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8日,德國法西斯在投降書上簽字,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已經結束,軸心國僅剩日本法西斯依舊在亞洲負隅頑抗,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戰爭已經開始漸漸落下帷幕,和平的曙光即將到來。
6月,美軍經過三個月的苦戰,在傷亡七萬五千人的情況下,終於佔領了沖繩,日本的南大門已經被徹底開啟。7月17日,美蘇英三國在波茨坦商討戰後的世界格局。
26日,中美英三國對日本釋出了最後通牒--《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無條件投降。與此同時,東北抗日聯軍開始陸續抽調人員,配合蘇聯出兵攻擊在東北的關東軍。對於《波茨坦公告》,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在內閣御前會議上,毫不理會外務省提出接受該公告的建議,認為美軍已經被在沖繩的傷亡所震驚,不敢登陸日本本土,同時主戰派則在日本本土再次徵兵一百萬人,叫囂著“一億玉碎”的計劃,與美軍拼命。
8月6日,美軍的B29轟炸機帶著一個“小男孩”,光臨廣島。8月8日,蘇聯對日軍宣戰,向在東北的關東軍發起進攻。8月9日,主戰派與主和派還在御前會議上互相爭論,美軍又將一個“胖子”扔到了長崎。主戰派還在嘴硬地強調“一億玉碎”的計劃,昭和天皇則決定為保留日本復興的希望,接受公告要求,並於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連續三次致電毛澤東,邀請他到重慶進行和平建國談判。國共兩黨的軍隊,也相應地不停調動,為爭取未來的戰略優勢而佈局。在蘇聯佔領東北後,共產黨領導的抗聯也隨著蘇聯軍隊接收東北,中央也調令在冀熱遼抗日根據地司令李運昌率領一萬人挺近東北。
同時在山東的黃克誠在與饒漱石提出著眼東北的建議無果後,越級向中央發報。劉少奇接到電報後,認為這個建議十分重要,東北有著日軍經營遺留下的礦山,基礎工業設施,軍事工業設施等等,並且國民黨在東北毫無基礎,與之相反的是抗聯一直領導東北人民的抗日活動,群眾基礎良好。
在黃克誠的電報轉發給在重慶談判的毛澤東後,劉少奇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認為應在徐向前,陳毅,林三人中,選擇一人擔任東北聯軍司令。為什麼劉少奇提出這三位呢?
毛澤東在去重慶談判前,確立了將在江南的新四軍撤回長江以北,以換取政治、軍事上的優勢,這一戰略。而山東八路軍是距離東北最近的主力部隊,那麼調動主力軍隊挺近東北的不外乎就是山東的八路軍或者是新四軍。再看看這三位,徐向前是抗戰時期負責過山東的軍事,林接替了生病的羅榮恆主持山東工作,而陳毅則擔任新四軍軍長,所以劉少奇提出這三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為了儘快挺近東北,劉少奇再次向毛主席發電,建議以林、李富春負責冀熱遼中央局,羅榮恆去東北。毛澤東則拍板同意了這個意見,調林和李富春去冀熱遼,羅榮恆、蕭勁光去東北,此時的東北我軍還是佔據優勢的。
9月15日,彭真、陳雲、程子華等組建東北局,由彭真擔任東北局書記,並調動山東,華北,河南等地八路軍挺進東北。然而形勢卻變得對我軍不利起來,蘇聯藉口與國民黨有協議,拒絕將瀋陽、長春等地交給共產黨,國民黨則透過美軍的援助,空運,海運軍隊到東北,接收了各個大城市。
而羅榮恆也因病不能成行,中央只好又將林調任東北,負責軍事工作。林到了東北後,與彭真的佔領大城市的戰略意圖發生了爭執,並提出要發展根據地,無需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最終中央同意了林的決定,並提出放開大路,佔領兩廂的戰略構思,同時任命林擔任東北局書記,國共雙方展開了最終的較量。
那麼為什麼中央軍委最終決定將林調入東北呢?
第一,便是林的出眾的軍事才能。這位1925年便考入黃埔軍校,是第四期學員。1926年畢業後,隨即便在葉挺獨立團擔任排長,並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又參加了南昌起義。隨後在南昌起義軍不斷被圍剿中,轉戰到了湘南,參加了朱德領導的湘南起義。
1929年,年,擔任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1930年,僅二十二歲的林,便被任命為紅一軍團第四軍的軍長,1932年,又升任紅一軍團的軍團長。抗戰開始後,林又擔任了整編後的八路軍三大主力之一的115師師長,其他兩大主力的師長則是,120師師長賀龍和129師師長劉伯承,由此可以直接對比出林的軍事才能。並且在擔任115師師長後,不久便取得了抗戰的第一場勝利—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第二,林與山東各個部隊的關係密切。
1937年抗戰爆發以後,共產黨在山東領導並組織了十多次的武裝鬥爭,建立了十幾個抗日根據地。到1938年底,中央決定成立山東縱隊時,山東大大小小的抗日武裝已經發展至五萬多人。
1942年時,中央軍委又將山東抗日根據地改組為山東戰區,將山東縱隊劃歸115師指揮。1943年,山東縱隊又與115師合併組建山東軍區,羅榮恆出任司令員。雖然林因為被晉綏軍誤傷,導致不得不去蘇聯養病治療,但是115師依舊是老底子,林這個曾經的師長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電視劇《亮劍》中,晉西北鐵三角在軍事學院被院長劉伯承批評,李雲龍稱呼院長是:老師長。實際上當時劉伯承早在解放戰爭中就已經升任中原野戰軍司令員了,但是他依舊是李雲龍口中敬畏的老師長,可見林對山東軍區的影響力。當時調山東軍區的部隊進入東北,顯然是最快的方式,其他八路軍主力部隊距離東北路途遙遠,新四軍更是遠在江南,而調動山東部隊後,可以將新四軍調入山東進行補充,也符合放棄江南的戰略構思。
第三、則是其同蘇聯的特殊關係。
抗戰期間,因為誤傷林被哨兵一槍打中了肺部,影響到了神經,延安的醫療條件簡陋,只能到蘇聯治療,在蘇聯治病期間,林學習了蘇聯的機械化作戰、大兵團作戰等軍事知識,並且在蘇聯軍事研討會上,預測了德軍對法國的進攻戰略戰術構思,使得斯大林對林十分的欣賞。
而我軍進入在東北之後,首先要面對的問題不是國民黨的進攻,而是要確保與蘇聯方面進行協商,將重要的城市、工廠、物資等等都交給我軍,而不是國民黨,在這方面林的蘇聯經歷會對這些有很大的幫助。
在被任命為東北局負責人後,林也果然不負眾望,提出了深化土地改革,建設我軍的根據地等一系列方針,並在軍事方面對國民黨採用“放開大路,佔領兩廂”的策略,施行農村包圍城市。
透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夏秋攻勢等組合進攻,打得國民黨只能放棄寬闊的戰略空間,龜縮到瀋陽、長春等幾個大城市中,苟延殘喘。每當東北民主聯軍發起進攻時,國民黨的支援部隊都要小心翼翼,用走一步等三步的速度前進,生怕成了被圍點打援的那個。
至1948年初,國民黨在東北已經岌岌可危了,而東北民主聯軍也在林的帶領下,由入關時的十萬人,發展到了百萬大軍。至遼瀋戰役結束,錦州被攻克,長春鄭洞國投降,廖耀湘兵團被消滅,東北全境解放,率先在全國的解放戰場上打出了一片天,林居功至偉,為全國的解放戰爭事業開了一個好頭,也為後來的淮海,平津戰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可以說當時調動林到東北的任命簡直是點睛之筆,使得解放軍從此化龍破壁。