仙將軍。日軍受到頑強阻擊,雙方血戰月餘,不分勝負,而在張自忠將軍帶領的第五十九軍馳援下更是讓日軍寸步難移。
這讓日軍大將畑俊六大出意外之餘竟惱羞成怒,從南京調集重兵在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向中國軍隊發起瘋狂的進攻,李宗仁權衡利弊命李品仙部避其鋒芒,依託地形與日軍周旋,使日軍無法與第十一集團軍決戰,1938年3~4月間,李品仙令第31軍在津浦路南段打擊日軍,將津浦路南段截成數段,圍殲孤立之敵。日軍在北進中已先後損失2000餘兵力、戰車百餘輛。由於李品仙在津浦路南段正面戰場,以防禦戰拖住了北上之日軍,延緩了日軍南北對進會攻徐州的計劃,從而為李宗仁集中第五戰區主力在魯南臺兒莊地區圍殲日軍創造了有利條件,取得了殲滅日本華北方面精銳部隊礬谷、板垣主力一萬餘人的大捷。
在武漢會戰中,廣西軍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白崇禧(代)的指揮下,在長江北岸駐防抵禦日軍,在作戰中廣西軍勇猛拼殺,不畏強敵,多次主動出擊,使兇殘的日軍都心生畏懼,廣西軍鬥志高昂,善於利用地形,使日軍的進攻行動屢屢受挫,造成日軍較大傷亡。
1939年11月,日軍為截斷桂越(中國南寧-越南諒山)交通線,由第21集團軍司令官安藤利吉指揮第5師、臺灣混成旅在海軍第2派遣支艦隊、第3聯合航空隊支援下,企圖自欽州灣登陸,攻佔桂南地區。中國軍隊在夏威將軍的帶領下進行抵禦,但面對強敵陣地很快就被突破,日軍迅速佔領高峰隘、崑崙關;桂越交通線被切斷。
心急如焚的蔣介石調集重兵,先後調集14個師、100架飛機,由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指揮,分兵三路反攻南寧。1939年12月18日,西路軍桂系第16集團軍第31軍170師在崑崙關西側發起高峰隘戰鬥,東路軍桂系第46軍175師進入崑崙關側後破襲邕欽公路。18日凌晨,崑崙關內戰鬥打響。北路軍是當時中國唯一的機械化軍第五軍作為主力,在杜聿明指揮下向崑崙關發起進攻,歷時12天,總共向日軍發起三次進攻,終於取得“崑崙關戰役”的偉大勝利,崑崙關戰役是正面戰場自武漢失守以來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也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攻堅戰的重大勝利。中國軍隊共斃傷日軍8100餘人,擊斃日軍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使日本企圖“一舉解決中國事變”的計劃落空,中國軍隊也付出了陣亡27000餘人的代價。
1944年,日軍在其海空主力被美軍消滅、海上交通線被切斷之後,實施“一號作戰計劃”,目的是建立從華北到越南的“大東亞交通線”以支撐戰爭,在打通平漢線、陷長沙、衡陽之後,日軍即南下展開“桂柳戰役”。日軍的此次作戰行動被中國稱為“豫湘桂戰役”,在作戰行動中除在衡陽被方先覺將軍指揮的第十軍頑強阻擊47天外,皆一路所向披靡,國民黨軍大部分潰不成軍,日軍近7個師團,15萬兵力,300多輛坦克,30餘架飛機,大量重炮集結於桂林一線,準備進攻桂林。桂林守軍原為國民革命軍第31軍(下轄第131師和第188師)、第135師及部分地方守備部隊,系桂系部隊。在戰役開始之前,上層又把第188師調出,以第46軍的一個大部分是新兵的後調師第170師來替換,
同時把第31軍副軍長馮璜及第131師第391團調出桂林,後又把第135師和地方守備部隊也調走,這就使得桂林守軍只剩下缺少一個團的第131師。國民政府一開始就想放棄桂林、柳州一線,而白崇禧為了日後的反攻爭取時間要求堅守桂林,在開戰之初,有近20萬廣西青年主動請戰,但白崇禧看著7年抗戰中廣西做出的巨大犧牲不忍心同意這個請求,即使這樣,還是有大量的廣西青年和學生組成挺進隊趕赴桂林。
此時,桂林守軍只有廣西桂軍第131師這一個師1萬2千餘人,加上後來從各地自發進入桂林城的廣西地方民團,總兵力不到2萬人面對的卻是15萬之眾的日軍。當時的桂林守軍只有22門火炮,而廣西各地的民團手上只有土槍,但桂軍卻戰鬥意志頑強,誓死保衛家園,桂林守軍在師長闕維雍(廣西柳州人)將軍的指揮下與日軍展開了殘酷無比的巷戰,將桂林城內的每一條街巷變成了戰場,將每一棟房屋變成了碉堡,在水井裡下毒,與日軍死磕,誓死不退,實行焦土抗戰。廣西地方民團更是組成了數千人的敢死隊,他們的任務是在身上綁上手榴彈或者炸藥,然後用自己的身體炸燬日軍的坦克和登陸艇。
為攻克桂林,日軍不得不使用了毒氣和火焰槍等武器,而不熟悉毒氣戰的桂林守軍傷亡巨大,其中以七星巖八百壯士最為悲壯。親眼目睹日軍攻破桂林,守軍幾乎全體陣亡的慘烈場景的闞維雍師長不願撤退,決定與桂林共存亡而舉槍自盡。並且桂林防守司令部參謀長陳濟桓中將、31軍參謀長呂旗蒙少將、170師副師長鬍厚基少將、131師392團團長鬍展上校等均在這場保衛桂林的作戰中犧牲。面對寧可戰死,絕不投降的桂軍,一向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日軍都感到害怕,更是在戰報中發出“廣西土著至死之心甚濃,其勇猛為我軍所不及”的感慨。
據時任廣西省省長之子黃武良描述記載:此次桂林保衛戰中,我軍戰死12000人,因為中毒昏迷不醒而被日軍俘虜的有7000多人,桂軍始終沒有一名士兵在清醒的狀態下投降。
在面對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廣西軍挺身而出,為保家衛國拋頭顱灑熱血,忠誠果敢,不懼犧牲,作戰勇猛,敢打敢拼、寧可戰死,絕不投降;連史迪威都認為:“廣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計程車兵,比日本人和德國人一點不差”。不僅作戰勇猛還非常靈活,在與日軍正面抵抗的同時還會開展游擊戰,常常有以少勝多的戰例;而廣西老百姓更是上到老人下到孩童都會對日軍採取各種手段予以殺傷。其勇猛彪悍連日軍都感到害怕,廣西軍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讓日軍看到了中國軍隊的血性。
而廣西軍不止勇猛,還有很厲害的戰爭智慧,桂軍首領白崇禧人稱“小諸葛”,善於用兵、多奇謀,主持制定抗戰計劃,提出了日軍作戰的六條指導原則,著有《游擊戰綱要》,為抗戰做出巨大貢獻。而另一位桂軍首領,與白崇禧合稱“李白”的李宗仁在抗戰中擔任第五戰區司令,並發表《焦土抗戰論》,指出 “作有計劃的、節節抵抗的長期消耗戰……到敵人被誘深入我國廣大無邊原野時,我即實行堅壁清野,發動敵後區域游擊戰”,其指揮的臺兒莊戰役是中國抗戰以來取得第一個正面戰場的偉大勝利。
中國抗戰因有“廣西狼兵”而士氣大振,殲敵無數,為守土抗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戴著英式鋼盔,身穿黃色軍裝,腳蹬草鞋,裝備極差,卻鬥志高昂,愛國盡忠,捨身為國讓人動容,可以說中國抗戰有了“廣西狼兵”乃是中國抗戰之大幸、民族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